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拉力赛”2002年第一分站评委评语

2002-04-29 06:34
当代 2002年2期
关键词:当代民工小说

推荐人:冯小虎

推荐篇目:中篇小说《民工》

推荐意见:其实本期贵刊有好几篇值得一读的作品,如《惊天大案》、《你选择的生活》等,尤其后者,如果没有《民工》的话,也可以得冠军,因为它的文字、情节等等,实际上更加靠近我的圈子和感情,也有更多的精巧与令人一笑的都市小女人的聪明,在当今国内如云的期刊中,像这样比较真实地描写当代都市白领生活和思想的作品,也并不多。包括李国文的《老兄弑弟该当何罪》,也绝非捧臭脚当烂好人之作。但是经过几天的痛苦思考,我还是决定投《民工》一票。其实我是最不喜欢看这种作品的,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看狄更斯、德莱塞之类,因为它锉开了我们每个读者(我的意思是像我这样来自外地、来自社会底层的读者)内心深处的某些痕迹,着实令人不快。但是一篇作品能够影响读者的情绪,就已经证明了它的某种成功,而正因为它令人不愉快,所以它贴近生活,所以它深刻,远胜于故作慵懒的“小女人”或者故作放浪的“美女作家”。《民工》有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开头,真实到读者认为这篇小说没什么意思,不读而翻过好几页去,然而小说的整个过程安排非常曲折,以至于读了后面你会再翻前面来看。像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身上,最晚也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它对民工看城里人之心态的描写,也是作品的一个亮点,相信能赢得非常多读者的共鸣。希望《当代》在刊物大卖之际多多发表这样的作品。我想,不论在什么经济时代,做文学,真正的意义是在这样的作品上。

推荐人:冯秋子

推荐作品:《老弟弑兄该当何罪》

推荐意见:小说在《当代》还能占这么大比重,很感意外,我觉得,现在还能有刊物把这么大场地拿出来让作家摆龙门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编辑对于小说的动议和想法,也很宽敞,包容性比较大。读完全刊,仔细琢磨,它给予作家的自由,是非常大的。大在哪地方呢?大在它没有拿什么东西去规范写作者;大在它对写作者无意中滋生的职业性铺张少有监控,或者说未加抑制写作者的习惯性铺张。这种宽敞,是一种气魄,给予人极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是一件好事,但也容易引发和助长写作者对于文字的不节制使用。

本期,王芫的十万字长篇《你选择的生活》,没有什么毛病,虽然分量和布局更像中篇,但不影响作者对新的生活环境产生的新的劳动阶层,即中国的白领,做直截了当的推现,拓放他们的日常琐屑,从小处取见其大。故事的衍进,有比较充足的内部动因,有些描述因用词准确,产生了特别效果。但这篇小说的情趣和意寓尚显单薄。我理解,长篇小说并不一定要有庞杂的人物和事件,怎么写,是次要的,把选择的这一种表现方式下的人和事写到位,即写出别人看不到或看不透的稀薄内里,同时让读者明白写作这个人和这件事的必要理由,是最重要的。

孙惠芬的中篇小说《民工》,更深地旋入了现实生活,把来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置于无奈的境地,残酷而有耐心地展开他们的真实时间。民工从作者熟悉的歇马山庄出来,又回到歇马山庄去。对作者来说,出来前和出来后,所遭遇的不同境况都是他们无法选择的。但是作者是可以选择的,比如用更接近他们而不是作者的语言和方式来叙述他们,不让语言节奏过于柔缓,以致拖延人物的行动;而作者着意表现的生命的韧性,中和与消解了人物的哀痛,使内心的疼痛变得深不见底,疼痛的人麻木不仁、平静安详,当这样一种潜流像底色一样浸淫在人们的日子里,作品已有了特别的魅力,但这种好的行走,不时停顿在搅绕与回旋中,最后,在最需要力气的时候,主人公鞠广大轻而易举地泄了气。作者的人为一笔,绳绊了她的人物,削减了美感和力量,所谓境界中人,游离、虚弱,不是民工鞠广大的血肉气息。这是一个有内容的小说,但铺展过程有些草率。

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沉默权》,集中了职业写作的麻烦。

李国文的随笔《老弟弑兄该当何罪》,是作者近期发表在《随笔》杂志上的关于宋太宗投毒弑君,灭杀南唐后主李煜的续篇,这里说的是这位宋太宗赵匡义弑其兄宋太祖赵匡胤的史事,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深刻,在古今史例中,揭示生存意味,引领着读者走得更加深远。作品的内涵,推动着人们,不停留在作者表面的尖刻和情绪上,而收取作品给予我们珍贵、巨博的东西。

就作品给予读者的多寡,和写作传达出的多重魅力而言,我推荐李国文的随笔《老弟弑兄该当何罪》。

推荐人:王家骝

推荐篇目:《民工》

推荐意见:这期的《民工》和《惊天铁案》我倾向于投票给前者,主要是觉得作品中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很强的现实感,虽然读来沉重,有点惨。《惊天铁案》主要是好看。此外,《沉默权》也不错,只是没有太多的新意。

先说一下选择《民工》的原因。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是最受排挤的群体之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血汗,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只是在年终岁末,因为南来北往的民工潮、劳资纠纷会引来一些关注,多数情况下却只有沉默,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也很少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民工》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没有具体去说民工怎样生活、工作,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但通过鞠广大这样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他回家奔丧我们却真切感受到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悲苦生活:辛辛苦苦供儿子上重点高中,儿子却不争气,最后只能跟自己一样在同一个工地上打工,摆脱不了与自己一样的命运;老婆在家操持家务给累死,只有通过大操大办来弥补自己的愧疚。由于是写丧事,从一开始文字就显得有点凄凄惨惨,读起来让人心酸,还有一些情节,比如父子的对立、饥饿,从火车上开始一直到最终的完全释放,这种感觉也很沉重。文章是写现实生活的,感觉现实也就是这样,对鞠广大父子的遭遇也就能有更多的感触,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艰辛。

另外,对《惊天铁案》也说几句。张子强因为制造多起惊天绑架案而一度成为海内外媒体追捧的“明星”,以往我们只能在欧美大片中看到的情节,张子强和同伙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一次次上演,但由于缺少与这个世纪大盗直接面对面的机会,在以往的一些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推测和设想,很少能对他有一个真实的了解。而张子强是怎样成为一个世纪大盗?一起起绑架案是如何策划和实施?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这些又都是读者关心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惊天铁案》毫无疑问对读者就有很强的吸引力。作者的优势在于掌握了很多第一手资料,与案件的经办人有过直接的交流,间接与这个世纪大盗有了面对面的机会,也就能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全文因此而真实可信。通过对张子强的追踪、绑架郭炳湘的台前幕后、狱中与张子强的斗勇斗智这样几段把个老奸巨滑、老谋深算的黑社会老大暴露出来,节奏很快、读起来也很吸引人。抓住读者关心的几个要点,文章也就能够更精彩。

推荐人:谢曙光

推荐篇目:《沉默权》

推荐意见:大凡世人做事都很讲究开局,办刊人大多也不能免俗,往往在新年的头一期费尽心思推出重头力作。《当代》则似乎底气十足,并不多想在某一时点刻意去制造些什么,通观本期发表的作品,包括篇名上了封面的那四篇,与以往各期所载作品相比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均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层次上,读了之后给人的感觉是《当代》的东西!这给推荐者相应地也出了一个难题:无所适从!按编辑部给“拉力赛”设置的规则,可以放弃推荐,但我又不愿放弃。相比之下,我凭个人的第一感觉推荐梁晓声的《沉默权》。这一中篇小说能把一个当今社会屡见不鲜的民告官的故事,写得如此有声有色,甚属不易。在当代作家中,或许由于“媚雅”的文学评论家们,很多作家已变得不会讲故事了,其作品只能在圈内自我消费,包括像《当代》去年第6期发表的《能不忆蜀葵》这类小说,是很难让文学圈以外的大众读者耐心读下去的,更不用说读懂了。

推荐人:俞白眉

推荐篇目:空缺。

推荐意见:这一票太艰难了。写东西不容易,我希望自己对得住这个神圣权力。可是反复斟酌之后,我还是咬牙决定弃权。下面我选择其中三篇加以说明。

还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陈述里,每一句话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前缀:“我觉得。”

我觉得——在王芫的长篇《你选择的生活》里,鹿敏儿显然是作家精心塑造出的典型人物,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是有代表性的。

对这片矿藏的开掘本来是值得期待的,可是和我生活中熟识的鹿敏儿们比起来,相比她们身上的那些事件,文中鹿的人生思考显得未免有些简单和粗线条了,既不够含蓄,也不够准确,似乎总嫌失之板滞。我相信小说里尤其是第三视角小说里小说家代替主人公做出的所有非此即彼的决断和黑白色块的思考方式都是小说家的不智之举。小说因此也显得匆忙,常常能看到粗暴的画外音代替了人物本身的动作言行的发生。

精确是小说最大的美德。暧昧的,中色调的,微妙的,尤其是精确的属性的缺失是这个小说最大的遗憾。

比起来,《那个夏天》的人物状态显得更鲜活,非线形的,芜杂的,不加小说家评点的事件中自有一种不容置疑。叙事的时候有含蓄,有灵巧。可是这也许只使之具备了一些成为较好散文的可能。以小说说来,则情节未免太过随便太过漫不经心了。我疑心小说家本是无目的的。从父亲到从赵婆婆到兰兰到小周又到麻脸主任,信马由缰一路走下来,最后却又莫名其妙落回到父亲的旧调重弹上去,仿佛小说家忽然灵机一动要让这个散章变成情节剧的意思。不论如何,弃权对投票人来说是尴尬的和冒风险的事。因此在犹豫不决的过程中,我曾经一度很想投票给报告文学《惊天铁案》。只是,我想像在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惊天铁案”里面,人物一定会有许多不可多得的非常态和思考。如果能捕捉到这些东西,将是震撼人心的吧。可惜在本文致密的平实的几乎无懈可击的陈述文字背后,这一部分含金量是太少了。

猜你喜欢
当代民工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当代》背后的当代
志愿者“暴走”为民工子弟募鸡蛋款
民工孩子的“知心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