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生
编者按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基础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战线面临的突出任务。上海的思路很有价值,可供各地参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教育创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进上海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
上海基础教育发展新目标和新思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这段时期是上海基础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上海基础教育抓住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体制、机制、投资、师资和法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基础教育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通过增加投人,保障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通过加强学校基本建设,促进学校均衡发展;通过课程教材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校长职级制、教师聘用合同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通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建设工程等,进一步扩大了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升了基础教育综合实力,为加快实现上海基础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上海市委、市政府從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定位出发,提出上海未来的发展必须依托教育、依托科技。上海城市发展的突破口是提高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以此提升上海综合竞争力。为此,上海的基础教育必须为全面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起好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十五”期间,上海基础教育要在前一阶段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与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相一致,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一、明确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上海基础教育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要使学生适应上海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生活行为方式;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同时具有开阔的胸怀、全球意识、国际交往能力;适应上海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实践应用能力;适应上海城市信息化的要求,具有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理清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是通过建设“三个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即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各项教育要素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教育国际化平台增强开放意识,培养国际交往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在汲取世界各国先进经验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就;建设教育服务平台,整合上海基础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优质教育服务,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西部开发,服务全国,同时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确立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是: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相适应,努力在21世纪初构建起面向0~18岁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为每一个适龄儿童与青少年提供充分的、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在这个体系中,适龄儿童与青少年享有高标准、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和学前3年的教育需求得到充分满足,0~3岁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弱势群体中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受到充分关注和保护。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上海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使上海市民子女普遍享受优质的基础教育。
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于政府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创设公平、和谐和宽松的教育环境。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经费投人上必须首先保证义务教育,并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做到基本均衡。二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三是政策和管理的公平规范,以保证上述两方面的落实,并为学校创设平等的良好竞争的办学环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义务教育以来,上海各级政府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校舍新建和改造工程、“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整体办学水平,为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十六大精神,我们加深了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将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为此,我们将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统筹力度。首先,在教育投入上加大对农村地区、困难地区和困难学校的扶持力度;其次,坚定实施初中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实现生源的均衡,保障适齡儿童少年享有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第三,均衡配置人力资源,建立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鼓励优秀教师支援困难学校,鼓勋办学思想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的校长支持相对薄弱学校,探索并建立优秀人力资源共享的机制;第四,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新的办学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教育设备设施的配t和检查验收。在各学段的教育中,我们的工作重点是:
1.积极发展0—6岁儿童的启蒙教育。以国家“十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为抓手,研究并积极构建从婴幼儿出生到人园前的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和推进社会化的早期服务机制、科学化的育儿指导方法和早期教育的服务形式,形成社会、家庭托儿机构整合的教育格局。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制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以及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切实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做好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改革学前教育投资体制,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拟订《上海市学前教育条例》,推进学前教育法制化进程。
2.努力推进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并制定与“小班化教育”配套的教育投人、师资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管理等政策,在已有试点的基础上进行区域性推广。力争通过3~5年,全市小学阶段班额全部控制在每班30人以内。
3.大力加强初中建设。继“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之后,2002学年,启动并实施了“加强初中建设工程”,计划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一批初中办学的先进群体,使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的相对比较弱的初中显著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以进一步提升初中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初中阶段班额逐步控制在每班40人以内。
4.进一步发展高中教育。上海的高中教育以构建高质量、开放型、多模式、有弹性的教育体系为目标。一是市政府决定拨款3亿元,在郊区4个财政经费相对比较困难的区县,再新建4所优质高中,以扶持郊区高中教育的发展。二是在加速上海郊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强郊县和边缘城区的优质高中建设,进一步缩小中心城区与边缘城区之间、市区与郊区县之间基础教育的差距。三是通过扩建和改建一批传统名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根据上海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将进一步修订中小学幼儿园設置标准,在城市建设中,科学合理规划,调整布局,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二、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上海教育发展的重心正从满足就学数量需求向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向接受教育服务与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程度转移。因此在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等改革的同时,将更关注课程教学等素质教育的内函改革、校长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校自主办学活力的增强。
1.全面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实施《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启动中小学国内外教材研究中心建设工程。筹建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课程教材开发中心、教材情报资料中心,建设国内外专家网络系统。
——加大研究(探究)型课程实施力度。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质量,并建立评价体系。
——加强中小学外语教育。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中国加入WTO上海行动计划纲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外语课,逐步实现高中毕业生能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试验,建设100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其他语种的教学试验和开设第二外语的试点。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在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强化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教材改革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技术应用水平。
2.调动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为抓手,建立学校自主发展机制,引导学校走主动发展、内涵发展之路,鼓励学校通过教育创新解决素质教育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校进行改革,增强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名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与风格,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鼓励学校通过管理创新,提升办学水平,形成特色。同时,加强对市级44所小学“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100所左右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实验学校、179所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实验学校的建设,组建一支学校教育改革的“先锋队”和攻克素质教育难题的“攻坚队”,促进上海基础教育内涵的发展。“十五”期间,上海将力争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学校。实施“发展性督导评价”制度,要求每一所学校在定位时都要提出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对学校质量与效益的评估,既在同类学校间横向比较,更强调学校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
3.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为此,上海将把加强千部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十五”期末,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标准达到大专以上,其中30%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初中教师75%达到大学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其中3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
——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教师聘用合同制,建立和完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良性流动机制和体现知识劳动价值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科学的教师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实行中小学校长的选聘制。中小学校长将逐步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严格任期考核。实行校长职级制,发挥校长职级评审的导向作用。建立起开放式的后备校长遴选、培养制度。
——构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教育模式。强化以师德修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与能力为重点的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大力推进培训模式及培训机制的改革,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策略,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深化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环境。
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中招、高招)录取相结合的机制。根据“化整为零,综合评价”的原则,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试行学分制,建立对学生社会实践、研兖能力、个性特长等全面测定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普保送生、推荐生制度。继续试行高中与大学联合举办实验班,探索培养优秀人才的途径和机制。
四、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校校通”,提前实现了电脑配置生机比例:小学15:1、初中10:1、高中8:1的目标。我们将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创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以此作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突破口。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心下一步将重点向软件建设和应用推进,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益,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