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冬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3周年期间,笔者专程来到了这个驻守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英雄团队。从乌鲁木齐市向西北驱车40多公里,就进入了该团的营区。笔直平坦的水泥路旁,碧草茵茵,绿树成荫。办公大楼两侧草坪内鲜花盛开,更有小巧玲珑的凉亭点缀其间,使人如同置身休闲公园。但办公大楼正上方鲜艳醒目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大标语及营区内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宣传画又表明了这是部队的驻地。
在团领导的带领下,笔者登上了圆形指挥塔台。眺望远处,内场生活区和外场飞行区规划有序。停机坪上,战鹰一字排列。在塔台前方的绿草中,有几个正方形的水泥平台,部队领导介绍说这就是直升机的起降点;营区后面一个又长又高的土墙则是团里为满足飞行训练需要,自行建造的打靶场……
走马观花的参观,给笔者的印象是该飞行团营区整洁美观、布局合理,严肃中不失活泼,平实中也有特点。而占地3000多亩的整个营区,几年前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就在这里,该团上至团领导,下至普通士兵白手起家,边组建、边营建、边训练、边执行任务。当他们用汗水浇灌的一株株小草编织成大片绿毯,一棵棵树苗排列成荫时,一个现代化的营区已初具规模。
进疆之前,在一些报刊和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笔者偶尔见过几则有关中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抢险救灾、运送中外伤病员的报道,大都是简短的新闻。此次,当我和该团的飞行员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与团领导们亲切交谈后,我的心被深深震憾了!这个英雄的团队,在组建不到10年的时间里,执行过200多次急难险重任务。这个数量,不仅在陆军航空部队中堪称之最,在进入和平时期的人民军队中也属少有。
搏击风雪大营救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祖国版图翘起的“鸡尾”处。海拔2000~3000米的阿尔泰山脉中段呈西北-东南走向横亘区内。这里有优良的天然牧场和著名的阿勒泰羊,山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金矿。
1996年底至1997年初,一场特大的暴雪降临到了阿勒泰地区。这场自治区30年未有的大雪连续下了19天。房屋被雪覆盖了,道路被雪掩埋了;有9人在雪崩和寒流中死亡;300多名在山中的采矿人员被大雪围困;数万头牲畜因缺少草料,或被冻死或濒临绝境,情况万分危急!
1997年元旦刚过,一份经国务院、总参谋部和兰、新两级军区批准的急令下达到了人民解放军驻新疆陆航某部。时间就是生命,尚在家休假的该团首任团长、特级飞行员汪道斌连夜赶回机场领受任务。因为其他直升机当时已转场训练,能够承担此任务的只有一架值班的“黑鹰”,所以千钧重担就全压在了汪道斌机组和这架直升机上。尽管此前,汪团长已经有了30多年飞行经验,也曾多次驾机执行过急难险重任务,但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中,在地势险要的高原雪山,在十分紧迫的时间内完成25名地矿局失踪工人的搜索,给缺衣少粮的数千被困群众空投几千公斤粮食,营救遇险的人员和300多名淘金者……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从元月6日首次飞赴阿勒泰灾区到17日,汪道斌驾驶“黑鹰”直升机连续作战,哪里有灾民,直升机就飞赴哪里,总共飞行了26小时,65架次,解救采矿人员301人,抢救重伤员2人,运送粮食药品多达17吨。
此次营救遇险人员和空投救援物资的地点,大都在雪山狭谷中。如一个空投点四面环山,直升机必须穿越一条只有百米宽的沟谷才能到达。峡谷两侧冰石嶙峋,峭壁对峙;沟内气流遄急,变幻不定。凭着娴熟的驾驶技术和过人的胆魄,汪道斌闯过险关,将一袋又一袋粮食,准确地空投到指定的位置。当已断粮多日的采矿人员看到一包包系着红布条的救命粮自天而降时,无不激动万分。他们在寒风中挥动着手臂,向救命的神鹰致谢,向人民子弟兵致谢!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将沿山一带采矿作业的900余名工人和淘金人员围困,其中有300人断粮断炊,急需解救。在指定的集中点,数百名灾民趟着深雪赶到了。他们翘首期盼着直升机的营救。但一个难题摆在了汪道斌机组前——如何降落。尽管直升机具备了其他固定翼飞机所无法相比的长处——不需起降跑道,但着陆也要有一块平坦坚实的地面。而当时,漫山遍野都是深可没人的积雪。这种情况直升机是无法降落的,怎么办?汪道斌和战友们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绝招”,让地面人员将一片积雪连铲带拍,再浇上些水,使其结冰变硬;然后他沉着冷静地操纵直升机,稳稳地落在了这块冰泥混合结构的简易“停机坪”上。
一趟、二趟、三趟……仅15~17日,汪道斌即驾机连续飞行18个架次,6个多小时。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对人民群众的浓浓深情,他和机组将300多名采矿人员全部运送至安全地点。这些人来自全国10个省市,其中有妇女53人,小孩11人,最小的只有1岁。一位已有6个月身孕的妇女被救后缓慢走下直升机时,又转过身,向搏击暴风雪救她们母子性命的解放军飞行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汪道斌单机雪原大营救的消息经过各种媒体的报道迅速传遍全国,也传到了海外。“黑鹰”直升机的研制者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高层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我军购进的直升机被用于人道主义救助,而且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成功地营救了数百人,运送了数十吨的粮食、药品,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并一定要见见这位飞行员。而当公司的副总裁见到汪道斌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他想不到,创造这一奇迹的并不是虎背熊腰的年轻小伙子,而是一位已年过50,身材略显削瘦的中年汉子。他不由得不折服:这一壮举是本公司“黑鹰”直升机飞出的,更是中国陆航的英雄飞行员创造的。
事后,美国公司方面向汪道斌发了邀请函,请他去美国,并要授与他勇士勋章,但均被婉言谢绝了。汪道斌和战友知道,军功章他们早已有了,不仅是在胸前,更在众多边疆人民的心中!
吉祥神鸟从天降
吉祥鸟,是藏族同胞心目中的一种神鸟,相传它飞到哪里,哪里就瘟病却除,幸福安康。在西藏阿里的楚鲁布杰乡,当地人民真真切切地地看到了这只“吉祥鸟”,感受到了它带来的神力。
楚鲁松杰,西藏阿里地区什布奇北的一个边境乡。由于6000多米高的喀喇昆仑山像一个巨大的屏障将其遮挡,因此该乡消息闭塞,交通十分不便。1989年5月,一场瘟疫在这个偏远的小乡肆虐。年轻人、老人纷纷发病。因为当地没有医疗条件和诊病能力,致使疫情很快漫延……一名藏族生意人碾转到了阿里市府所在地,将消息报告给了有关领导。得知疫情后,阿里地委非常重视,立刻报告拉萨卫生厅。自治区有关部门又很快上报国务院和中央卫生部。最后,急救任务下达给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由驻新疆陆航某团承担。
时任团长的朱宗章受领了任务,亲自驾机前往。从乌鲁木齐至楚鲁松杰,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就有2000公里,实际飞行距离还要长。朱团长说,飞行途中,困难重重,所飞经的山脉,大都在6000米以上,而且天气也不好,下起了雪,直升机因此在途中受阻。而最困难的是,这条航线没有任何飞机飞过,地面也没有引导保障,机组只能靠研究分析地图飞行,因此危险性很大。但是,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中,是军人的天职。朱团长机组置个人的安危于脑后,飞越了山势险恶、气候多变的喀喇昆仑山,赶到了楚鲁松杰。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为了找到这个在高山背后的小地方,朱团长他们特地从阿里请了一个非常熟悉当地地形的干部作向导。谁知这个地面通一到了直升机上,竟连哪是我国的领土哪是印度都分不清了。当直升机落地后,看到相距仅300米处背着枪巡逻的印度兵,机组还真是有点后怕。
由于行前不知道当地流行的是什么病,随机共去了8个医疗专家。此外,朱团长他们还带了毛毯、鸭绒被、茶、糖、肉等物资和药品。从未见过飞机的当地藏胞,突然见一只“大鸟”从天而降,而且还带了这么多的衣物、食品,无不奔走相告,欣喜万分。他们流着泪用最虔诚的方式,纷纷长跪磕头,感谢“神鸟”为他们带来了吉祥。
在这个十分闭塞又相对落后的藏乡,朱团长一行被视为最珍贵的客人,就连当地一些哑巴见到他们,也献上洁白的哈达表示感激。通过医学专家的紧急诊断,疾病很快被确诊并得到及时救治。一些重、危病人需转抵医疗条件较好的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治疗,朱团长又驾机完成了运送任务。而吉祥神鸟的故事由此在当地流传开来。
飞越禁区救藏胞
阿里地区,地处藏北高原。区内群山起伏,冰川纵横,北有莽莽昆仑横亘,南有喜马拉雅山雄距,地形险恶,人烟稀少。因全区海拔达5000米以上,故又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几年前,偏远的阿里因“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同志的事迹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新千年伊始,这里又发生了一件人民解放军陆航直升机飞越“空中禁区,抢救白玛书记的感人故事。
白玛才旺,藏族,孔繁森同志去世后继任阿里地委书记。同孔繁森一样,为了当地父老乡亲尽快脱贫,经济迅速发展,他日夜操劳。2000年4月3日晚,当白玛书记又象往常一样加班时,突发心脏病,生命垂危。虽经过地区和部队最好的医护人员的抢救,他的病情一度得到控制,但因高原缺氧和当地医疗条件设备的限制,病情又出现反复,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转院救治。
阿里地委所在地狮泉河通往外界只有两条简易公路:一条经叶城至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有3000公里之遥,且途中要翻越十几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坂;另一条至拉萨的路,也有1000多公里,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两条道路的情况都不适合转送危急病人。要及时抢救白玛书记,只有乘飞机。但是,狮泉河没有民航机场,怎么办?
情急之中,阿里地委通过西藏自治区向北京求援。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得知白玛书记的病情后高度重视,并通报总参。总参首长立即指示:速派新疆军区某陆航团直升机执行进藏救护任务!
4月14日,军区的命令下达到了部队,由该团现任团长李少康担纲执行赴西藏阿里救护的任务。
李少康,现年38岁,特级飞行员,1979年入伍至今,共飞行了3000多个小时,完成过各种急难险重务。1997年他被任命为该团团长时,只有34岁,是历任团长中最年轻的一位。李少康性格豪爽、果断干练,飞行技术好,是个敢打硬仗的指挥员。此次他主动请缨上阵,是深知任务的艰巨。
事情确实如此。当李少康驾驶“黑鹰”直升机飞抵喀什转场点后,老天就开始“变脸”了。连续两天的沙尘暴刮得昏天暗地。从喀什至狮泉河的航路上能见度只有1公里,低于直升机允许起飞的最低标准。机组人员个个心急如焚。16日上午,待能见度略有好转,李少康当机立断,驾机直奔雪域高原。
通往阿里的航路困难重重,险象环生。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高耸如云,似两名天兵天将,把守着路口。飞行高度不超过6000米,就休想从它们的头上通过。不仅如此,这里天气瞬息万变,风霜雪雨,说来就来,再加上高寒缺氧,对直升机来说,是难以愈越的“飞行禁区”。但李少康和他的战友们,却置这一切险恶于不顾,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闯过去!
而老天,果然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正当机组飞越皑皑雪山时,棉絮般的云团越积越多,与雪山融为了一体。天地间顿时一片混沌,何处是山,哪里是云分辨不清。再爬高吧,升限已到,穿云吧,随时可能撞山。怎么办?李少康与副驾驶交换意见后,决定顺着两山之间的峡谷绕行。
在高海拔的山谷中飞行,气流干扰是危及飞机安全的“龙口”。果然,当直升机穿入昆仑山中部的峡谷不久,谷中的“气龙”就开始发威了。先是乌云翻滚,紧接着猛烈的旋流袭向直升机,将其上下颠簸、左右抛甩,恨不得一口吞下。据李团长讲,当时的情况万分危险。乱流影响了发动机的转速,导致旋翼升力下降,直升机直往下坠,若不能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李少康不愧为特级飞行员,他沉着冷静,判断正确,马上加油门、猛拉杆,使直升机爬高,并尽量保持住状态,闯过了旋流区。
当突破飞行禁区,“龙口”脱险的“黑鹰”成功降落在阿里地委所在地狮泉河的时候,期盼已久的藏旋同胞欢呼着拥上。白玛书记被医护人员迅速送上了直升机。李少康机组再次飞越“禁区”,连续超强度飞行了近10小时,最终安全地将病人送至喀什机场,并转民航飞机赴京救治。时隔3个月,当李团长来京开会时,已康复的白玛才旺特地与他相见。他满怀感激之情将一条圣洁的哈达戴在了李团长的脖子上。步兵插翅巡边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西北边疆,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为邻。国境线总长5400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一个省。
建国45年来,这绵延数千公里的边境全靠我军戌边将士或徒步、或骑马巡逻保卫。海拔几千米的雪山和大坂,给边防巡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插翅巡边关,一直是戍边战士的一个梦想。
1995年初夏,一架军用直升机首次出现在中蒙、中哈边境上空。它的升空标志着我人民解放军边防巡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由平面走向立体。而为我边防战士提供空中乘骑的即是人民解放军驻新疆陆航某团。
首开空中巡逻航线,对于我军加快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是一件大事、喜事,但对陆航团的飞行员来说却并非易事。沿国界走向飞行与一般航线飞行不同,因国界线是曲里拐弯的,因此空中巡逻直升机的航迹也要与之相符,飞的是曲线。另外,边境线上地形复杂,直升机只能“摸索着”前进,常常是一片森林刚过,一座大山就突兀矗立在眼前。驾驶直升机的汪道斌沉着冷静,他根据地形地势的变化,机智灵活地避开各种障碍和危险,尽量保持直升机的平稳飞行。为了让随机的边防战士能够清楚地看到边界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汪道斌把飞行高度降到最低点;在有界碑等标志的上空,他还将直升机悬停以利拍照。
这一天,对所有参加空中巡逻的边防将士来说是最潇洒、最自豪的,也是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一位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祖国戌边事业的老边防激动地说:“……骑马骑了几十年,就盼望插翅巡边关,今天终于成真了。”
继1995年夏空中巡逻后,驻新疆某陆航团又于1999年元月,书写了我军直升机首次对北疆高原寒区冬季空中巡逻的历史性的一页。从此,皑皑雪山、纵横冰川再也挡不住我戌边将士的脚步。以前一个边防连用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巡逻任务,现在只要20分钟。正是漫漫风雪何所惧,千里巡逻一日还。
……
因篇幅所限,恕笔者不能一一详述陆军航空兵的这个英雄团队的事迹,但可简列以下一组记录:
1992年3月,汪道斌机组赴什布奇边防连营救病危战士,首次飞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成功地完成了救援任务,受新疆军区通报表彰;
1992年8月,陈涛(现副团长)运送自治区公安厅干警赴阿里高原追捕爆炸案和银行抢劫案8名要犯,顺利完成追捕任务,机组荣立集体二等功;
1994年8月,维族飞行员亚森机组赴西藏狮泉河急救日本游客,受总参陆航局通报表彰;
1995年4月,李少康赴西藏阿里边防连抢救病危副指导员,受到新疆军区通报表彰;
1996年7月,新疆吐鲁番、库尔勒、托克逊、和静等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灾。该团4架直升机投入抗洪救灾,共飞行200余架次,空投物资近30吨,救出病危和被困群众495人次,受到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通报表彰;同年底,该团被授与“全国抗洪救灾先进单位”;
1996年8月,沈正文机组飞往阿里高原救援病危的日本游客真田纪子,受到国际登山协会和新疆军区表彰;
此外,该团还多次参加新疆军区、兰州军区组织的军事演习与演练,均受到表彰。团里先后有一个机组荣立二等功,有6个机组荣立三等功;有4名个人5次荣立二等功;110多名个人荣立三等功;全团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看望和慰问该陆航部队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蓝天雄鹰,功不可没。”高度赞扬了这个英雄团队在保卫祖国和支援边疆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资料提供:魏春责任编辑: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