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晓芳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信息是记者对新闻事物的反映,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反映新闻是中外新闻记者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然而,对于"如何来反映"的问题,亦即涉及新闻表现手法,中外记者却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比较而言,西方记者喜欢"感性的表现",中国记者偏爱"理性的陈述"。
一、感性的表现
西方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喜欢诉诸受众的感性认识,善于捕捉新闻中的形象事实,即那些容易被人直接感知的,能引起受众接收兴趣的形象元素,比如精彩的场面、典型的细节等,而后以流畅朴实的行文,充满感情的笔触,将其细致地描绘出来,对受众的感官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激起受众关注的兴趣。这种方式通常表现为如下特征:
用绘声绘色的画面和生动具体的形象去打动读者,在描写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将表现对象像电视或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美联社日志》上有这样两段话可以表现出西方记者对"形象描绘"的追求--不要去说:"教堂集会的气氛很热烈",要像某一篇稿件那样描写:"大家拍手,脸上发光,人们的衬衫和外衣的胳臂下面和背上的部分由于出汗而颜色变深,脉搏跳动,脚趾和脚跟轻轻地敲着地板。"不要去说:"乔治·华莱士神经紧张",要像某一篇稿件那样描写:"在一次40分钟的飞行中间,他嚼了21根口香糖,他洗了一副牌,数了数,又洗了一遍。他看了看头上和脚下的云彩,系紧安全带,又把它松开了,数了数牌,嚼嚼口香糖,一边数,一边洗,一边嚼。"
除了描绘现场场景,再现画面外,西方记者采写新闻时还喜欢通过捕捉富有特征的典型细节来表现形象,达到引人入胜的表现效果。正如某位西方新闻奖获得者所言:"我喜欢以细节开头,抓住人脆弱的一面。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吸引读者,如何扣住读者的心弦,我要在报道的开始就紧紧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不想他们弃我而去,我想让读者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听到我所听到的,看到我所看到的,闻到我所闻到的。"那么什么是新闻细节呢?所谓新闻细节,就是真实、具体、细腻地描绘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细小组成部分。
西方记者大多擅长通过捕捉新闻细节,反映新闻人物或事件,因为他们已充分认识到,有的细节本身就是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事实。例如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在周恩来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主客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美国记者就把尼克松和周恩来碰杯的声音传到了美国。这就是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重要细节,象征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了。事实上,西方优秀的新闻作品都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新闻报道《东京湾宁静的和平》出自美国名记者霍默·比格阿特之手,被美国某些新闻界人士誉为"第一流的报道",细节描写为其增色不少。如他(重光葵)"跛着那条木制的假腿,一瘸一拐地走向摆着文件的覆盖着绿呢的桌子。他沉重地拄着手杖,很费劲地坐了下来。当他签字时,靠在桌边的手杖歪倒了,打在这艘战舰的甲板上。……在'密苏里'号军舰上参加整个仪式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同日本人打招呼,惟一例外的是日本外相的助手,有的同他打招呼,是因为要告诉他在哪里放日本请求无条件投降的文件。当重光葵爬到右弦梯顶,踏上'密苏里'号甲板时,他摘下了他的丝帽。"几笔细节刻画,将日本签字投降这一新闻事件的中心人物重光葵内心的沉重、沮丧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日本处在一种令人窒息的孤立氛围之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年的嚣张气焰。通过细节描写,寥寥数笔即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意味深长地再现出来了。
二、理性的陈述
与西方记者喜欢用感性的形象直接表现新闻不同,中国记者采写新闻时习惯诉诸受众的理性认识,常常是先对其掌握的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然后以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总体概貌等理性材料为主要表达内容,并以陈述式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以期向受众揭示事物的整体面貌及内部联系,加深受众对新闻事物的理解,并启迪他们深入思考。这种表现方式有如下特征:
高度的概括性,即运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含义,力求"言简而意赅"。由于高度的概括性,在反映客观内容的概貌及发展变化的进程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只言片语即能给人以宏观、总体的印象,甚至可以这么说,倘若没有这种理性陈述的方式,受众很难看到新闻客观内容的总体和发展,新闻作品本身也难以表现出"广度"。
好的新闻作品总是离不开这种理性陈述的表现方式,如第六届中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黄河穿越爆破圆满成功》的开头就运用了这种表述方式:"5月26日下午,河南濮阳和山东东明之间的黄河河面上,突然升起一条1公里长,50多米高,由烈火浓烟组成的'拦河坝'。大坝上空滚过一阵惊雷,瞬息之间,滔滔黄河为之断流。--这不是奇异的自然现象,是中原油田至开封输气管黄河穿越工程在爆破施工。"经过作者的概括,短短几句话便将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河道穿越爆破工程的壮观景象表述出来了。虽然没有展开来写,但新闻的五要素,诸如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哪个地方、什么情况等都十分具体。
深刻的思辨性,能够挖掘事物的深度。理性陈述的方式注重用思辨的、分析的、抽象概括的语言反映事物,这种反映往往不仅仅满足于对新闻事件五要素的简单介绍,而是把新闻事物放在更广阔的三维空间中去考察,在更高的层次上接近新闻事物的本来面目,帮助受众消除各种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并启迪他们的深层思考。
大凡优秀的新闻作品无不擅长运用理性的陈述展示深刻的思辨性。由艾丰等人采写的《资本运营系列报道》就是用理性陈述的方式,以对新闻事实的深刻思辨,获得了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报道以我国重工业基地武汉为典型,开头用概括性陈述介绍了武汉国有企业亏损和资产闲置的严峻形势,进而重点叙述了濒临破产的武汉希岛海尔电冰箱厂与山东琴岛电冰箱厂联姻,实行资产重组后企业很快起死回生的经过。在此基础上,作者认真分析研究事件的内涵,从中提炼出"资本运营"这一带有规律性的经营理念,并在报道结尾总结出了三条要旨。从整个报道来看,作者采用理性陈述的方式,既介绍了客观事实,又提炼出了本质规律。从具体事实到共性特征,从操作国有企业的方法到揭示经济管理的理念,从宏观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到捕捉最具借鉴价值的新事物,整个报道源于事实又超越具体事实的局限,使新闻事物在深度、高度、广度上,得到了充分拓展。
三、两种不同的新闻表现手法形成的原因
西方新闻表现手法多为感性的表现,中国新闻表现手法则多为理性的陈述,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是客观历史及现实原因使然。
西方资产阶级报纸走出政党报刊的黑暗时期后,不再宣称自己是政党报纸,而纷纷以"客观公正"相标榜,客观报道理论由此兴起,并从此被西方新闻工作者奉为新闻写作的基本准则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强调:"要把新闻媒介作为一面中立的镜子去反映社会生活,新闻工作者应成为当代争论的旁观者而不是参加者,工作起来应具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反映和记录客观事实不能掺杂个人的观点或偏见,并且,新闻只是单纯的记事,个人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分开。"①受这一理论的影响,西方报人一贯宣称自己的报纸是超党派的独立报纸,只报道新闻,不发表议论,而始终对政治倾向性讳莫如深。所以,为了尽最大的可能在形式上隐藏报纸倾向性,他们选择了"用形象去表现,不作主观陈述"的方式,即本文所说的"感性的表现"的方式。
首先,与西方新闻事业的历史不同,中国新闻事业素有"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近代新闻事业如此,现代新闻事业亦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新闻事业成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喉舌",它承认并公开宣称自己的党性,接受并服从党的领导,而宣传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就成为它的一项基本任务。表现在新闻媒体的日常运作中,中国的各级媒体往往不惜在显要版面报道各级领导的讲话、各部门召开的一系列工作会议,各战线取得的工作成就等等。内容决定形式,诸如此类的报道内容,当然适合于"叙述"的表现手法,中国记者长期专注于这类新闻的报道,慢慢地也就习惯了"理性的陈述"的表现方式,即便是在其他题材的新闻报道中。
其次,由于西方新闻媒体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其媒体运作完全实行市场运作机制,在西方新闻工作者眼中,媒体只不过是通过向消费者,即新闻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而获取利润的产业,同其他企业并无实质性差异。因此,西方记者把新闻看得很平常,他们写作新闻就如同其他企业的员工生产商品一样,只要受消费者即受众欢迎就行。为此,正如商家将顾客视为上帝一样,西方记者格外重视受众,注重研究受众心理,了解受众需求,并力求使其采写的新闻作品符合受众的口味。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选择了"感性的表现"的方式,用精彩的细节、生动的形象直接刺激受众的感官,激发受众的兴趣。
再次,与西方媒体不同,中国的媒体虽然正在向市场化进军,但至今未能像西方媒体一样完全实现市场化,而始终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单位,一直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徘徊。作为"党的喉舌",中国新闻事业被看作一项很神圣的事业,由此,中国的记者自然也把新闻看得相当凝重,他们一直非常注重新闻的宣传教化功能,认为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而应当承载一定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他们也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将这种意义点出来,自然也就要动用一些概括性的陈述语言。长期受这种"传者本位"的新闻观念的影响,中国记者选择了"理性的陈述"的新闻表现方式,以期通过新闻报道从思想上引导受众。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出中西方新闻表现手法分别是"理性的陈述"和"感性的表现",只是针对主流现象相对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在中国新闻作品中不乏"感性表现"的精彩片断,而在西方新闻作品中亦有中肯的"理性陈述"。
至于哪种表现手法更好,我们也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感性表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低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恰当运用可以唤起受众的形象感觉,激发受众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但不足是许多时候不能担负全面、深入反映事物的功能,有时会让人产生'不解渴'的感觉"。②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反映起来有时会欠缺条理性,理性陈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高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注重用思辨的、分析的、概括的方法,对事物的反映深刻、全面;但不足是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容易让人感觉干巴、枯燥、呆板,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如此看来,两种表现手法各有利弊,最好的表现方式应该是"感性表现"与"理性陈述"结合,这样能使新闻报道在不同抽象层面的相互补充中展开,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既能深入,又能浅出,"事"、"理"有机融合,达到完美的表现效果。
注释:
①刘夏塘编:《比较新闻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②陈作平著:《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