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桂清
我国基础教育正以其巨大的变革推动着教育的进程,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以及人人关心的高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并在深层上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这种发展趋势表明,从理论上探索教育的时代正在到来。近些年我们引进了许多教育理论,在国内也产生了不少教育观念。但是,具体到每所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究竟有没有理论支持,得到了哪些理论的支持?是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意识,并指导着教育的改革实践?这些都关系到每所学校的教育实践,关系到教育的持续性发展,也涉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我个人认为任何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应得到理论的诠释和支持,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有目的、有显著特点的一个实践历程。这样才会有千帆竞发的局面,形成先进文化的繁荣景象。
自由理念长期在西方持续地发展着,而在我国教育领域仍为“禁区”,原因有二:一是自由的概念被人们以自由主义理论在法权、国家等范围内界定,不敢涉足;二是人们把自己关在“法门”之内,走不出束缚自己的误区。我们这里讲的自由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人的主体自由。自由有两重性,即主体和客体。主体表现为自然属性,这种自然属性的天性是人有生长、需要、向善、张扬和解放的兴趣;客体表现为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是人对社会、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依赖、限制、压抑、奴役等社会特征,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在创造自身主体的同时造就了对自身的限制,也造就了解放和拯救自身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破释这个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站在新理念、新课程和持续发展的高度辩证地看待人的主体自由,即人的发展。
自由是生命生长的土壤,是生命生长所需要的力量。人是选择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主体,当自由主体受到客体制约时,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生态关系。当生长所需要的生态关系和谐时,这种限制则被减弱,其主体精神则得到充分张扬。就是说,人有充分的自由时,才有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就曾以新制度建立为前提,说明了人的畸形发展如何转化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带来对人发展的要求,强烈地反映在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尤其人们所关注的新课程及其高考内涵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其中找到与自由理念相对应的一切情形。新课程似人为本”的理念,其价值取向就是主体自由精神,这一精神体现了生命生长所需要的信息空间、想象空间、自我超越空间,这种空间概念又不是空洞的,它取决于对教育主体性、民主性、开放性形式和内容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教学中就需要一个创造空间。就如同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空杯子,主体兴趣不应放在装什么,而在于用何种方法去尝试,这是个空间思考,是一次“思想囊括宇宙”的描述。教与学中双方的主体精神表现为,教师不仅承认自己是主体,而且应有学生即生长、学生即需求、学生即资源、学生即智慧的主体意识,并且坚信教学的价值是发现思想和方法。忽视知识结果,注重知识形成,把这一过程看做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过程,知识的重组和整合过程,最终是思维品质的提升过程。展示互动关系的方法不是向学生传达结论,而是向学生抛出一个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新课程实质性的进步,也是主体精神的解放。
新课程的定位是基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它把完善人的发展作为价值标准,最终要追求培养创造未来社会的人。这一基本理念决定新课程总要处在动态之中,展示它的时代性、发展性,体现它的生命意义。新课程的这种精神与人的主体自由具有的批判理性是完全一致的。
新课程强调互动与探究理念,意味着承认“教育成品”是在沟通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完成的观点,自由的实质是交流自由,为什么先秦时代产生“诸子百家”,五四时期有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在德国出现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等一流大思想家?虽然历史条件是多样的,但创新所需要的自由是必需的,自由是创新的灵魂。新课程为主体自由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里,教与学是一种动态平衡;教学双方体现“双主一体”;动机与兴趣来自双方对解决问题的需求:问题与答案并非存在明确的归属。解惑”方式,是在互动中寻求解释认知的体验,课程质量的衡量标准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使其充分发展,价值取向是“完善人的发展”。师与生双主体之间的解放,使课堂具有了生命意义。
自由的终极意义在于发展之必然,即是找到它自身发展的法则或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是“必然的”因果性,自由乃是一种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进而控制自然、控制社会生活、控制人类历史的实际能力,这是对“必然的”认识,是超越主体、超越自身的结果,也是主体自由的目的.
对“必然”的认识在许多哲人的理念中都可以找到踪迹。周易中的“天则”,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因材施教”,康德提出的“道德自律”,马克思发现价值规律,杰弗逊的“独立宣言”,在所有这些被证明必然性真实地存在理念中,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观点,令我们耳目一新,它揭示了只有和谐发展才有自由发展的法则。
只有建立自由法则理念,才能摆脱惟书、惟上、唯史的传统观念束缚,并具备追求真理的精神,幫助我们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河北省承德一中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早在1903年“热河中学堂”初建之时,就提出:仕进者,“有进学之阶”,从业者,“有谋生之智能”。今天读后仍有超越时空的感慨,时代在发展,一中办学理念更应体现它的时代性,在自由法则理论支持下,我们确立了生长观、生态观、文化观、发展观。认为生命即生长,并把自由看做生长的土壤,把学习环境看做自由的秩序和持续发展的潜在生态关系,并力求让各要素环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动态的整体性。把学生发展看做学生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从文化的对抗与融合、流失与吸收、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的“休克”与跨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中,思考教育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和谐发展,以此确定大教育观,加深对教育本质及价值取向的理解,强化整体办学理念,提出了新的办学宗旨。“借助所有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帮助每一个人增进知识和智慧,为他们具有自由、充分、和谐、持续地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提供一切需要”,其主旨张扬的正是主体精神与和谐发展的理念。然而,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日益受到分数的压抑,难以摆脱对分数的依附,学校对教育的垄断越来越突出,教育内容在不断窄化,教育的功利价值观更为凸显。如何防止人文教育流失,并使这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持续发展下去,我们追求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努力教育学生具有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教育学生体验人生、丰富人性、尊重人的价值、懂得人伦教化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似人为本”的理念支持下,倡导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在校园里,学生能否获得自豪感、幸福感,保持活力,决定于学生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这依赖于校园的生态和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心理现象和人文环境诸多因素,反映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各个层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有些是见得到的,有些是靠感悟得到的,但确是一所学校的实质和内涵所在,其存在的基础是学校的文化积淀及其理论意识。
一个教育理念能否表达一所学校的人文教育所达到的程度呢?我在法国考察,法国人可以不回答法国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却有自己办学的思想体系;可以没有辉煌的展览室,却有多年来每位毕业学生艺术照,体现了其文化内涵中人的观念的显著地位。我们学校教育受应试影响或许改变不了同一的“使命”,但因办学理念不同可以培养出不同的思想、不同学习方法和文化品质的人,素质教育的个性化目标仍可以达到,新课程已经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问题在于一所学校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理论的有力支持。
我们所以提出自由法则的理念,在于学校的教育已在应试与素质的路口徊徘了很久,“千校一面,徒出一师”终难改变,但是我们呼唤理论个性,企盼中国基础教育在个性化探索中,出现百家争鸣、千姿百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