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横
人生在世,什么事最大?自然是吃饭的事最大。要不老百姓怎么会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呢。现在,国家的粮食多了,填饱肚子的事不用愁了。可粮食为什么多了呢?我想,除了政策促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运用科技手段使粮食高产外,还有老百姓嘴上省下来的功劳。别看现在的老百姓吃主食没了能耐,要是说起吃鱼吃肉,那还是不含糊的,肚子中有了油水,那主食还能吃得下吗?过去的人盼年节,是盼在这个日子头,能吃鸡鸭鱼肉解个馋。可现在的人想吃就能吃得上,天天都过年,这盼年节的兴头也就淡了许多。现在的人盼年节,盼的是能休息,能旅游,能自由,能合家欢聚图乐呵,盼吃盼喝成了老皇历了。
可诸君请听我进一言:咱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靠吃粮食长大的,冷不丁的就不愿吃主食了,那怎么能行?有了荤的就丢了素的,有了鱼肉就不再吃米饭大馒头;对身体可真的没什么好处。也许您要说,都什么时代了,还光耍嘴皮子,你说出个实实在在的科学道理来,我自然会听你的。那好,咱们就不妨唠一唠。前不久,我国有关部门召开了一次营养学术研讨会,会上介绍的情况让许多专家连连摇头。原来许多三口之家一顿饭竟吃不完一个馒头,一个月竟消耗不了10公斤的粮食。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其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经超过了谷物类的消费量。专家认为;这种“西方化”的饮食结构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疾病的预防不利。
著名营养学家何志谦明确表示,人每天摄人的碳水化合物不能低于人体摄人总量的55%,也就是成人每人每天所食人的谷物类食物不能低于300克。用咱老百姓的话来说,那就是每天要吃3个2两的馒头或6两米饭。那么谷物类食物吃得少了,为什么对身体不利呢?原来人体能量的三大来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科学比例应该是:碳水化合物不能低于55%,脂肪不能高于30%,蛋白质在15%左右。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倡食物多样化,并将以淀粉为主的谷物类粮食作为宝塔的最低层。如果人将谷物类粮食吃得少了,脂肪类食物吃得多了,这个“宝塔”就成了下窄上宽,“头重脚轻”,那么这个“宝塔”还能立得住吗?专家还说,人从谷物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其中葡萄糖是大脑能量的来源,是人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原料。另外,作为抗体、酶、激素组成成分的糖蛋白,作为核酸成分的核糖及脱氧核糖,是参与营养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人如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氧化不全,还会产生过量酮体,造成代谢紊乱。碳水化合物还具有解毒和增强肠功能的作用。主食过去是我国居民餐桌上的“半边天”。如今,虽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鸡鸭鱼肉已不再是难事。但主食的营养价值和在膳食中的独特地位依然很重要,对这个“半边天”千万忽视不得。说来有趣,饺子虽说好吃,但天天让人吃,人也会皱眉头。花衣服好看,但天天都穿它,也会显得单调。人喜欢唱歌跳舞,但若天天让人唱歌跳舞,不但腰疼嘴发干,还会觉得枯燥乏味。吃饭也是这个道理,老吃一样的食物,或者光吃主食不吃副食,或者光吃副食不吃主食,这不但不合胃口,摄取的营养素也不全面,时间长了,那身体可就要“发脾气”,闹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