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润翰
现在已是乐坛超级巨星的马友友15岁时中学毕业,这时他的音乐天赋已露出了头角,可与同龄的许多少年一样,他也有几分的反叛性,常常对父母的管教不满,进了一所音乐学院深造后,他认识了一个年龄比他大、喜欢酗酒的学生,两人成了好朋友,这个学生时常拉着马友友跟其他的朋友一起喝酒作乐。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马友友没有到乐团排练,他的同学打电话找马友友的母亲,告诉她友友因为多喝了酒给送到医院急救,她急忙赶到医院看望儿子,医生给马友友洗了胃后,他总算平安无事了。她知道丈夫对儿子寄予厚望,知道这事后一定会非常痛心,也许会大大的惩罚一下友友,可这并不是个好办法,她就对友友的父亲说道:“你不要处罚他,假如你一味的惩罚他的话,情况可能会更糟。如果推心见诚地处理,他就有改变的可能。”
丈夫觉得她说得有理,就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可能你自己也不知道,乐团排演很需要你,因为你没来,整个乐团都受到了影响。”父亲接着做了自我检讨,“也许我吃饭的时候喝点酒给你立下了一个坏榜样,从现在开始,我不喝酒了。”父亲的这席话,出乎马友友的意料,他低下了头,感到深深的内疚,他答应父亲自己以后决不再犯错误,从此起马友友全心全意投身音乐。
马友友的父亲对儿子的过错并不是一味的指责,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出让儿子犯错的潜在原因,并当着儿子的面表示改正,使得儿子口服心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吧。
其实子女的不少过错是与我们做父母的行为有关的。试想一下,假如自己沉醉于麻将桌上,那你又有多大的理由教育孩子不要沉溺在游戏机前?假如自己成天玩乐,又怎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假如自己常常说谎不诚实,又怎使孩子的行为诚实可信?……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错误后,我们不要急于指责,或是说那些令人心烦的大道理,不妨先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因为即使是我们并不经意的过失或许也会误导着孩子,只有首先改变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亲身做出示范,我们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我们也才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也许,有时我们说一声:“孩子我错了!”会胜过说得唇焦口燥的长篇大论,而你对自己不妥行为的更正,则使孩子领悟到你的用心良苦,促使他们纠正自己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