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泽
主办:北京理工大学、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协办:英才杂志等媒体
地点:中苑宾馆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博导李金林
香港百仕达控股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欧亚平
北京渔阳联合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集团副总裁赵琦(北理 94MBA)
湖南永州市副市长刘湘凌(北理 94MBA)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北方区总裁孙有吉
新加坡华点通集团董事总经理周仲庚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创办10年来,一直在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满足企业有效需求的MBA人才。在新经济时代下,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如何迎接挑战,如何使中国经济几立于世界之林?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MBA年会、新论坛暨新联谊会以“击涛搏浪,我们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主题为MBA教育提出了新的高度。
MBA吃什么?
主持人:MBA倡导竞争,那么MBA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李金林:MBA定位于专业学位,区别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招生时要求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学生,另外教学的定位强调的是培养职业经理人。
刘湘凌:我觉得MBA教育,不在于培养那一层的经历,主要是运用MBA学到的知识,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我想主要目的还在于此。
赵琦:我觉得MBA最重要的是创造效益,光会写文章、写论文不行,要给企业创造效益。
周仲庚:上海人说过一个小笑话:一个家庭也是一个组织,丈夫是衣服的右半边,妻子是左半边,而衣服要穿起来,中间要一排小纽扣,这个小纽扣是什么呢?就是孩子。企业要面对外面环境的不断变化,又要面对内部的相对稳定,那么靠什么机制来稳定呢?这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卖点,职业经理人就是这个小纽扣的角色。
孙有吉:我认为,MBA如果将自己定位于企业的中层领导,在目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我同意李教授说的从企业招生。我想应该在学习中学到怎么为企业创造效益,不要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企业的高层或者中层。
欧亚平:我觉得MBA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市场定位,不能脱离市场。比如我在招聘的时候,会考察他是不是给我带来利润,是不是适合十万、百万的年薪,同时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框子里。
洋MBA更吃香?
主持人:各位老总,你们在用人的时候如果有一个洋MBA,一个本土的MBA,你们更看好谁?
欧亚平:本土的好用。曾经有一个洋MBA给我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意思是我不行,可是我告诉他,我做的一个项目,很多外国人都赔钱,但是我赚了钱。中国企业应该植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
孙有吉:我偏重一点洋MBA,为什么呢?从我学习的角度看,中国的教育体制太注重考试和文凭了,而工作更注重实绩,我希望在三五年之后能把天平放正。
刘湘凌:所谓“洋”,应该是境内境外的一个区分,不能说我们境内培养的MBA,就“土”。无论什么MBA,都应该培养适应中国市场变化的MBA。现在的老板需要拿来能用的MBA,而且要考虑成本,洋MBA毕竟成本要高。
欧亚平:企业应该根据成长中的位置,选择适合企业的MBA。
孙有吉:我所有的教育都在国内完成,我并没有轻视国内MBA的意思,而是说激发国内MBA同洋MBA一较高下。
周仲庚:从亚洲来看,土洋融合需要20年。一般来说,企业要根本变化需要一个洋MBA;而需要在本土发展,则要培养本地的MBA。无论洋MBA还是本土MBA会有一个巧妙的融合。但是这个经验是否在中国适用,还要看今后的实践。
李金林:不管本土的还是海归的都强调真材实料,不管本土还是国际的,都需要学习同样的经验和条例。和老总谈,他们讲海归的并不十分好用,所以我想洋MBA要和本土结合,本土MBA需要国际化。
MBA多了还是少了?
主持人:MBA现在越来越多,我想问在座的各位,MBA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周仲庚:我要告诉各位一个坏消息:现在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MBA都是外国人,都在往中国跑,要和你们抢饭碗。我敢打保票:如果国内民营企业开出的条件是,MBA毕业,3年工作经验,月薪1万元,我想每个企业都能收到1000份简历。
主持人:这可能也是在座各位MBA担心的。
欧亚平:如果我能收到1000份简历,我会很高兴,但是我接触的现在没有这么低的价码。另外我觉得MBA怕什么竞争,怕竞争就不要读MBA。
孙有吉:我同意欧亚平的观点。我觉得首先要有一个自信,这在MBA的成长中尤其重要。跨国企业,举手的和不举手的机会会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