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人的笑

2003-04-29 00:44:03阎小青
长江文艺 2003年10期
关键词:洛奇尤利西斯大英博物馆

阎小青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戴维·洛奇于1965年发表的第一部实验小说。小说基本情节是:大学生亚当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与妻子使用教会惟一允许使用的避孕法——“节律”避孕法控制生育,但他感觉失败了。这个已经有了三个孩子的父亲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他面临学位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晕头转向,满脑子幻觉,直到妻子的经期来临,他的惊恐才被解除。小说的幽默与富有思想深度的语言熔为一体,表现出作者高超的技巧。小说以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为线索,讲述了亚当在一天内一系列流浪汉式的冒险故事,每个章节通过滑稽模仿、拼凑让人联想到一位已经被社会公认的现代小说家的作品。小说主人公耽于幻想,这使得小说语调与叙述技巧的转变显得非常自然。此外,他不断为自己的婚姻状况而焦虑不安的事也促使他喜欢做白日梦。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戴维·洛奇写得最快的一部小说之一。原因是洛奇1964年获美国哈克尼斯联邦奖学金前往美国罗德艾兰州的布朗大学从事个人项目研究。摆脱了繁忙的教学工作,加上美国的那段经历给了他莫大的启迪与自由,但是促使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该书的另一个原因,是洛奇找到当时的一个大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天主教会有关生育控制方面的教渝对当时已婚天主教徒的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地刚刚开始于教会内部对教渝产生的质疑。在1963年前,天主教会批准使用的惟一生育控制方法“经期避孕法”或“安全期避孕法”实际上根本不安全,给夫妻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洛奇的《你能走多远?》一书中,一群人聚集在一个酒馆中,问自己为何“这么多年来要忍受那个给人带来失败、不便、无能、焦虑与不安的政体”。他们找出了许多答案:它制约着人们的生活;神职人员压制普通人;在性问题上的负疚感;对地狱的惧怕。在从青少年到成年期还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的一代人中,任何受过教育的人似乎都签订了一份生存合同:天主教玄学系统为他们消除了疑虑,使他们获得了稳定心境,作为回报,他们便接受了相应的道德规范,即使这些规范在实际生活中对人的要求极为荷刻,甚至有时是人类难以达到的。该系统的一大长处在于它的整一性、综合性与不屈服性,对那些在该系统中成长起来的人们来说,对其中一部分观点提出质疑就等于怀疑其全部。在它主张的各种道德规范中挑挑捡捡,对那些让人难以履行的条规表示轻蔑简直就是伪善的行径。

当洛奇和妻子在1959年结婚时,天主教关于禁止人工避孕的教义对他们来说就如同信经中的任何一条一样天经地义、无法更改。可以想象,如果不遵守这一教义,就意味着脱离教会。当时人们无法想象,一个人既可不遵守这一教义又可以留在教会中做一个虔诚的教徒或者教会本身会改变其观点。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人们终于可以想象上述两件事,并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导致大气候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二 :首先,孕酮药的发明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安全避孕的希望,而且这种方法不会受到天主教传统教义的反对。因此,有可能得到批准,不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信仰方面的一致性。第二,1958年被选为代理教皇的约翰二十三世鼓励天主教对他们信仰中某些以前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方面进行重新审视。1962年,他号召第二届梵蒂冈大会向现代世界重新阐释天主教信仰,并且在同一年成立了教皇委员会,研究那些与家庭、人口和生育控制有关的问题。这年接替他的教皇保罗六世专门授权该委员会,参照避孕药物,对教会有关生育控制的教义进行审查。由此可见,教会最高层都承认教会教义可以更改。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这部小说采取了喜剧形式,希望以此唤起非天主教徒和非基督教徒的兴趣与同情。小说刻画了生活在“安全避孕法”重压之下的已婚男女生活的荒诞性与反讽性,并将之视为世上男女在理解、安排与满足他们的性生活方面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从不轻易展现它的内在含义,而是像乔伊斯或艾略特的作品那样,以独特方式使读者积极地参与,挖掘各种隐蔽的意义,这正是洛奇小说追求的目标。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洛奇巧妙地运用文学滑稽模仿与拼凑的技巧,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副生动滑稽的“苦恼人的笑”。

在他著名的文学理论《小说的艺术》当中,戴维·洛奇指出,“用一种文本去指涉另一种文本的方式多种多样:滑稽模仿、艺术的模仿,附合暗指、直接引用、平行的结构等。互文性是文学的根本条件。”(戴维·洛奇《小说艺术》110页)在这部小说中有十段滑稽模仿或拼凑的内容,模仿的作家(按字母顺序排列)有约瑟夫·康拉德、格雷厄姆·格林、厄尼斯特·海明威、利·詹姆斯、詹姆斯·乔伊斯、弗兰兹·卡夫卡、D·H·劳伦斯、F·R·罗尔夫、巴仑·科尔活(《哈德里安七世》的作者)、C·P·斯诺与弗吉尼亚·吴尔芙。此外还提及了其它一些作品,如威廉·丁尔的《自由落体》,一些文学流派与类型:切斯特顿——贝洛克散文风格和“埃格伯特·梅里马什”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小说中还有一段描写研究生雪莉酒会的内容,这是对后爱米斯校园小说的精心提炼,但是更带有马尔考姆·布雷德里的《吃人是不对的》(1959年)的印迹。

同《尤利西斯》一样,《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也以一日为框架生动地表现主题。《尤利西斯》着力表现斯蒂芬与布鲁姆夫人在都柏林街头巷尾一天的游荡和复杂的感性生活,那么《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则以两个人物在博物馆和家中纷乱的意识活动作为小说的基本内容。洛奇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莫莉·布鲁姆那段著名的、没有逗点的独白,像乔伊斯小说那样结尾:主人公回到家中与妻子团聚,他躺在婚床上熟睡,而难以入眠的妻子开始在朦胧中思考男人的各种弱点,性生活充满的各种悖论以及他们的热恋与结婚史。

我们再来看看女主人公芭芭拉在最后一章中的沉思过程:

……关于性存在某种东西。也许是原罪。我不清楚,但是我们永远无法理清。你认为自己在某个地方控制住它了,但是它又会在另一个地方冒出来,要么以喜剧形式,要么是悲剧形式。谁也无法逃脱它。你看到某对夫妇开着他们新买的赛车去欧洲大陆,对他们充满了羡慕,但是你随后就会发现他们为了生一个孩子而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不想要孩子的有了孩子,而想要孩子的却得不到,也许这种人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只要你……

显而易见,这段沉思完全模仿了《尤利西斯》中女主人公莫莉那段有名的内心独白,只是为了更符合芭芭拉的性格以及小说结尾的乐观与无奈同在的喜剧气氛,洛奇把“莫莉”的一个关键词“是的”更改为一个更具临时意义的词。

大量使用滑稽模仿是一种冒险的做法。尤其是要冒使读者产生迷惑与隔阂、无法弄清所暗示内容为何之险。洛奇这样做的目标是争取让这类读者完全读懂故事情节的叙述以及风格的经常性转换,并让他们感到非常满意,同时使那些文学修养比较高的读者,因为发现了书中滑稽模仿的内容而获得另外一层乐趣。这就意味着采用滑稽模仿时必须相对谨慎,在具体章节中尤为如此。在后面几章中,滑稽模仿部分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而且越来越明显。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洛奇故意将最后一段文字设计为全书中最明显、最恰当及最不同凡响的滑稽模仿。与此同时,随着该书逐步走近尾声,洛奇意识到有必要从另一角度,即从亚当的妻子芭芭拉的角度来对他们的婚姻问题做简短的审视。但是这种迟到而又突兀的“叙述角度”的转换能否避免即席发挥所产生的生硬与协调之感?解决这一问题以及寻找具有高潮效果的滑稽模仿的过程成为一种获取灵感的愉快过程,这使得小说创作这一繁重劳动变为一项值得一做的工作。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后记”中,洛奇提到:“所有现代著名长篇小说中,有哪一部小说直到结束前一章中还是丈夫思想与观察对象的妻子在最后一章中突然变为叙述的主体并就丈夫及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令人哭笑不得但又切合实际的女性观点呢?只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戴维·洛奇《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第245页)。所以洛奇在自己小说的结尾当中完全模仿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在很早以前,洛奇就意识到了存在于他从文学批评角度对现代派著名小说家的仰慕之情。在这部作品中,他还吸收了自己在大英博物馆撰写论文的经历,并且受益于他对用语言构筑虚构世界观的方法研究。小说中明显、大胆地模仿十几位现代派作家,但是并没有使读者对作品产生迷惑与隔阂,而是令不同的读者群都获得了阅读的快感。因此,《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欢迎。小说的幽默与富有思想深度的语言熔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戴维·洛奇《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杨立平、张建立译)作家出版社1998.2;

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2。

责任编辑易山

猜你喜欢
洛奇尤利西斯大英博物馆
逃离大英博物馆
与《尤利西斯》偕行百年
英语文摘(2022年5期)2022-06-05 07:46:40
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房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出版广角(2019年12期)2019-08-13 08:49:54
小狗洛奇的秘密
幼儿画刊(2018年12期)2018-11-05 05:18:50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大英博物馆国际培训项目培训报告
中国钱币(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6
戴维·洛奇《天堂消息》中的忏悔意识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1
大英博物馆藏西夏文残片
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词汇特征研究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