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新
新闻(广义)平民化是市场经济和新闻改革催生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新闻界传播观念的可贵转变。它以百姓的视角、亲和的姿态,报道百姓日常的酸甜苦辣,讲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传递他们的声音和感受,评说社会中林林总总的现象和问题,同时,它为普通百姓打开了一条倾吐心声和参与传播的通道,使他们可以大胆地站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实现自己参政议事、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满足受人注目、被人尊重的心理。新闻平民化已在业界形成广泛共识,同时在业外深受百姓的欢迎。应该说,新闻平民化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彰显,也是社会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表现。
但在新闻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对新闻平民化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廓清,就会对我们的新闻工作、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误区之一:认为新闻平民化只是传媒(传者)的单边行为
新闻平民化是传媒面对激烈竞争的现实所作出的抉择,它体现了传媒与时俱进、灵活应对的精神。不用说,作为传播主体,传媒必须自始至终把握这个过程的主导权,比如,它要从受众角度选题,采用受众能够理解的叙事方式和论述方法来报道新闻等。这就容易给人这样一个错觉,似乎受众还像过去那样,充当着坐以待"传"、无所作为的角色,而传者仍要大唱其独角戏。
我们知道,信息传播实质上就是传者"取之(信息)于民(受众),告之于民",受众再以各种方式将有关信息反馈给传者--这样一个互动互感的过程。在这里,传者和受众成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前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后者是信息的服务对象;前者要以受众为中心,为其提供真实、全面、正确、及时、重要的信息,后者则通过反馈信息使传者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这样看来,以前受众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确实被严重弱化甚至扭曲了,而现在的新闻平民化就是把颠倒的事情再颠倒过来,可以说,它是传播观念本质上的回归。
新闻平民化不仅仅极为突出受众这个终极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还特别强调受众的参与行为,使之成为与传者对应的另一个传者,惟其如此才能不失新闻平民化的本质。而当代社会的受众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接受新事物快、表现欲强,这正好为参与信息传播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新闻平民化因之相得益彰。
误区之二:认为新闻平民化就是迎合受众
新闻平民化表现在传媒(传者)的行为上就是把受众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向他们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提供及时的经济信息和生活资讯。新闻平民化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位。传媒的功劳人们有目共睹。但有些传媒却把新闻平民化作了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受众喜欢什么我就传播什么,一切以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为转移,还以为这样就是贴近群众。这样,我们就经常看到一些格调不高的新闻报道,其中尤以一些小报为甚。翻开这些报纸,满版面都充斥着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除了交通事故、犯罪案件、感情纠葛、明星艳史、名人丑闻、社会黑幕以及一些奇异事、琐碎事外,看不到重要的、令人感奋的新闻。
受众有着不同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道德水准、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政治取向和需求动机等,狭隘地把某一部分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当作全体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只会疏远受众。正是由于受众之间存在着层次上和素质上的差异,还有,并不是每个受众个体的要求都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因此,传媒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还有一个在服务中引导及提高受众的情趣和思想水平的问题。
误区之三:主张淡化"把关人"的职责
"把关人"这个概念是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提出来的。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他们对采集、制作信息的各个环节和决策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信息起着"过滤"的作用。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把关人的作用更不能有丝毫忽视。
认为新闻平民化就是有言必录、有闻必录,这种失之偏颇的想法虽然不是很普遍,但不是没有市场,尤其是那些"街头小报",这正是它们取悦受众的手段之一。毫无疑问,它与传者应有的政治立场和职业道德准则是背道而驰的。传媒上时常出现假新闻、假典型、侵犯他人名誉的事件,这与把关人的"宽容"和"疏忽"不无关系。传媒把关人应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认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无论是新闻平民化还是在平民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都有着深厚的经济原因。同时,它还与传媒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当传媒惟我独尊时,视受众为无物;当迫于形势实行改革、走新闻平民化的路子时,又不顾一切地投入受众的怀抱。
对新闻平民化的错误理解不止这些。我们要通过总结,加深对新闻平民化的认识,真正把握其精神实质,确保我国的传播事业的改革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