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华 赖配根
在《诗经》里,我们读到了桑间濮上,到了濮阳后,我们才知道这里有颛顼的遗迹,有仓颉的造书台,原来这里是中华文明点燃火种的地方。
有火种,就要燃烧,就要守护者。结缨而死的子路长眠于此,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临死还坚守信念的他,想必是在提醒后人:文明与信仰的传递、创生,需要培育无数的后人。
人们没有忘记子路的提醒。1994年,在子路遗冢附近,一所小学建立了,它就是子路小学。短短8年多,子路小学就在素质教育的路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足迹,成了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
建校伊始,谢世山校长就提出了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特长的办学思想。
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三条,每一条在落到实处的过程中都让谢世山感慨良多。就拿让学生全面发展来说吧,听记演讲和辩论等都是很重要的语文素养,老师也知道它们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却得不到重视。又如,有的学生有画画的特长,在语文数学课上都画,老师不是引导而是一味批评,甚至让学生站到教室外面去,这样的教学又如何体现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学有特长呢?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呢?思来想去,谢世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评价。是传统评价方式的单一和内容的狭窄导致了教师教育教学关注点的狭隘。
因此,素质教育要有新的进展,学校的办学思想要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子路小学要成为特色学校,就必须突破一个瓶颈——评价。
素质教育有了新导航仪
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式?子路小学经过8年多的摸索,创造了一套展示性评价模式。
何谓展示性评价?用谢校长的话来说,就是以教师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教师和学生在管理、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书面、非书面的全部成果为评价内容,把它们展示出来,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性评价方式。其中,所有书面成果都是摆在桌面上、所有非书面成果都是以抽样检测的形式接受评价的。在内容上,展示性评价分师生书面素质展示和师生非书面素质展示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分必展内容和创新内容此内容不纳入考评,只评创新奖)。详情见下图。
从实施过程看,大体是这样的:每学期期末,由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和有关人员,成立不少于3人的单项评价小组若干,评价小组按照一定的比例,从所展示的材料中抽取同一等级的样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依据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评价。评价结果按照规定的权重计入教师工作考评。学生非书面素质展示部分每学期要进行3~4次评价。评价的具体方案,比如展示内容、范围、要求及权重等,在开学初学校发到每一个教师手中,教师对自己在这个学期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和能获得怎样的评价,心中一清二楚。因此,没有人抱怨评价工作是暗箱操作,每个人都可以放心地把自己所有的精力用来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
不难看出,这样的评价模式与传统的评价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传统评价是照相机,只照出人的外表而忽略了内质,那么展示性评价就是CT机,把被评价者的各个侧面、断面和内质都清楚地呈现出来,以便做出合理、科学的诊断。
如果说传统评价是冷兵器,把评价者无情地分为三六九等,片面地给学生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那么展示性评价就是温暖的大手,给后进者以鼓舞,给先行者指示更远的目标:给受挫折的心灵以勇气,给骄傲的头脑以清醒。
当然,这些还只是展示性评价的基本涵义和实施的轮廓,更有实际意义的是具体的学科怎么操作。
展示性评价到底怎样进行
让我们以语文为例吧。
你能给老师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窗外,春光明媚。现在是美丽的春天。
站在裁判官对面的小男孩,双目清澈如水。
请你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来了?
裁判官满面笑容。小男孩略作思考,不慌不忙地答道:
我在校园里看到了柳树发芽了,冬青长出了新叶。我看到,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少了。教室里的暖气片变凉了。
裁判官——参加评价的老师在一张表上写下了分数:满分。
这是子路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非书面素质(口语交际)抽查的一幕。这不过是语文学科展示性评价无数精彩片段之—。
展示性评价的内容与原则和具体学科结合的时候,必须进行调适、整合和创新。语文学科的老师们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吩项多层次全面考核,分数加等级的语文素质评价方案。评价的内容仍然是两大部分:书面学习成果和非书面学习成果。前者又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有形的书面学习资料,如语文课本、课堂练习本、生字本、作文本、习字本和古诗文诵读档案、手抄报、课外阅读档案、读书笔记等一些语文实践性的材料,按等级评价;二是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单元、期末测试,按分数评价。后者主要包括听记、口语交际、阅读积累和朗读等能力,按等级评价。同时,两者都重视学生语文常规习惯,如读书姿势、用眼卫生、作业书写、听讲习惯、书报阅读和信息收集等的等级评价。
书面学习成果的评价,是将所有能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原始资料直观、充分地展示出来,一学期一次,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原则是全员参与、全面展示。具体操作办法是:全班集体方面,先由学习小组按要求进行自我和生生之间互相分等级甲、乙、丙三个等级)评价,教师根据这一结果将同等级的同类资料放在一起,然后由学校根据年级、班级资料类别的不同进行分区摆放,并采取抽检的方法,分别从同类资料三个等级中抽出一定的样本进行分析评价,以了解整个班级的各方面情况。学生个体方面,除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还请教师、家长以及兄弟学校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评价结果合理、全面而客观。
非书面学习成果评价采用口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一般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全班集体方面,各班语文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分别按听记、口语交际、阅读积累和朗读能力情况由好到差依次编号此编号对学生保密),然后由学校据此进行随机抽样,各班都按同一方式抽取1/5 的学生参加口试或考查。评价者一般为全体语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轮流测试。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公正、客观,同一个教师要测试同年级样本中所有同一等级的学生。各班参加抽样测试学生的平均成績代表本班成绩。学生个体方面,则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同桌互评、小组评议一般先由教师提供并讲解评价标准,而后同桌或小组进行评议,最后按等级得出评价结果。
这就是展示性评价在具体学科中创造性实施的一个典型案例。当然,由于学科内容的不同,评价的具体标准、方法也会稍有差异,比如数学有空间想像能力测试,器乐有演奏能力的表演,微机有幼画制作的展示。此外,在创新内容方面,比如课外阅读档案、读书笔记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就无须在学科上画地为牢了。
现在,我们要追问的是,这样的评价方式起到了设计者预想的效应吗?
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加速器
四年级学生单良是学校的大明星,他的一口相声倾倒了同学,也让教师们赞叹不已。
但单良曾经是个后进生,他的语文、数学考试分数在班里是中下游水平。可他爱好相声,把课外时间都用到相声上了,还拜了老师。这是不务正业啊!一个傳统的好教师肯定会这样感叹,而且还会好心地提出劝告:把课外时间用来补语、数吧。
子路小学的老师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还表扬他、鼓励他,留给他足够的空间发展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方法。结果,单良不但相声表演水平日益提高,学习成绩也大踏步前进。
谢校长说,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展示性评价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展示性评价内容多元,范围广,侧重于评价对象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也就是说,它不仅要展示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情况,更要呈现学生学习过程方法的形成状态和潜能的发展程度、创新实践的成果,等等。在这样的导航仪指引下,教师的教育关注点有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和情感体验诸多因素,都进入了教师教学的视野。在谈到自己的教育责任时,老师们都提到了这一名言: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他是金子,你就想办法让他闪光;如果他是矿石,你就想办法把他提炼成钢铁:如果他是泥巴,你就把他尽量烧制成砖瓦……
教师关注点的拓宽,就是学生发展空间的几何级增大:如果作文写得好,他们可以在每周练笔中尽展才华:如果对绘画有兴趣,他们可以参加美术小组:如果有一副好嗓子,他们可以加入合唱团或器乐小组;如果想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们有自然活动小组可选择……他们的需要得到了很好的尊重,他们的潜能获得极大的发展,他们的个性有了张扬的空间。这样,学习的动力就不仅仅来自外在的压力,而更多的是内在的需要。谢世山曾问一个坚持每天写七八百字、一学期写了近十万字日记的孩子:你不觉得烦吗?谁知学生说:不烦,校长。我写的都是心里话,一天不写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化负担为兴趣,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不能自拔,这就是展示性评价的魅力。
展示性评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给教师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加速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把教与学的所有成果都展示出来,一方面便于教师之间比较、切磋,另一方面也是无形的激励,让领先者不敢自满、永不懈怠,让落后者得到鞭策、奋起直追,学校教学研究氛围因此而热烈,教师的创新才能因此而燃烧。在展示性评价表格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长串新名词:知识整理手抄报、预习报、复习报、图画日记、音乐日记……非常可贵的是,这些都是教师在开展展示性评价活动中自发创造出来的,其中尤值一提的是学生自编测试题、先考后教。
顺便说一句,它们的出现与谢世山的这个绕口令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如何落实这三不讲?老师们在思考、探索。
探索之一:自编测试题。以往都是老师考学生,是老师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需要巩固哪个知识点,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内容、形式大多枯燥无味,鲜有个性;学生不过是被动地应试,有的学生因此还得了考试恐惧症。子路小学的老师就想: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呢?再把师生设计的试题相对照,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一个有趣而大胆的想法。他们勇敢地付诸实践。他们收获的是一系列的!和?。
吴守刚老师在教学吩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时,原设计了一套测试题,是常见的填空、判断、计算、解方程、文字题、应用题和思考题等七大块内容。这样的测试题,老师是考官和评判者,学生很被动,考好了,兴高采烈;考砸了,垂头丧气。怎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呢?吴老师决定做一个尝试。
结果让吴老师对学生刮目相看。他们不仅设计出了富有童趣的题型,还编出了新颗活泼的题目,有个学生编的更是个性十足:她在试卷中创设了错题诊所的题型,把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一一例举出来。且看她编的一道题。
6.【病例】一本故事书160页,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7/8,看了多少页?
160x7/8=140(页)
病因:
药方:
治愈:
这样的编题思路和形式,作为成人的老师,是很难想到的。这是个性化的测试,这样的题换了另外一个学生也许并不合适,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病例,只能自己去揭示、反思、校正。这就是学生想要的测试,个性而有趣。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梁海芝老师任教的班上,有的学生设计出了数学乐园的题型,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我们家今年捐助希望工程一笔钱。爸爸捐的钱数是妈妈的号,爸爸与我捐的钱数的比是4:3,爸爸比我多捐50元。我们全家共捐钱多少元?多么可贵的数学意识!学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解析和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呼唤的吗?不料我们的学生拥有了学习数学的自由,他们自己就去这么探究了,就去这么思考了。
老师们看了学生编的这些试题后写道:每个学生出的试卷都是一张全新的面孔,每份试卷都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富有创造性并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我们作为老师佩服不已。同时我们也反思:我们设计的题型和试题离学生有多远?我们该如何去贴近学生的需要,让考试变成学生的一项愉快至少是不反感的学习内容?
探索之二:未教先考。从来都是先教后考,考在这里就成了学习的终结者,考完就完了,既不为教服务,也很少为学服务。这是考试功能的一种异化。
可不可以把考试放在教之前?有的老师斗胆提出了设想。
大家眼前一亮。是啊,都说备课要备学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可在每次上课之前,又有多少教师认真思考和科学检验过即将教学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即使有人做过种种的设想,也仅仅是设想而己已。把未教的内容先让学生测试一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已有经验不就显山露水了吗?教学设计的制订和调整不就有合理的依据了吗?
那就试试吧。一试效果还不错,全校教师纷纷效仿。
岳素蕊是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时,她根据教学大纲的建议和以往的经验,初步制订出了教学方案:1.2.3的认识;0.6.7.8.9.10的认识和有关这些数的加减法,每个数都分开来教;此外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和复习,数学乐园的内容,总共37课时。
在教学之前,岳老师又想,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学前教育,学生对这些内容是否接触过了呢?要不先对这个单元的内容来个摸底测试吧。结果让她意想不到:會读、写、数10以内数的达到100%,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的是95%。同时她也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数字书写不规范:部分学生口算时死记硬背,没有理解计算的意义。鉴于此,她对教学计划作了大幅度调整:①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口算集中起来教学,并作为常规训练内容:②加强10以内数的规范书写,并借此抓养成教育:③加强基数和序数、图画应用题这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素养;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和生活化,方便学生理解、内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学生都热情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仅用25课时就完成了本单元所有的教学任务,比原来的计划节省了12课时。
这样的味教先考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仅如此,老师们还由此生发出了预习方法辅导、预习手抄报等一系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这些内容也都成了展示性评价中的亮点。在这里,子路小学的老师们在悄悄改变着考的功能,考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不是要给学生的学习画上句号。相反,它只是教的起点,因而也是学的起点,它是要让师生的视界更紧密地融合,提醒教师真正为学生量身制作教学设想。这是考试功能的归位。这是创造富有活力的课堂的基点。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和创新能力的显现。他们开始学会思考:什么内容是有教育价值的,什么内容是必须舍弃的;而需要教学的,又该如何整合、呈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等。这样的思考和实践多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就会走向成熟,就会涌现更多的教学创新成果。
展示性评价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思路,比如取消检查教案、检查听课记录;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引起家庭教育观念的新变化,等等,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但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就是学校的德育因此而生动起来。
让德育生动而可爱
德智体美,德育居首,是最难啃的骨头。
难啃的重要原因,是难以对它进行完整、科学的评价,要么是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一开始学生还有新鲜感,久而久之也就不以为然了),要么是大话套话:而有的还用量化的方式,给学生的品行打上精确的分数,这就南辕北辙了。
评价的导航作用不到位,德育就难以深入,学生的情操、品行就难有生动活泼的成长。
而展示性评价无疑为子路小学找到了打开德育大门的钥匙。它让隐形的显形,让抽象的形象,让不易捕捉的品行留下足迹。对于每个学生,我们随时可以翻开丰富的德育档案:《行为习惯自评手册》、《续书档案》尤其是其中的读书体会,更可见学生的心路历程)、特色小队活动详细资料……而实际上,上述的书面素质展示和啡书面素质展示中的许多项目,如课本、每日一练、手抄报、口语交际,等等,都是德育成果的鲜活材料,也正是因为它们,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润物无声的养成教育、心灵感化和情感濡染。这就是子路小学人说的,德育工作立体化。
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使德育工作生活化:不是告诉学生空洞的道理,而是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领悟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从中自然引发对怎么做人的思考,获得道德的情感和认知。
这就需要多元主体的介入,尤其是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支持,惟其如此,学校的德育才会获得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保障。这样的德育才是生动的、能够转化成学生内心需要的德育。
最有代表性的是知心家庭活动。知心是心灵的沟通,沟通来自互相的理解,理解需要共同的参与。被全国少工委确定为全国知心家庭学校的子路小学灵活地开展了五同活动同写知心家信、同读好书好报、同诵中华美文、同做环保益事和同游祖国山河),根据各阶段学生年龄、经验的不同,学校要求一至五年级应各有侧重开展好其中一同活动,兼顾其他四同:一年级学生对祖国山河了解甚少,就以同游家乡为主,在亲身经历中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此递进,二年级以同做环保益事,三年级以我和爸爸妈妈同诵中华美文为主,四年级以同读好书好报为主:五年级的学生已进入半独立时期,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需要与家长交流,但大多因没有很好的沟通渠道,引起了不必要的误解乃至抵触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所以就以同写知心家信为重点,学校还为此专门制作了知心家庭对话本这也是展示性评价的内容)。
五同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料不到的良好效果。有的孩子与家长共同制作了爱护花草树木警示牌,有的一起到公共草坪上捡垃圾袋,有的一起承包了家属楼楼道卫生……有的家长说:他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我也一样。有的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每个双休日都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孩子不愿意去,就遭到家长的严厉批评。孩子就给爸妈写了一封诉苦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本来我学习就很吃力,双休日还让我参加那么多学习班,我感到特别累……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有了参与学校德育的机会,家长们不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还和孩子一道开创了更为丰富生动的节目,给五同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举办家庭竞赛、同做家务、召开家庭例会、我和爸妈同上一天班……它们在知心家庭实践活动记录表中留有精彩的缩影。
下面就是一位二年级学生的家庭实践活动记录。
活动主要内容:今天我当家。活动过程:早上,上街去买西红柿、丝瓜;中午,炒鸡蛋西红柿;晚上,bao炒丝瓜。
孩子感受:1.爸爸妈妈做家务很辛苦。
2.做不同的菜,方法完全不一样。
以后要做到:1.尊重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不浪费饭菜。
2.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3.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心,多动脑筋。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言之教。价值观的确立、态度的养成、心灵的净化,只有在无言但生动的生活中才能最后完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生活处处有德育的材料,生活时时有德育的契机,但只有学生自己去体验了,去感受了,去经历了,去学会呼无字句处读书了,并且是用个人的眼光和全部的感官,生活才会为德育留下意味丰富的省略号。
子路小学的德育实践,不正是让学生翻开生活这本大书,去领略其中的大美吗?
我们在子路小学看到的,主要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展示性评价,因为学生的学折射的正是教师的教,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认可,就是对教师教学业绩最好的肯定与褒扬。当我们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大教室里翻阅着一叠又一叠生动有趣的日记,在器乐演奏小组活动中目睹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在课堂上感受他们张扬的活泼生气,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展示性评价给子路小学带来的巨大积极效应。
当然,我们也毋庸讳言,子路小学正式启动这项实验才两三年的时间,需要反思、改正之处也相当不少,比如具体评价标准内容的制订,学生展示资料的必要选择,与初中阶段评价的衔接问题,等等。不过,在评价改革日益迫切而急需具体实践的今天,它毕竟给我们提供了难得而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必将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享有趣味丰富的学习生活,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获得幸福成长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