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小学生眼中的美国教育

2003-04-29 00:44刘爱成
党员文摘 2003年8期
关键词:支票文化课书包

刘爱成

小豪是在中国上小学五年级时随父母到美国的。他讲起在美国上学的感受——

上学特别累

开学了,发书了,全都免费。可是拿到手,全是别人用过的旧书。打开一看,扉页上留下的曾用人姓名至少有10个,好在书本保管得很好,有的与新书差不多。随书下发的还有一张“协议”式说明,上面写着书的价格,并说明损坏或丢失须原价赔偿。这些书每本都像大号字典,很沉,几本书放在书包里根本背不动。同学们都用带轮的行李包拉着走。更糟糕的是上课跟老师不跟教室,每上一节课就得换地方,得拉着书包满校园跑。

其实文化课并不累,累的是体育课。除了星期三,每天都有体育课,篮球、排球、橄榄球……那些美国孩子壮得像牛,玩起来不要命,我怎么也抢不过他们,常常不是被他们撞倒,就是自己累得爬不起来。

学会了“做生意”

每个月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成绩发“奖金”,最好的学生每月800“美元”,最少的100“美元”左右。老师给我们开“支票”,我们拿“支票”到“银行”兑换“现金”(支票和现金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只能在学校内部用)。学校每月举行一次交易会,学生们从家里把不需要的用品和玩具等带到学校里来卖,也有自己做的小食品。这时老师发的“奖金”全都派上了用场。

不过真功夫还是在校外。学校里来了一批巧克力糖果,老师让我们进行推销实践,带样品找顾客、下定单、收货款。学校根据推销的多少给予打分评级,算成绩。我求爷爷告奶奶才找到5个客户,还好得了个B。

对于这一点爸妈好像有意见,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务正业,

总是一再告诉我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最最重要。可是在学校里,光学习好不行,美国孩子根本看不起。在他们眼里,脑子灵,样样行,才算“酷”。

给爸妈讲故事

按学校要求,放学回到家,我要主动向家长汇报学习成果,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解给家长听。而且,每晚我必须给家长读从学校图书馆里借的故事书。我不光要读,还要解释,每篇都得由他们签字。不过,最不容易过的一道关是学校图书馆里的管理员,还书前她要对书中内容提问考核,然后根据我的理解打分,一个学期累计算总分。

家长会分别开

到美国后第一次开家长会,是我带爸爸去的。去了以后才发现,教室里除了老师,没有别人。我以为弄错了。老师笑着让我们进去,然后与爸爸面对面谈起了我。后来我才知道,在这里家长会是分别开的,老师与每个家长大约谈10到20分钟不等。难怪通知上说家长会总共要开两天。

受到表扬的时间多

在学校,每当我们作业做得不太好,甚至做错了什么,老师总会说“没什么关系,不过……”老师总是尽量鼓励我们,给我们信心。而我们每做出一点成绩,老师就大加表扬。

有一月,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被评上班里每月一名的“超级明星”。老师说这是因为我的学习进步非常快,其他各方面表现也都很好。发奖那天,校长、班主任请我们获奖者共进早餐,并请来摄影师与我们合影留念。受到鼓励,我越来越努力了,后来我又获得了学区的学习进步成就奖。在班里,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不过与表现欲极强的美国同学比,还显“底气”不足。

(张波、王炜荐自《人民日报》 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支票文化课书包
我的书包
减负书包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Writing a Check
我的书包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奖励有道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