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数学网站内虚拟社群的维持策略

2003-04-29 00:44郑如霞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3年4期

郑如霞

摘要:线上教学是未来学习的发展方向,许多线上教学网站应运而生,线上教学造成教与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其出现带来了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者的自主性增强。这对一个线上教学网站的经营带来了挑战,成员间的互动关系维持就显得特别重要。线上教学网站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实际就是一个个虚拟社群维持。

关键词: 线上教学网站;虚拟社群;社群意识;社群维持

"就如同e-Commerce在过去两年来被引爆一般,现今的舞台已经改为线上学习。"Cisco CEO and Pres-ident John Chambers在1999年11月15日Inforworld的专访中说道。他认为线上学习将成为以网际网络为基础(Internet-based)应用程序中下一波的大潮流,它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根据Brandon Hall(一家训练研究组织)报导说,以一般公司的经验,Internet的训练课程可以节省40%到60%的经费,如果大公司人数在2500人到1万人,就可以节省更多的经费。线上学习的经费节省和在Internet存取的便利性是造就线上学习市场的主因。线上教学的出现使学习环境发生了以下的变化:

1.学习可以无边界、随时随地进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到任一学习网站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吸收。

2.学习内容可以迅速传递、更新,让学习内容适时反应市场变化。

3.学习者的自主性增强。线上学习允许学习者自我掌握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步调,弹性地适应自己的作息。有需要者可以适时学习;工作忙碌者,可以自行调整时间学习。而且每个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加强某部分的课程内容,无需接受传统的线性学习流程,自由安排学习程序,跳过已知的,直接探索未知的领域,略去平板无趣的部分,做多层次的学习,透过超链接做跳跃式思考,享受完全个人化的学习,彻底掌控学习的主动权。

这些变化对一个线上教学网站的经营带来了挑战,成员间的互动关系维持就显得特别重要。Hagel&Arm-strong(1998)认为促进社群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将有效建立社群成员对社群的忠诚度,进而增加社群对网站经营的报酬。

一、 线上教学网站的经营与虚拟社群的关系

虚拟社群(Virtual Community)

虚拟社群(Virtual Community)一词是衍自实体社群 / 社区的概念。Rheingold定义虚拟社群为"一群主要借着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与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如成员参与公布栏、讨论区、聊天室等就形成了网络虚拟社群。

虚拟社群的生命力来自它同时满足多种需求的能力。根据Hagel &Armstrong的意见,虚拟社群存在主要有四种目的:

1.商业交易:虚拟社区居民在此交换情报,满足交易需求。

2.兴趣交流:很多早期的虚拟社区都是建立在共同兴趣上,这些社区聚集了许多分散各地,但对某一主题有共同兴趣或专长的人。

3.提供幻想空间:将网络社区当作是另一个家,创造一个新的身份,编造一个新的故事,让访客运用想像力,一同参与规划此一社区的未来。

4.建立关系,寻求支持:这种社区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同遭遇的人,互相倾诉安慰的地方。

Hagel&Armstrong认为网上虚拟社群有地域型、人口结构型、主题型三种。

(1) 地域型社群。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们由于共同的兴趣形成社群。

(2) 人口结构型社群。由具有特定年龄、性别而形成的社群。

(3) 主题型社群。由具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形成的社群。

线上教学网站与虚拟社群

按Hagel&Armstrong的观点,从消费者角度分类的人口结构,可将线上学习网站的成员分为以下4种社群:

TEACHER TO TEACHER 社群:是教师间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的分享。

TEACHER TO STUDENT 社群:是教师为学员提供教学环境。

STUDENT TO TEACHER 社群:是教师正常教学以外的与学员的辅助沟通管道。

STUDENT TO STUDENT 社群:是学员间交换意见和学习心得的管道。

经营一个学习虚拟社群的网站,首先必须了解它与一般商业交易性质的社群不同,要点归纳如下:

a.高互动性:当学习某项知识时,常常会因为遇到问题而暂缓学习,延迟可以加强印象的时机,因此,最佳的学习环境是一对一学习,可以适性教导与即时解决问题。学习社群的高互动性就像许多面对面的家教一般,能提供一对一的对谈与讨论。

b.传播速度快:网路上的传播张力非常快速,比现实社会上的任何媒体都来得强,学习社群成员之间由于有共同的目标或共同互动习惯,使资讯的传播更是快捷。

c.适性服务需求(高度个别化的服务):上网的人在部分以查询资料为最大宗,尤其是借着网路来查询学习资讯者,其目的除了能查到资料外,还希望能自学而成。如果要满足学习者的求知欲,得根据不同学习者的求知目的,提供适当而有用的信息。

线上教学网站内的虚拟社群虽是社群,但本质上不是实质的社群,不会依循实质社群的那种沟通和互动模式(如:面对面交谈、肢体的表达等),其存在的基础是在一种互惠与支持的陌生人互动基础上,粘性强度成了互动强弱的关键性问题,维持以上四种社群内及其相互间的粘性强度是线上教学网站经营的重点。

二、线上教学网站内虚拟社群的维持策略

对线上教学网站的虚拟社群来说,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性,加上没有任何的实体限制加诸成员身上,因此,线上教学网站内虚拟社群是否真能够成为一个实际人际互动场域,而不只是一种临时需求性的人群聚合?虚拟社群的社群意识便成为维系成员人际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群发展的基础。其他如虚拟社群的社群文化、社群价值、社群规范等,均是透过参与者的参与及互动而共同建立和累积而成,参与者的社群意识才是真正的关键因素。

社群意识意指同一组织环境中成员间的归属情谊,它来自于社群成员所具有的共同利益、共同问题、共同需要及共同环境等所产生的心理认同感;还包括参与感、团结感、包容感。

要维持线上教学网站虚拟社群的社群意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间互动关系的维持,增加教师的团结感。

由于线上学习的特性,教师间的互动关系无法在同一环境,如校园、研讨会等针对相同的课程与研究交换心得,只能在教学网站提供的平台上进行交流。线上学习网站要加强教师社群意识,必须改变教师与教学网站的任务型编组关系,增加老师的团结感。如台湾龙门教学网站(www.good2u.com.tw)中同样的一门课程有不同的任课老师,所以老师间教学经验的分享就形成了一个教师社群。在维持教师社群上龙门教学网站主要采用了:

(1)订立传承制度。要求老师在上完一门课后必须将经验传给下任上相同课程的老师。

(2)定期举办老师座谈会。让进行不同课程教学的老师进行经验的分享。

2.教师与学员互动关系的维持,增加学员的参与感。

Hagel&Armstrong(1998)认为纯商业性质的社群中,垂直产业型社群是以提供专业型知识为主并协助该产业的人们在社群中建立人际关系。在线上教学网站中教师即扮演此角色,教师是社群的供应者。教师与学员间互动关系体现为知识的传递。由于线上学习教师与学员在地理上和时间上是分隔的,主要通过教学媒介连接教师与学生并实施课程内容,学生自愿学习,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控制权,教师的教学方式成为维持教师与学员关系的关键。教师应在教材的编排上大量使用多媒体互动,增加学员的参与感。

网站必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减少学员学习的障碍。所谓个性化的服务,是利用教育代理人的概念记录学习者的学习历程,进而提供适当的服务或学习建议,让学习的障碍降到最低。

3.学员回应老师的互动关系的维持,增强学员对老师的认同感。

Hagel&Armstrong(1998)认为在消费者为主的主题型社群主要以兴趣为中心。由于线上学习的特点,老师对学员的熟悉程度影响其对学员学习的了解,导致老师在协助时所能给予学员的帮助和正确性打折,而要改变此状况关键是要增强学员对老师的回应。学员回应老师主要是学员对课程中某一特定主题的问题与意见,向老师请教。当课程是热门课程或教学的老师知名度高时,学生回应老师的程度加大。因此为维持二者的互动关系必须将教师的选择和课程的编排上加以考虑,增强学员对老师的认同感。

4.学员间互动关系的维持,增加学员对网站的认同感。

Hagel&Armstrong(1998)认为在消费者为主的主题型社群主要以兴趣为中心。由于线上学习的特点,学员分散在各地,影响了相互间经验分享。但学员间经验的分享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增加学员对网站的认同感。台湾龙门教学网站(www.good2u.com.tw)维持学员社群主要采用了:

(1)课程学习品质至上。老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与课程学习品质有关,所以必须选择专业素质高的老师进行教学。

(2)加强基础实施建设,锁住学员。

(3)以丰富的资料提供加值服务留住学员。如电子报、相关商品的销售等。龙门教学网站在网上以优惠价格提供学生相关书籍的贩卖。

(4)针对上课付费的学员成立一个类似"同学会"的社群。社群规划的重点在于如何增进学习效果,利用同学会的社群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较好的横向互动沟通。一方面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老师或助教辅导的时间。同学会可以班级为中心,参与的成员通常对这个团体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参与活动的意愿也较为热烈。这种社群类似John Hagel III和Arthur G.Arnstrong在其Net Gain书中所提到的"地域型"或"人口结构型"的社群是最具潜力、可以创造长期价值的一种社群。

参考文献:

[1] Hagel, John., Armstrong,G.Arthur, 1998, Net Gain?押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 Wellman, Barry , Gulia, Milena, 1999, "Virtual communities as communities: Net surfers don't ride alone" pp167-194 in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N.Y.: Routlege.

[3] 龙门课站 http://www . good2u . com

[4] 谢豫立.WWW网站内虚拟社群之社群意识形成研究--以奇摩家族为例,元智大学信息社会学研究所.

[5] 徐振琦.网络远距教学经营模式与策略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信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作者: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