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有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定于2001年9月15日至25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届时,将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港澳台地区、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共计37个代表团的3000多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分三轮会聚北京,在城区的16个剧场同时上演包括歌舞、舞蹈诗、乐舞、音舞诗画、综艺晚会、风情歌舞剧、交响乐、歌剧、音乐会、舞剧、扬剧、京剧、话剧、儿童剧、曲艺、黄梅戏、维吾尔族歌剧、藏戏等艺术形式的42台优秀剧(节)目,部分剧(节)目还将赴北京市的社区文化广场、厂矿、部队、院校和农村进行慰问演出。
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艺领域发展成果和面向新世纪各民族高举团结进步旗帜积极开拓进取的文艺盛典。她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大好形势。首先,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到处呈现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文艺舞台繁花似锦。其次,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80年的奋斗历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向全党、全国发起了向新世纪进军的伟大号召。目前,举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作为民族文化工作者,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为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而不懈努力。再次,今年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头,也是国家“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胜利推进的关键一年,全国各条战线都在为开拓创建一个崭新的时代而砺兵秣马。北京就是好事、喜事不断。 7月13日,北京申奥获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喜圆奥运之梦,全国人民仍旧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在京拉开了帷幕。如此时节,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京举办,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是民族大团结的华彩乐章,是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强大震撼力的交响史诗之开篇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不同寻常的年度举办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一,她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次总动员。在跨入新世纪的起始之年,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旨在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主旋律,唱响中华民族大团结颂歌的总动员,也是吹响民族文化事业胜利迈入新世纪号角,拉开民族文化大发展序幕,奔向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的总动员。
第二,她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大检阅。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以强大的阵容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文艺事业的繁荣景象,就是要以少数民族文艺为窗口,集中检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上个世纪最后两个十年的发展成果,检阅我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检阅少数民族文化队伍的崭新风范。
第三,她是对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以来民族文艺发展成果的一次大总结。粉碎“四人邦”之后,为把“四人邦”颠倒了的是非再颠倒过来,在开展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形势下,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国家民委曾在北京共同举办过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的55个少数民族的2000多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会演,共演出28台、109场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的节目300多个,观众达16.8万人。这次文艺会演是十年动乱后党中央、国务院在少数民族文艺领域里进行的一次拨乱反正,是中国民族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团结的文艺盛会。2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少数民族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优秀文艺作品和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精品力作层出不穷,一颗颗明星耀眼夺目。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荟萃了1980年以来各民族的文艺精品,展现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英明确领导下,全国各族文艺工作者在改革开放20多年里积极开拓、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
第四,她也是新形势下对继承、发展、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大促进。对于传统文化,首先在于继承,有了继承才能发展,并在发展中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立足实际,创新发展。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使3000多跨世纪的各民族文化工作者齐集北京,为大家创造了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共同研讨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大计的机会。这不仅对于推进21世纪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而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必将对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跨入新世纪我国民族文化领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义重大的盛事。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对于增进民族间了解、友谊和团结,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必将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互相观摩,加深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里,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借鉴,共同缔造了博大精深、多彩多姿的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统一体。从单体看,各民族的文化形态都独具特色和别具魅力。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展示56个民族的40多台优秀剧(节)目,应该说是各民族文化工作者互相观摩、加深了解的大好机会,也是各地少数民族与首都北京市民加深了解的好机会。
二是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具有民族性和稳定性、传承性,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升华的。通过相互交流、借鉴和学习,可以充实和汲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内容。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在一起,通过相互交流研讨,可以博采众人之长为我所用,互相砥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民族文化工作整体水平,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形势,站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创作并演出健康向上的文艺精品。
三是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中国各民族是“大分散、小聚居”,虽然从历史上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流、彼此汲取、团结友谊、共同发展的传统,但在更大层面上的交流为数很少。会演却提供了一个在全民族进行交流的大好机会。56个民族的演职人员为了同一个目标,携手欢歌笑语于北京大舞台,这无疑会对在民族间铸就友谊和团结的桥梁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切身感受繁华首都的现代文明,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和中华民族自豪感。56个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将新世纪民族文艺会演的辉煌盛况奉献给首都北京观众及全国各族人民,本身也是中华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进的绝好典范。
四是推陈出新,发现人才。相对于第一届,本届会演的剧(节)目都是1980年以后创作或在挖掘、整理传统艺术基础上加工、提高的新节目,这些节目源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艺术质量有较大的提高。通过会演,必将推出许多新人新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充实新鲜血液。
五是用文艺的形式,展示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这届会演,汇集了全国各地的42台优秀剧(节)目,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极为丰富,少数民族艺术人才辈出,反映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族文艺舞台的繁荣昌盛,以鲜活的事实充分表明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
总之,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对于繁荣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过些天,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即将在首都北京隆重开幕。我们正满怀信心,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竭力把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办成欢乐祥和、异彩纷呈、铿锵有力、盛况空前的民族大团结盛会。并以此为起点,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21世纪民族文化事业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