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
邻居家的妞妞1岁多了,“淘气”的本事见长。那天我去她家,眼睁睁地看着她刚刚在客厅里把茶几上的玻璃杯打翻在地,转身又到她妈妈的房间里,抓起梳妆台上的化妆用品,在床上地下涂鸦一般乱画起来。她妈妈见了,气上心头,又舍不得骂妞妞,就劈头盖脸地把那个刚从乡下来的小保姆训斥了一番。委屈的小保姆转过身偷偷哭了,泪水一颗接一颗从她那张娃娃脸上滚下来。一旁的妞妞看见了,吃惊地睁着两只乌黑油亮的大眼睛,指着姐姐对妈妈说:“姐姐——哭——”。妈妈却不理会,只是将妞妞抱起放在膝头,不耐烦地应付着:“知道了,知道了,妞妞乖,别吵。妈妈和阿姨正聊天呢!”
我却坐不下去了。这也许是妞妞第一次对身边亲近的人表达自己的关爱,不幸的是,她纯洁无瑕的爱心被忽略了。我忍不住把自己的忧虑告诉了妞妞妈,没想到她却一脸的不以为然:“不就是个保姆嘛!”
我的心为之一颤:不就是个保姆嘛!换言之,她是下人,我们是主人,我们怎么对待她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我不敢再想下去,天真无邪的妞妞在母亲的这种言传身教下,该形成怎样一副扭曲的人格?!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听父亲说,我生下来时没有奶吃,长到3个月的时候,饿得差不多连头也抬不起来了。后来经人介绍,从乡下找来了一位奶妈,从此,我的生命出现了转机。父亲常常对我说,奶妈小时候将你抱负提携,所少的只是怀胎十月。妈妈临终前还叮嘱我,要把奶妈当作亲生母亲一样看待。
到我自己带孩子时,家里从乡下为我请来了一位名叫春花的十六七岁的姑娘。春花从未出过远门,读书不多,但她很勤快,心灵手巧。记得我为儿子讲《小橘灯》的故事时,她也在一旁听着,第二天我下班回来,儿子手里就提着一盏用橘皮做的小灯,嘴里高兴地嚷着:“妈妈,这就是小橘灯,是春花姐姐给我做的。”
自打儿子懂事的时候起,我就时常有意无意地提醒他:春花姐姐是我们家平等的一分子。有一次,我从外面带回来三只芒果,春花正忙着做饭,我特意叫儿子来分芒果。他嘴里念叨着:“排排坐,分果果,妈妈一个,爸爸一个,我一个,刚好三个。”我佯装生气地望着他:“分得不对。”儿子迷惑不解:“怎么不对?我们家有三口人,一人一个嘛。”我说:“你怎么把春花姐姐忘了,她也是我们家的人呀!”儿子为难了:“三个芒果怎么分给四个人呢?”我教他:“春花姐姐每天在家照顾宝宝最辛苦,应该给春花姐姐一个最大的。爸爸工作也很辛苦,再给爸爸一个,剩下一个妈妈和宝宝一起吃,好不好?”儿子高兴地点头同意了。从那以后,儿子总掰着手指头说:“我们家一共四口人,爸爸、妈妈、春花姐姐和我。”当有客人到我家,说到你家保姆如何如何时,儿子会很认真地纠正客人:“春花姐姐不是保姆,春花姐姐是姐姐,是我们家功劳最大的人。”
儿子小学毕业后,春花走了,我们都很想念她。每次回老家,我们都会抽空去看看她。家里有些什么好东西时,儿子总是习惯性地问一句:不知春花姐姐有没有?
我真想对妞妞的妈妈说:善待你家的小保姆吧,善待她,就是善待妞妞,就是善待妞妞的未来。培养妞妞的爱心,就要从善待他人开始。——除非,你愿意让妞妞长成一个狭隘、自私、没有爱心的人。
责任编辑:欣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