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平
2002年9月4日,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共识和承诺中降下帷幕。会议通过了两份重要文件——《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位国家领导人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他们表示“深深地感到,迫切需要创造一个更加光明充满希望的新世界”。
1712年,蒸汽机的使用标志着新经济时代的开始。由于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人类一直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发展,这包括经济理论的发展,即大量开发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物。到上个世纪末,人类共同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可持续发展障碍。如何克服这两大障碍,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界,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亦然,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10多年前,有人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到上个世纪末,在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为国家的法律制度。如日本在1992年颁布了《循环经济法》,2000年进一步修订为《循环型社会大法》以及一系列的实施性法律;德国于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废物法》;奥地利、法国、美国、芬兰等也相继颁布了相应法律。这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方面起到显著的效果。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与传统经济的差别
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乃至永续利用。显然,能极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可以节省大量的地球资源以备后代人发展使用。同时,可以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减轻环境压力。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资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循环型经济是建立废物循环利用的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传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资源到废物的线性发展系统,表现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型经济是努力建立一个闭环的循环物质和经济发展系统。政治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传统经济理论,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理论,衡量发展的指标也主要是GDP、GNP、人均消费等经济指标。其结果必然导致从资源到废物这一线性过程的加速,进而加重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就如同一个人的心脏博出的动脉血不断增加,而回流到心脏的静脉血液不变或减少,必然导致心力衰竭和末端瘀血。心力衰竭即是资源短缺(因为没有更多的血液可以博出),末端瘀血则可看作环境污染(废物淤积)。因此,必须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也可称之为“静脉产业”。
发展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产业,同时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和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循环经济理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亦兼顾环境利益和社会持续发展利益。
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往往比开发使用现成的自然资源成本高。由于它同时带来环境利益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利益,如减少了污水和废物的排放,减少了污染物的处理处置费用等,节省了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因此,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得到计量和相应的补偿。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排污权交易就是一种补偿方式,为此,应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制度,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法律上的保障。如目前某些国家在进口再生性商品时免交垃圾处理费。保证规范经营者依法获利,是增强和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主要动力。
2.规范市场和建立安全保障。由于废旧物资重复使用和再生品上市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再生轮胎、旧家电等,可能带来消费者伤害,因此,严格控制再生品的质量和市场,规范经营活动,建立质量监督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保险和赔偿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3.严格控制并防止二次污染。顾此失彼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废旧物资包括垃圾的分送、回收、交易、运输、加工和资源再利用的过程中往往易产生二次污染,必须严格控制,有效避免。如垃圾焚烧排出的气体和废渣要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标准等等。
4.全面规划,协调发展,防止垄断。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生态工业布局规划,即一个企业的废料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形成循环体系;也包括企业内部各个生产加工环节的再利用废料;同时,还包括垃圾污水的处理利用,以及流通领域的循环利用包装物资源。要全面系统规划布局,力求协调发展,防止“瓶颈”和“脱节”。比如居民垃圾分类排放,必须计划好分别运输和分别加工利用问题。此外,政府政策扶持的情况下,或实行特许经营的过程中,易形成行政性行业垄断或“关系”垄断,有效的避免方法是建立健全投招标制度和中介评估机构。
可喜的是,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注意到已有一部分企业已将循环利用资源和经济效益统一加以考察,并开始注意到防止二次污染等问题,比如轮胎的回收利用已初具全国性市场格局。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大量浪费各种资源的行业、企业、部门和落后工业的普遍存在。更为严峻的是,我们将在未来的几年中面临废旧家电、废电脑、废汽车等报废高峰的冲击。总之,我们不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世界。因此,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