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的第四媒体

2001-05-20 09:36刘喜梅
中国民族 2001年1期
关键词:网虫昌都西藏

刘喜梅 段 博

西藏网站悄然兴起

马丽华,西藏著名的女作家,西藏文联副主席,最近她牵头设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西藏文化网站——西藏网。她想利用这个“巨大资料库、超级阅览室”,将西藏文化借助网络这个第四媒体传播出去。

去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西藏电信部门以及西藏文学艺术联合会等单位纷纷上网,关于西藏的网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层出不穷。“网络风”悄然刮向被视为落后、闭塞的“世界屋脊”,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西藏网站方面的专家、新华社《半月谈》(内部版)编辑张继新将国内众多的西藏网站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个人网站。主要由到过西藏或是对西藏感兴趣的人士创办,其中以“神山圣湖”网站为主成立的“西藏网盟”是关心西藏的各界人士经常光顾之所;

——企业行为网站。非独立网站,大都挂靠著名网站,以各大旅游网站为主;

——商业网站。如“你好,西藏”网,以经营西藏土特产等商贸活动为主;

——窗口类网站。也是公益性质网站。如西藏电信和拉萨电信创办的“西藏之窗”;

张继新对“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多媒体网站赞不绝口,称之“办得大气,界面友好”。

“可惜现在只有汉文版。”马丽华不无遗憾地说。人手的缺乏是西藏网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马丽华施展外交手段招揽人才,可惜至今连合适的执行总监也没有。内地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困难,西藏本地相关人才奇缺,这也是西藏网络事业发展所遇到的共同麻烦。

对于这个问题,西藏教育部门正在想方设法以期解决。西藏大学网络中心已与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公司——思科(Cisco)公司达成合作意见,成立西藏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为西藏培养高级网络管理人才。这也是西藏第一个培养高级网络管理人才的基地。学院负责人、西藏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尼玛扎西教授说,西藏网络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可谓“跑步进入网络时代”。建立高级网络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正是为了适应雪域高原网络事业快速发展而相应的管理人才奇缺的需要。

高原“网虫”在行动

西藏上网进行公务活动者较多,真正的“网虫”确实不多,女性上网者就更少了。在这些“网虫”中,被西藏媒体称为“高级别网虫”的杨松最为出名。身为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杨松工作再忙,临睡前他也要花一个多小时上网。

杨松是西藏第一批“网虫”。1997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便选修了网络专业课。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看到的第一篇网络文章是对当时一部流行影片进行的讨论。因工作需要,杨松1998年到藏东兼任中共昌都地委书记,工作更加繁忙了,但他对网络如此痴迷,总能忙里偷闲,抽空到网上“冲个浪”。

“我爱好自然科学,喜欢接受一切新的事物。”杨松说。今年50岁的杨松,1976年毕业于新疆大学物理系,在条件最艰苦的西藏阿里地区一呆就是15年。西藏昌都地区位于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三江流域,山高谷深,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越是在边远地区工作,就越是要有灵通的信息渠道。”杨松说。到昌都工作后,在他的建议下,去年11月昌都开通了西藏第一个地市级网站——今日昌都。同时,昌都电信部门开通了163网,杨松如愿成为西藏昌都地区的一个普通互联网用户。

每逢周末,杨松总要在网络世界度过二、三个小时。他现在最关注的是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以及其他关于西藏的情况介绍和分析文章。只要对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和资料,就会马上下载。现在,一些朋友再寄资料时,杨松就会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告诉他们,“给我‘伊妹儿”杨松这样说。为了方便上网,杨松买了台最新式的联想天禧电脑,更新了老设备。“昌都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报纸一般要晚到半个月或一个月,我现在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网络。”他说,“我现在常上的网站是新浪网和新华网,消息非常快,每天都有滚动新闻发布。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国研网,对工作很有帮助。”

身为“网虫”,杨松也有烦心事。虽然整个昌都地区只有100多个互联网用户,但条件只能允许3个用户同时上网。“现在,上网比过去耗时多了,带宽不够,网路总是很挤。”这位副主席显得很无奈。

网络通信飞速发展

西藏电信部门的高峰介绍,2001年5月1日以前,西藏全区上网拥挤和地区上网困难问题将全部得到解决。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高峰是西藏电信公司数据通信事业部的工程师,他说,西藏目前只能通过163上网,少数单位通过169从格尔木上网。造成网路拥挤的主要原因是西藏地区接点只有拉萨和林芝两个,其他地市都是通过长途交换上网,而拉萨地区主节点带宽仅有2兆,只能同时容纳120人上网。

上网人数的激增是造成网路拥塞的重要原因。截至1999年底,西藏上网人数大约400人左右,最新统计数字标明,西藏网民已经在短短的一年内增加10倍,有近4000人注册上网。其中还不包括主叫计费、外地来藏游客长途上网和使用网卡的网民。高峰说,如果加上这部分,网民人数可达到5000人。

最近进行的全国电信三期扩容工程为西藏带来了信息产业超前发展的良机。2000年底,电信拉萨地区主节点带宽将扩至两个155兆。今年5月1日以前,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建设的地市网络交换系统也将全面完工,网路拥塞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高峰乐呵呵地说,到那时,想做个3W的个人主页,可太方便了。

西藏电信部门从为民服务的角度,从社会需求出发,按照适度超前的思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解决了带宽窄、设备老化、地区没有接点等实际问题,带动了西藏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西藏的互联网事业起步很晚,兰(州)-西(宁)-拉(萨)光缆没有竣工前,电话通信都保证不了,西藏通过北京和上海两个长途帐号卫星上网,不仅速度慢,还经常断线。互联网发展从1997年翻开了崭新一页,兰-西-拉光缆的建设成功,使得西藏的因特网从几乎零的起点迅速迈上与全国同步的道路。高峰说,电信公司的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事实表明,互联网、DDN专线上网等新业务的开办和加大投入力度,为西藏其他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基础。西藏电信部门去年12月份还专门成立了数据通信事业部,抽调10名精兵良将负责这一崭新的事业,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身为事业部副处长的高峰年仅26岁。

一股上网的热浪在雪域高原掀起。消防、公安等20多家单位在今年纷纷上网,高峰说,闲置了一年的端口忽然火爆起来。“过去还担心发展速度太慢,现在担心端口不够用了。”他说。有关专家预测,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将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高峰。

人们一直认为西藏信息闭塞,通讯不畅,如今,西藏也融入了全国信息大潮。在目前交通仍不发达的西藏,发展信息产业无疑是加大内引外联、投入西部大开发最为快速便捷的手段。西藏自治区的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新技术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下,以城镇邮电通信建设为重点,以光缆通信和地球卫星通信为主要手段,加速移动通信网、数据网等基础网络建设,形成方便、可靠、快捷的城乡邮电通信网络体系。“十五”期间,基本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连接各城镇,辐射农牧区的邮电通信网;基本实现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基本建成为全社会提供实物传递、电子信息、商品营销、金融服务等一体化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全社会提供多方位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逐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到目前为止,西藏73县已经有50多个县铺设了光缆,其他各县也将在近年内陆续铺设完毕,完整的信息快速传输网即将形成。全区固定电话发展到10万多部,移动电话2万多部,为西藏进一步网络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西藏农牧区的许多乡村都通上了电话,有的农牧民甚至上网做起生意来。(责编:木子)

猜你喜欢
网虫昌都西藏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网虫股份的市值逆袭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守信的网虫
网上“魔鬼”等
昌都三江流域的新风景
一个新型的昌都正在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