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与细节的魅力

2003-04-29 00:44:03丁长举
新闻爱好者 2003年4期
关键词:通讯细节

丁长举

在通讯中特别是在人物通讯写作中,除了要有典型的骨干事例之外,还要运用与人物有关的生动有力的情节与细节。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精彩的情节与细节有无穷的魅力,使新闻作品产生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一、情节与细节在通讯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节是通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中尤为常见。著名记者陈柏生在谈论通讯采写时说:"通讯与新闻不同,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而通讯除了事实以外,还要有情节,有镜头,有联想。"(《采写通讯的几点体会》)通讯中有情节,这是它有别于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在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通讯写成人物鉴定书,只能给人一些概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表现、事迹以及干巴巴的几句评语,不可能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质,写出一个丰满感人的人物形象。在事件通讯中,情节也是具体揭示事件的本质、表现时代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概貌通讯、工作通讯虽然不一定非有情节不可,但适当地穿插情节,却可以使通讯为之生色,甚至有助于更深刻地反映面貌的变化或表达主题思想。

细节,是构成一个完整事实或情节的微小部分。它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丝表情。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部机器的话,那么,细节就是最关键部位的零件;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个动物的话,那么,细节就是最活跃、最富有生命的细胞。

一位老记者针对初学写作的同志不懂得、不善于细节描写而开导说:"细节"是对"情节"而言的。情节者,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也,它是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的。细节者,细小的情节也,它是由人物在具体环境中、具体事件中的细小动作构成的。如果说人物通讯的情节是主人公特定性格形成的历史,那么,细节则是最具体的史实;倘若把人物的行动比作银幕上的一幅幅画面,那么细节就是其中的特写镜头。有具体史实的历史,才不至于是一份"年谱"或"大事记";有特写镜头的电影画面,才不至于全是"中景"或"鸟瞰图"。清人刘熙载说:"无论纪事纂言,其中皆有表微意在。"(见《艺概》)描写细节就是"表微",它对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情节与细节如此重要,古今中外的大家们历来都十分重视。《史记》中的那些细节描写,像刀刻的一般留在读者的记忆中。譬如,勾践卧薪尝胆、廉颇负荆请罪、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等情节与细节之所以为人们所熟知,关键是司马迁把勾践志在复兴、廉颇勇于改过、韩信忍辱求伸的性格分别凝炼在上述情节与细节里。

人们从鲁迅先生那些纪念先辈、朋友,追悼革命青年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写真实人物也像他写小说一样,从来不喜欢繁冗的描写和词藻的堆砌,也不借助于曲折离奇的情节;他总是抓住那些足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节,三笔两画就描绘出人物的性格来。请看他笔下柔石烈士的形象:

柔石几乎是独立支撑着朝花社。当别人谈"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怀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他"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走路,总是距离三四尺;和鲁迅先生走路则"简直是扶住"先生,生怕先生"被汽车撞死"。

作者就用这么两三个细节,便让一位涉世未深只懂得勤奋工作的青年形象活生生地立在人们面前。他那单纯、善良的性格,读者都深刻感受到了。这就是情节与细节的魅力。

二、情节与细节的选择和运用

情节与细节的特殊性及其在新闻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对其必须进行精心地选择和科学地运用。

首先,要深入挖掘真实典型的细节。恩格斯在论及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时,曾提到"细节的真实"。对于反映真人真事的新闻作品来说,更应注意情节与细节的完全真实。有时,人物通讯中虽然只是一个细节的不真实,也会给人物形象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工作通讯中,也会因一个数字的失实使人对全篇产生疑虑。但是,与人物、事件有关的真实的细节有各种各样,作者不能也不必要把它们全部照搬到作品中来,需要的是在采访中深入挖掘和精心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特征的典型的情节与细节。就是说,它们不仅要有真实性,还要有典型性。典型的情节与细节对于表现主题和人物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其次,细节要生动、具体、形象。如前所述,通讯中的细节是"零件"、"细胞",它要求生动、具体、形象,而不是一般、抽象。具体形象的细节,是实实在在的,有声有色的,生动感人的,让人确实能看到、听到、感受和把握到。国外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所写的人物特稿中,很注意运用具体形象的细节。杰克·海敦认为:"细节能使稿件生色并赋予它以现场实感。"

再次,细节要给人以新意。选用细节,还要注意避免雷同化,老一套,按常理说,人物通讯报道的是真人真事,各人的事迹不同,细节自然也应不同。可是有些通讯中的细节总使人感到"似曾相识燕归来"。比如写科技人员"革新迷"的迷劲儿,似乎不是"走路撞在树上",就是"迷路撞在墙上",重复别人已经用过的类似的细节。其实,即使同是"革新迷",人物思想性格不同,其表现的"迷"也不尽相同,各人自有各人的"迷"法。要善于挖掘具有特色的新鲜的细节,同中求异,异中求新,努力使细节描写在符合事实的基础上给人以新意。

初学写作的同志不知情节与细节描写之妙用,往往表现在:一篇通讯就那么干巴巴的几条筋,恰似寒冬中的枯树,光秃秃的,一点青枝绿叶也没有。也许有人会说:"有了几个骨干事例,人物不就立起来了吗?"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骨干事例和具体细节描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篇通讯,有了骨干事例,才不至于支离破碎。可读者虽能借以总览人的全貌,但往往只得其概;有了情节与细节描写,才不至于瘦骨嶙峋,人物形象才能更加丰满,个性才能更加突出。情节与细节描写得好,其中有的就是那么三两句话,却让人读之动情、过目难忘。

采访中常遇到一个问题,如果报道对象还活着,可以多花些时间采写到他的精彩的情节与细节。如果报道对象已故,就大大增加了采访的难度。有经验的记者往往采取同他的家属、亲友、同事、上下级广泛接触;到他的生活、工作、献身的地方观察、体验;读他遗留下来的书籍、笔记、信件等。不走此路,很难设想--记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事迹的通讯会有那么多精彩的情节与细节描写。我们也同样很难设想--司马迁凭"合理想像"写出了被后人视为"信史"的《史记》。今天,我们熟悉那些或壮烈牺牲,或不幸去世的先进人物,比司马迁那时候的客观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作者在报道已离开人世的人物时,趁机虚构某些细节,这种"瞒天过海"的行为,既有损人物通讯的真实性,又有悖于新闻工作者的原则性,不但不会提高报道的价值,相反,还可能由于"客里空"而降低报道的价值。

猜你喜欢
通讯细节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3期)2022-11-11 08:43:50
通讯报道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本期通讯之星:郭雨薇
本期通讯之星:王宁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通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