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往事

2003-04-29 11:03朱罗根
金山 2003年5期
关键词:祠堂大厅农民

朱罗根

一个假日,我怀着莫名的心情,走进了我曾在这里读了4年书的祠堂。推开大门,满目凄凉、一片衰败。坑坑洼洼的台阶旁,长满枯藤与杂草;已经腐朽的出沿木椽,艰难地支撑着随时可能下落的瓦片;当年的教室——祠堂大厅,杂乱地堆放着柴禾与农具;歪斜的窗户上飘动着破败的塑料布片;屋顶上有几处透着亮光的屋子,曾经是我启蒙老师的办公室,现住着一户外来种田的农民。面对这已有近二百年历史的乡村祠堂,我感到一阵心酸与悲凉。

这祠堂昔日也曾有过辉煌。

祠堂坐北朝南,三间一排边,两进一后院,砖木结构,通梁立柱,粉墙黛瓦,简洁高雅。厚实的大门下有一道一尺多高的闸门,两边是雕着花纹鸟兽、庄严华贵的青石墩。第一进堂前两边为贮藏室与办公室,东天井开一腰门,西天井一株三米多高的石榴树,常开着桔红色的小花,清香淡雅。第二进宽阔的青石台阶上,有一排近4米高的小格子窗式杉木门,大厅内摆放着做工精细的太师椅与八仙桌,传统式香几,香几上有锡制烛台和铸铁香炉。屏门上方悬挂着一块书有“自然堂”三字的匾额,笔法苍劲有力、矫健潇洒。屏门后有一院门。这祠堂原本是朱姓族人祭祖续谱、婚嫁庆典举行仪式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变迁,祠堂内办起了学校,才使祠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然而当年消失的荣耀与尊严的光环和香烟缭绕的烛光似乎还在这大厅内回荡。

这里是尊师重教的殿堂。从私塾起,到这里来的教师、村民和学生都称其谓“先生”,而先生吃饭仍沿袭“供饭制”,即由学生家长轮流送饭到学校,直到1964年左右才改为到学生家中用餐。我读书的时候也是1--4年级的复式班,国语、算术、音乐、美术、体育等都是一个姓徐的老师教,全班学生无论听课还是看书做作业,纪律都非常好,个别不守纪律的学生要到教室前面“立壁”;有几个放牛的学生,先生总是同情地准许他们迟到与早退。即使这样升人高级小学后,这里学生的成绩并不比其他学校差,有的还是成绩优秀的尖子。祠堂内不断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不仅为村子里增加了无限的活力。

这里曾经是“会议中心”。从农村土地改革到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以及革委会,随着通知开会的锣声或哨声,晚上祠堂内经常灯火通明,在先后经历煤油灯、汽油灯和电灯的照耀下,村民们总是静静地听着村干部在“父老乡亲们”的开场白后,直接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发言。党和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项方针政策,就是从这里传达到村上的每一个家庭或每一位农民的。在我少年时,大人们开会,我们一群儿童总是在祠堂外的草场上“打仗”或“捉迷藏”,只是农村实行家庭经营、包产到户的经济责任制后,晚上才不开会了。

这里还是村子里的“演出中心”。每当春节期间,正是学生放寒假之时,教室的桌椅搬进了贮藏室。空空的祠堂大厅在村干部的安排下,用门板搭起一座“戏台”,有本村或外村的业余剧团,在这里演出传统的锡剧、丹剧、浪铛剧等,有时还放映16mm的小电影;而/j骸子总是提前摆好自家的凳子。

这祠堂也有诸多的遗憾。

“大跃进”时期,那只重约十多公斤的双耳三足铭文铸铁香炉被卖到了废品收购站,为大炼钢铁作“贡献”去了,而那块“自然堂”的匾牌也和屏门的命运一样,被做成“千斤试验田”;“百亩丰产方”的牌子插在田头,供上面来的官员参观指导。文革期间,由于忠诚、狂热与愚昧混杂在一起,《朱氏家谱》被付之一炬,在一片高喊“打倒XXX”、“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口号声中,一个被打成“反革命”的农民被捆绑在这里被批斗。使这作为乡村文明与文化载体的祠堂,蒙受着难以忍受的耻辱。现在祠堂内的文娱演出已有二十多年不见了,只可惜村上一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民间灯会表演舞蹈《采茶灯舞》已面l临失传的危险。

祠堂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着乡村曾经发生的往事。世事如云,往事如烟,曾经辉煌的祠堂正在走向没落与终结。也许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方面衰败,另一方面就兴盛起来。村子里的新楼房增加了许多,人口却减少了许多;因为部分农民已经或正在走向集镇、走向城市,说不定哪一天乡村的民房也会像祠堂一样,逐步衰落甚至消亡,谁能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呢。

猜你喜欢
祠堂大厅农民
梁家祠堂史话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跟踪导练(四)4
网上办事大厅解决方案
候机大厅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书院、祠堂与湘学学统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