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华
李奇微:“中国军队来了,我们的灾难也降临了。”
美国原陆军上将马修·邦克·李奇微在美国侵朝期间担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1951年4月至1952年5月担任驻远乐美军司令和所谓“联合国家”司令等职。他在所著的《朝鲜战争》中回忆道:“中国军队来了,我们的灾难民降临了。”
“中国军队善于隐蔽,我们搞不清他们到底有多少人。他们大都采取徒步运动的方式;在白天则避开公路,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此外,他们还利用地道、矿井和村落进行隐蔽。
1951年11月2日,凌晨3时许,有一小队人由南面接近我军的守桥,究竟是一个排还是一个连,一直未搞清楚。守桥部队没有检查就让这些人通过了。由于这些人是由南面过来的,因而被当成了南朝鲜人而未引起注意。当这些陌生人在指挥所对面停下来时,其中一个人吹了一声军号,他们随即从四面八方以轻武器和手榴弹向指挥所发起攻击。这样,北岸的中国人便涌到了河的南岸,在西南方向,沿着河岸,对方的某他部队正在同第3营L连激战。最先过桥的中国人立即插进司令部所在地,他们射击、拼刺、甩手榴弹,并向停放着的车辆扔炸药包将其烧毁。我方许多人被军号声(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精神战。这种精神战我们后来既熟悉,又头疼)或几乎近在耳边的射击声惊醒。”
布雷德利:“我们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1981年4月8日,美国最后一名五星上将奥马尔·纳尔逊·布雷德利与世长辞了。在42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先后进过西点军校、步兵学校、指挥与参谋学校和国防大学。布雷德利是参与策划侵朝战争的罪人。他在《将军百战归》一书中回忆道:我们不希望朝鲜战争“扩大成为同共产党中国和远东苏军的一场战争,特别要避免同中国开战。我指出,如果我们不顾风险将朝鲜战争扩大成对华战争,那么克里姆林宫对此是再高兴不过了。坦率地讲,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这一战略将使我们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1950年9月11日,总统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81号文件,它反映出我们对朝鲜战争的观点有了重大变化。随后地面攻势于感恩节第二天11月24日开始。麦克阿瑟在发动这场攻势的同时,在东京又发表了一个充满火药味和不必的要挑畔公报,最后说:“如果成功的话,这一攻势将实际上结束战争。”
“起初一帆风顺。在第8集团军方面,第24师在起初几小时内所向无敌,向前推进了5~6公里。但是11月25日天黑后不久,中国军队袭击了位于第8集团军右翼的韩国第2军,该军四散溃逃,把美军第2师暴露出来。在战线左翼,韩国第1师眼看要被击溃,使第24师的处境变得危险起来,远在东面的第10军战区,中国的部队猛烈攻击了清津水库附近的陆战队。不出48小时,沃克和阿尔蒙德已意识到,他们遭到了大批中国军队的伏击,整个地面部队处于分割包围的危险境地。
1950年11月27日至28日夜间,我们收到麦克阿瑟一份有些歇斯底里的电报。”
麦克阿瑟:“中国人介入战争后美国军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大对手。”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任美国远东军司令,指挥西南太平洋战争。1950年,他参与策划并指挥侵朝战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最后以战争失败而被免职。麦克阿瑟生前所撰的回忆录中写道:“中国人介入战争后美国军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大对手。十分明显,我们现有兵力不足以应付中国人。我的作战计划是从进攻转为防守,附带作那种为经常变动的形势所可能需要的局间调整。事实上,中国人介入战争以后,美国军队被迫去对抗美国军事史上从未遇到的优势兵力。”
1951年元旦那天,对方以巨大兵力发动了一次全面进攻,深入达19公里,迫使第8集团军进一步后撤。到了1月4日,对方再次攻陷汉城,而到了1月7日,第8集团军退到了三八线以南约112公里的新阵地。欧洲和美国大部分报纸歇斯底里地叫嚷,说联合国军队就要被赶入海中。”△
(原载《山西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