王笑梅
去吉林省长春市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离开学生们整整三个月,但这三个月中和他们的交往,却成了让他们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的过程,因而成为我们师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记得当我得知将去长春参加培训时,曾表现出隐隐的担忧:学生们能否适应代课老师?家长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教学会受影响吗?但最终我把‘长春之行”当成了一次难得的机缘和珍贵的课程资源。
“老师离我们有多远”
临走前一天,我向学生们通报了将去长春学习的消息。他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个个脸上写满了难舍的表情。当他们的泪水即将盈满眼眶的时候,我话锋一转;“同学们,王老师可是第一次出远门,不知道长春有多远,也不知该做哪些准备,你们能帮帮老师吗?”“能!”学生们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一种帮助老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已经冲淡了他们的别愁。我随即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中国地图册》、《中国旅游大全》、《全国城市交通时刻表》,同时打开了教室里的电脑,让学生们分组查找并讨论:长春离我们有多远?老师该怎么去长春?老师应该准备些什么用品?长春是怎样的城市……20分钟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争相汇报。
生:长春在我國的东北,离我们这里有几千公里。
生:老师,我们组为您去长春设计了最佳路线:从通州乘飞机到上海,再从上海乘飞机直达长春,不到一天就到了。
师:哇,那么奢侈,学校经费比较紧张,你们能不能想想别的路线?
生:您还可以先坐汽车去上海,再从上海乘火车去长春。
生:不,应该从南京上车,节省了上海到南京的距离和时间,票价也会低一些。
生:老师,您直接在通州订票就可以了。
生:老师,您别忘了多带些钱。
生:不,老师您别多带钱,您要带卡,那样才安全。
生:老师,我知道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很大。
生:老师,长春有著名的电影制片厂,还有汽车制造厂。
生:在吉林省还有美丽的长白山和神秘的天池。
……
在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我发现,长春——这个学生心中遥远而陌生的城市,由于这次老师的出行而变得亲切而清晰起来,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城市也必将引起他们的特别关注并成为大家的共同向往。
“老师和我们空中对话”
踏上了北国的土地,新的学习环境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充满挑战。激动之余,每晚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些感受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开辟了和学生们联系的各种通道:Email、手机短信息、信件……学生们高兴地把这些称为和老师的“空中对话”,我的信息被学生们戏称为“发射场”,而学生们的反馈则被我称为“回音壁”。
在“对话”时,我和学生的交谈是倾心的,交流是平等的,我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透明地展示给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加雕琢地呈现给他们,许多感想在不经意中由心底“流”到纸上,顺手拈来,一气呵成;
——“老师和你们一样做学生,每天听课看书做作业,学习很紧张,但心里却很充实,因为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快乐的。”
——“我们班同学中有许多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在这样的群体中,老师可不敢松懈。这两天老师正在紧张地准备上公开课。老师认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尽力,‘用出色的行为打造最好的名片。同学们,你们能理解老师的话吗?”
——“因为前两天晚会上的出色主持,返两天,老师的‘人气特别‘旺,同学们都猜我是北方人,‘不然,普通话怎么会那么标准!有的同学叫不出我的名字,大老远地会友好地喊:‘嘿,主持人你好——你们瞧,一不小心,王老师成了‘名人(笑)。嘘,偷偷告诉你们,在这‘成功的后面,我可付出了两个通宵的代价哟!”
和学生们“对话”时,我一定不会吝啬自己的笔墨,我知道在这特殊的情境中,这些信带给学生们的感受,将会远远超过平时的一篇篇下水文和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说教。
记得我曾在给全班学生的信中写过一段话:“尽管这里的活动很丰富,王老师还是非常想家,想班上的小朋友。老师常常会想:蔡舒变得懂事了吗?周镭的作业还有没有困难?新来的季潇潇还哭鼻子吗……”据说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把这三个学生激动得手足无措,面对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他们的小脸兴奋得通红,腰杆子挺得笔直。老师信中的“特别问候”使平时处于劣势的他们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好多,也让他们的学习进入了超常状态。远在千里的关注“言轻情意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育效果。
每次收到我的信息的时候,就是全班同学最激动的时刻。“老师来信啦!”学生们会奔走相告,争相传阅,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向熟悉的每一个老师、小伙伴和家长传递信中任何一个细节,信中的内容往往经过他们几次转述早已倒背如流。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读取了信中的信息并进行了成功的转述。
在不断读信的同时,好多学生萌发了给老师写信的想法,像老师--样,他们也学着把最有意思的事情告诉给老师:教室里新出了一期黑板报”,“晚上睡觉梦见老师了”,“顽皮的洪一帆进步了”,“体育课上学了一段新体操了”……他们第一次用上了信纸,自己写信封,贴邮票,亲手把信塞进邮筒,大家把这一切做得那么神圣而一丝不苟。
我给写信的学生的最大奖励就是给他们单独写回信。“我收到老师的来信啦!”第一次收信的他们会一脸自豪地扬起手中的信封,比平时得到几个满分还高兴。
师生“空中对话”给学生们带来的高涨的写作激情是我始料未及的。
“老师的答‘记者问”
三个月的时光飞逝而过,在学生们的翘首期盼中,我终于肩负鼓鼓的行囊,满载而归。应学生之约,回来后的第一课就是一堂答‘记者”问。为这堂课,我足足做了三个月的准备,带进教室的有图片、实物、音像和文字等各种资料,迎接我的是学生们热烈的欢呼声和长时间的掌声。
首先是我带回的照片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照片上,学生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北方的白桦林,什么叫冰雪的世界。让学牛们吃惊的是老师竟悠然坐在一望无际的南湖湖面上(我头顶上巍然而立的南湖大桥显示出所在位置的险峻);更让学生们咋舌的是老师竟然在松花江厚厚的冰面上骑马(学生们才对松花江江面下“几十米厚”的冰层有了具体的感受)……丰富多彩的照片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心驰神往。
整堂课中,学生们连珠炮似的提问简直让我招架不住。我向学生们介绍净月潭人工造雪雕的奇妙:描述工人们在哈尔滨松花江面上采冰的壮观:吉林霧凇形成的过程及未能亲眼H目睹的遗憾;长白山天池的空灵神秘及温泉煮鸡蛋的神奇;为学生们讲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长春修建的伪皇宫及溥仪的爱恨情愁……从历史到现实,从社会到自然,从动物到植物,从生活到学习,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学生们兴致勃勃,求知若渴:“天池的水位为什么会常年不变?”“纬度与气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可以人工造雪?”“雾凇为什么不能经常看到?”一个个问题在交流中生成,在激烈的讨论中渐渐明晰。
在学生们渴求的目光中,我打开鼓鼓的包褰,吉林特产人参、灵芝、猴头菇、木耳等等这些学牛们在童话故事中才听说的东西第一次这么真实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用手摸,用嘴尝,用鼻闻,说不尽的希奇,道不完的感慨。下课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中……
时至今日,我们师生回忆起这段经历,仍然会津津乐道、情不自禁。“长春之行”成为我们师生交流的永久话题,而在这三个月中我们结下的浓浓深情也时时温馨地弥漫在我们师生的学习交往中。
【评 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案例中,教师以一个教育者特有的敏锐,捕捉了教育的有利时机,把三个月的别离当成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创造了-个开放的空间,营造了一个隐性课堂,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态度、价值观……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推及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学习的机智、生活的策略、人生的态度、合作的智慧,对自然的崇尚、对历史的回味、对科学的探求、对真情的体悟、对异域风情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体验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后的“怦然心动”,“智慧碰撞”后的“豁然开朗”,“神思交合”后的“心领神会”……
现代家庭生活提倡夫妻“小别”,美学家也言“距离产生美”,本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同样存在“距离效应”。三个月的别离,给师生间制造了长远的时空,“唤醒了师生彼此心中的眷恋与期待”,产生了师生“心灵的晤对与真情的沐浴”。三个月中,教师没有直接施教于课堂,“老师”的角色被淡化,更接近于“亲人”和‘朋友”的身份,因而在学生们面前变得更充满温情、活力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灵魂”。
“课程资源俯首可拾,教育无处不在。”这正是本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