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军 贺 杰
1999年8月,在第四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架飞机一亮相,就立即引起了各国专家的震动。这架飞机就是被外界称为“金雕”的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S-37。S-37之所以备受世人瞩目,除了它被公认为21世纪“空中之王”争霸战中美国“猛禽”最有力的挑战者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同F-22相比,S-37不仅具有良好的隐形性能,而且还采用了独特的前掠翼结构,这项技术在当今世界独一无二。
与后掠翼相比,前掠翼有四大优势:一是结构优势。前掠翼结构可以保障机翼与机身之间更好地连接,更合理地分配机翼和前起落翼所承受的压力。这些优势可以大大提高飞机在机动时的气动性能。此外,还可使飞机的舱内容积增大。二是机动优势。前掠翼技术可使飞机在亚音速飞行时具有非常好的气动性能,从而大大提高其在仰角状态下的机动性。前掠翼布局与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综合使用,可使飞机在空战中更具优势,其近距空战机动能力将成倍提高;三是起降优势。与相同面积的后掠翼飞机相比,前掠翼飞机的升力更大,载重量增加30%;可减少飞机配平阻力,加大飞机的亚音速航程;可改善飞机低速操纵性能,缩短起飞着陆滑跑距离。据美国专家计算,F-16战斗机若使用前掠翼结构,可提高转弯角速度14%,作战半径加大34%,并将起飞着陆距离缩短35%;四是可控优势。使用前掠翼结构可以提高飞机低速度飞行时的可控性,并能在所有飞行状态下提高空气动力效能,保证飞机不易进入螺旋,从而使飞机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前掠翼技术复杂,对与之配套的相关技术要求也高。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曾研制出一种名为X-29A的前掠翼试验飞机,该机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前掠翼角为35度。1984年12月,X-29A进行了第一次试飞。截止1991年,两架技术验证机总共飞行了616次。但由于相关技术原因,尽管美国飞机专家绞尽脑汁,最终仍未能克服空气动力所造成的偏差。无奈,美国只得忍痛放弃将前掠翼作为美未来战斗机象征的梦想。在以后的F-22、JSF(联合攻击战斗机)等大量研究方案中,均不见前掠翼机型的影子。前掠翼技术的高度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S-37的名扬四海,前掠翼机型正在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预见,它必将成为21世纪作战飞机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原载《军事博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