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选登

2003-04-29 00:44
家庭医药 2003年8期
关键词:主治方药降脂

血脂异常方①

(原名降脂茶组方)

方药:降脂I号:桑椹子、黄精、草决明、首乌、山楂各30克,钩藤、白芍、丹参各15克。

降脂Ⅱ号:法夏、鸡内金各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山楂、桑椹子、草决明、首乌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末,用袋泡纸分装成3小包,每次1包,每日3次,用开水浸泡当茶饮服。3个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降脂药。

功效主治:降脂I号主治滋阴平肝潜阳;降脂Ⅱ号主治健脾化湿,主治血脂异常症伴肥胖症。

疗效:黄爱云等报告40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血胆固醇平均下降1.45毫摩尔/升,最高下降4.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平均下降0.9毫摩尔/升,最高下降1.4毫摩尔/升;体重下降2.5千克,最高下降5千克。对照组服用月见草油胶丸,每日3次,每次6粒(300毫克/粒),服3个月。对照组观察20例,临床治愈1例,显效1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5%。对照组血胆固醇平均下降0.8毫摩尔/升,最高下降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平均下降0.5毫摩尔/升,最高下降0.8毫摩尔/升;体重平均下降1.3千克,最高下降2.5千克。(详见《新中医》1993年第6期)

血脂异常方②(原名活血降脂汤)

方药:仙灵脾、泽泻、姜黄、山楂各15克,水蛭、大黄各10克,三七粉6克。

用法:每天l剂,共煎3次,合并煎液,分3次口服。30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祛湿化痰,化淤通络。主治血脂异常症。

疗效:邵静等报告40例。用药1个疗程后,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40例,口服烟酸肌醇脂片,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5%。(详见《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第4期)

血脂异常方③(原名四味降脂汤)

方药:山楂50克,首乌、泽泻、草决明各2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服烟酸肌醇酯,0.4克/日。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停用其他影响脂质代谢药物,保持平常生活饮食习惯,服药前后空腹取血作血脂测定,作为服药前基础血脂值,服药后14天复查。

功效主治:活血化淤,消食导滞,平肝潜阳,滋肝补肾,淡渗利湿,祛痰化浊。主治各型血脂异常症。

疗效:张丽萍等报告50例。血清胆固醇≥6.5毫摩尔/升或甘油三酯≥1.6毫摩尔/升。男33例,女17例,年龄4l~78岁。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0岁。其中高胆固醇者44例(对照组33例);高甘油三酯35例(对照组30例);二者均高者29例(对照组23例)。治疗2个疗程后,44例高胆固醇血症中,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9%。对照组3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4.5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黑龙江中医药》1995年第5期)

血脂异常方④(原名复方降脂胶囊)

方药:泽泻、山楂、丹参、玉竹。

用法:上药按2 :1 :l :1配方,制成胶囊。每粒胶囊含生药0.3克,每次3~4粒,每日3次。疗程为2个月,服药期间保持原有饮食习惯,停用其他中、西降脂药物。

功效主治:活血化痰消积。主治血脂异常症。

疗效:孙培桐等报告47例。临床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详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年第8期)

痛风方(原名萆薢化毒汤)

方药:萆薢30克,苡仁20克,秦艽、归尾、丹皮、牛膝、防己、木瓜各10克。

加减变化:急性期加地龙15克,忍冬藤30克,泽兰、泽泻各10克;缓解期加仙灵脾、菟丝子各10克,茯苓、猪苓各12克;关节僵硬畸形者加炮山甲15克;病在上肢者去牛膝,加桑枝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痹通络。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周斌报告47例。测定血尿酸均高于正常值,其中初次发作者25例,2次发作者17例,多次发作者5例;有家族史者5例。显效23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4%。(详见《陕西中医》1996年第5期)

坐骨神经痛方(原名活络效灵丹)

方药:当归15克,丹参24克,乳香、没药各8克,黄芪3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白芍40克,甘草9克。

加减变化:疼痛剧烈者加红花、桃仁、延胡索;遇阴雨冷天加重者加川乌、草乌、苍术、防己;腰痛明显者加川断、寄生、狗脊;兼肢体麻木者加灵仙、丝瓜络、伸筋草;胃弱食少者加焦三仙、鸡内金。

用法:每日1剂, 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功效主治:活血益气,通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

疗效:魏茂春等报告119例。其中痊愈89例,有效29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为98%。(详见《吉林中医药》1997年第2期)

糖尿病方(原名梅花三黄汤)

方药:乌梅10克,天花粉12克,黄芪30克,黄精15克,黄连3克。

加减变化:头晕加石决明、天麻;心悸加麦冬、五味子;胸闷加瓜蒌皮、枳壳;血脂异常加山楂、丹参;皮肤感染加蒲公英、银花;皮肤瘙痒加白鲜皮、紫草;视力减退加菊花、蚕砂;勃起功能减退加杜仲、桑螵蛸;便秘加麦冬、生大黄;恶心呕吐加苍术、半夏;尿黄浊有热臭味加萆薢、车前草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主治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感染等。

疗效:徐千里报告130例,其中并发冠心病24例,高血压11例,脑梗塞2例,血脂异常17例,皮肤瘙痒11例,屡发化脓性皮肤感染3例,白内障8例,肺结核2例,视力减退12例,性功能减退7例,月经失调12例,便秘34例。经本方治后显效46例,有效8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7%。(详见《浙江中医杂志》1993年第1期)

三叉神经痛方②(原名加味牵正散)

方药:全蝎5克,僵蚕、白附子各10克,蝉衣、天麻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先将白附子、全蝎加水400毫升,武火煎煮15~20分钟,再入余药,文火煎至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煎液混合,分2次温服,服时酌加米酒,15剂为1疗程。

功效主治:熄风解痉,缓急止痛。主治三叉神经痛。

疗效:张斌华报告19例。其中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2%。(详见《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三叉神经痛方①(原名通经止痛汤)

方药:当归、夏枯草各12克,白芷10克,细辛3克,钩藤15克,升麻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症状减轻后继用2~3疗程。

配合方法:维生素B120毫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500~1000微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用1~2周。

功效主治:清肝,活血,止痛。主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孔荣报告50例。其中,临床治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详见《新中医》1987年第3期)

三叉神经痛方③(原名芎芷辛归汤)

方药:川芎30克,白芷15~30克,白附子15克,当归10克,细辛4~10克,甘草6克,蜈蚣3克。

加减变化: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者加玄参、生地、麦冬;头晕目眩、少寐多梦、脉弦有力者加枸杞子、菊花、夜交藤、钩藤;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者加桃仁、红花。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周为1疗程,服药1个疗程未愈者,可服第2疗程。

功效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治三叉神经痛。

疗效:田林忠等报告46例。病程15天~21年。结果治愈22例,好转1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5.7%。(详见《中级医刊》1994年第10期)

风湿性关节炎方(原名防己黄芪汤)

方药:防己、黄芪各15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

加减变化:湿热痹痛型加银花、野菊花各15克,雷公藤、苡仁、丹皮各12克,秦艽9克;寒湿痹痛型加细辛3克,桂枝、附子、川草乌各6克,乌梢蛇、白芍各12克;湿热互结、关节肿痛、麻木不仁者加寻骨风、海风藤、乌梢蛇、炒米仁各12克,银花、蒲公英各15克;风湿在表明显者加桂枝、羌独活、防风各9克,忍冬藤12克;风湿在里明显者加生地、丹皮各15克,虎杖12克;血虚者加当归、熟地各12克;病程较久,疼痛显著者加全蝎9克、炙蜈蚣2条、乌梢蛇12克;头部症状为重者加羌活、川芎各9克,藁本、细辛各6克;上肢症状为重者加桂枝6克,片姜黄9克;腰部症状为重者加川断、杜仲、狗脊各15克;下肢症状为重者加木瓜、灵仙各15克,牛膝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功效主治:益气胜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赵生富报告200例,其中湿热痹痛型65例,寒湿痹痛型135例。结果前者17例缓解,20例显效,25例好转,3例无效;后者40例缓解,35例显效,45例好转,15例无效。总有效率91%。(详见《浙江中医杂志》198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主治方药降脂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HPLC法同时测定三参降脂液中9种成分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主治医的中国梦
浅析经方中厚朴的主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