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佳
和月明约好采访的那天,我提前10分钟到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明准时出现在大门口,其良好的时间观念性让我暗自称服。随意的长发、简单的黑衣、优雅的气质让我对广播主持人原先的刻板成见彻底改观。
我是"被迫"做上广播的
原来我一直以为月明做广播做得这么好,广播应该是她从小的梦想。月明摇着头笑着说:"不是,其实做上广播我是很被动的。"
月明在昆明读完小学和中学,1980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一直是月明的最大爱好,加上身处名校中文系,月明最爱的是在文学的自由王国里遨游,最大的梦想是写写文章,当个作家。最早与广播接触是在校广播电台,当时由于普通话比较标准,就在校广做主持人,经常给大家朗诵些文章、读读报纸。不过虽然不是专业主持人出身,没有正式学过播音,但月明凭着这些优势加上自身努力,1996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一级甲等成绩的持证节目主持人之一。
当时在校广播电台时,她真是从没想过会与广播结下一生的缘。在毕业时,由于本科的成绩优秀,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会儿大家都没觉得广播的前途好,都喜欢电影,特别希望的是去电影制片厂什么的。"月明笑着说。
一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了一年的音乐编辑之后就到安徽执教,在一所师范学校担任了一年的中文和音乐教师。回到电台后,月明参与筹备重点改革节目《今晚八点半》,此节目在以后的12年中成为全国广播界最著名的,也是具有示范性的广播综艺节目。从1994年开始月明同时担任直播节目主持人,1998年担任该节目的制作人。1999年开始担任两档直播综艺节目《星空无限》、《娱乐新干线》的节目制作人和主持人。
由于工作出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中曾多次被委派参与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如历届中国艺术节、世界妇女大会、昆明世博会、香港和澳门回归、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年庆典、中国艺术家首次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中国新闻采访团赴芬兰和瑞典的"北欧之旅"等。
在全身心地投入广播工作的同时,月明也不忘自己的老本行。从1985年以来,在很多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和名家专访等文章数十篇,并被《中华儿女》等杂志聘为专栏作家。现任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朝阳区青联委员。
祝您做个"好梦"
"节目又接近尾声了,很快我将走出办公大楼,融入浓浓的夜色中。当我走在寂寂无人的街头,依旧会牵挂不知在何处的你,期待着我们在电波中的再次相逢。做个好梦,祝你明天有个好的开始。"
在直播间使用类似这样的结束语,对月明已有近千个星星闪烁的夜晚。"做个好梦"是一语双关的祝愿,为听众也为自己。月明坦言在广播电台的工作压力非常大,特别在前两年,几乎每天都有一小时的直播,忙得像个连轴转的陀螺,根本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而做这种名人访谈节目更是担足了风险。因为经常有些嘉宾临时会有事,通知或者根本不通知就销声匿迹,仿佛世界上再没有这个人了。那时的感受岂是一个"急"字了得,最初的手忙脚乱现在想想都后怕。不过后来做的节目多了也有了经验,一般都会有几手准备,不过这样的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足以让主持人心惊肉跳好几天。
梦是日常生活的折射,白天惊魂的事情发生多了,夜晚噩梦自然会连续不断地来找你。月明说,起初她的噩梦可以归为小儿女范畴,比如明明已然工作数年,还在心力交瘁准备高考,又总是名落孙山。后来的噩梦极具高度,以社会责任感为主流。譬如直播时间到了,居然还在电梯里忽悠,而且始终停不下来;抑或是被劫匪绑架到了湖南,所有交通通讯工具中断,直播时间到了心急如焚不知找谁去顶班;再或开始直播了,要求静音的直播室居然大门四敞,人声鼎沸;再或者,推直播台上的音乐,都没声儿,空播--那即使是在睡梦中,痛苦的感受都难以忘记。
所以"祝您有个好梦"不仅是送给听众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祝福。另外,做主持人最怕生病,一生病了对不住的可是广大的听众。月明说庆幸的是自己工作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一次因为身体不好上不了节目。有几次胃疼得实在不行,也是咬咬牙抱着一床被子进了直播间,因为她知道即使疼得浑身都哆嗦,但只要坐进了直播间,打开了音响,就什么都忘了。看来,做直播还是一剂很管用的止疼药。
嘉宾、听众--我的两大支撑点
虽然最初月明做广播有点被动的性质,但是一旦投入了这份事业,就全心全意地爱上了广播。因为广播可以摒除一切外在的东西,直指人心,到达灵魂深处。另外,还因为有她心爱的两大支撑点--嘉宾和听众。
嘉宾是一个节目的亮点,所以寻找嘉宾也是节目的重中之重。月明非常注重事件的新闻性和时效性,喜欢带给听众一些鲜活的东西。像毛毛(邓小平的女儿邓榕)的《我的父亲邓小平的"文革"岁月》的出版,不管毛毛有多忙多难找到,月明总是想方设法、费尽心力地把她请到直播间。
月明的新闻敏感性很强,做事喜欢先人一步,因为比别人快一步就意味着采访到独家新闻。即使嘉宾已经炙手可热,但只要对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月明也会将其找到。不同的是,聪明的月明总会另辟蹊径,寻找别人没有发现的点,这样嘉宾在月明节目中说出来的故事又是听众在其他媒体没有听到和看到的。
月明最难忘的事是和智者对话。节目的嘉宾一般都在某个行业有着卓越的成绩、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他们聊天,问一些自己想问、听众也很感兴趣的问题,对自己对听众都有很好的影响。月明兴奋地说:"有时做完节目,会觉得在思想上都有了一个升华,特别有收获,也就特别高兴。"月明喜欢和嘉宾平等、自如地聊天,气氛融洽、轻松,深及内心,所以不少嘉宾在做完节目后都和月明成为很好的朋友。
另外除了嘉宾们的言谈,他们的德行也是他们另一面的展现。与嘉宾接触的时间其实很短,访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一点一滴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德行。有些嘉宾会无故迟到或者临时变卦甚至莫名消失;而有的嘉宾涵养很高,像几年前陈佐湟先生(中国交响乐团指挥兼首任艺术总监)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涵养和谦谦君子之风一直让月明难忘。嘉宾的一言一行也是月明自己做人的榜样。
除了嘉宾,听众也是节目最大的支持者。问到什么使你感到最幸福时,月明毫不犹豫地说是听众的表扬。有时做完节目,有些听众会打电话说很喜欢这期的节目,结构、衔接、声音都处理得很好,有时还特关心地问她吃饭没有,这些都能让月明幸福好几天。
一个听众--一个在上海读书的男大学生得了白血病,写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对人生的眷恋,节目中播出了他的愿望,还为他筹得十几万元的捐款。虽然最终的治疗没能挽留他的生命,但这些与听众交流的点点滴滴一直深藏在月明心中。因为听众是她前进的永远动力。
我崇尚"自然"
月明说:"自然是我的本性。"的确,不管是月明的衣着打扮,还是她做的节目、写的文章,都从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的自然,就像呼吸着田野中的空气,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月明的节目风格清新,样式多变。月明说观众对她的评价是比较善良、善解人意。月明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智慧型、文化型的主持人。所以看书是她的一大爱好。《月色聊人》的出版发行也是一切顺其自然,多年的访谈,上千位嘉宾,无数经典的话语,最终挑选出这26位嘉宾,汇集成这本书,完成了从声音到文字的转变。这本书在广播界来说还是第一本,不过月明还是觉得出得晚了,因为样式已经不新了,再早些会更好。"其实还有很多人没有挑选进来,一是出于时间的考虑,有的年代比较久远;还有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访谈录音已经遗失,像艾青先生、冰心先生的,很可惜。"月明遗憾地说。
月明认为《月色聊人》只是她的一个工作总结,是对过去的梳理。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值改革期,很多节目没有了,这本书是对这些节目的纪念,也是对自己一个很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