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校”的成功实践

2001-04-30 00:08胡宏文李让恒倪正松曾桂林
人民教育 2001年12期
关键词:桃源德育学校

胡宏文 李让恒 倪正松 曾桂林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桃源,一方神奇的土地。1600多年前,诗人陶渊明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诗》。诗中嗓竹垂余荫,春蚕收长丝的人间仙境,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今天,跨入新世纪的桃源,生机盎然。仙鸟似欲啼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里钩织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壮丽画卷。

桃源一中,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创办于1907年的桃源一中,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如今,她的风采依旧迷人。

还是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吧——连续10年,桃源一中学生犯罪率为零;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优秀率90%,合格率100%;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

在第三届、第五届湖南省教研成果和教改经验评选中,桃源一中梅开二度。其中,《初中英语IPO活动教学实验》课题荣获一等奖,《中学德育规范化实验》课题荣获三等奖。2000年,学校申报的《单亲学生心态调查分析及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课题,已被列为湖南省十五基础教育重点课题。

自1996年以来,桃源一中集体和师生个人获国家级奖励和荣誉71项,获省级奖励和荣誉180项。1997年、1998年,在常德市桃源县地属常德市)两次高中物理、化学学科竞赛中,桃源一中囊括了全部的冠军,并且占据了全部获奖人数的半数以上。一块块闪光的奖牌,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桃源一中的风采。

在常德,乃至在湖南省,桃源一中声名鹊起。他们的办学经验已引发人们的关注。多年来,他们以学校重德育,班子求德政,员工修德行为办学宗旨,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德治校的育人之路。

学校重德育

生有百行,以德为首。古往今来,那些汗青流芳的伟人豪杰,无不把对道德的追求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所谓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声感慨。在教育领域,道德及与之相伴的德育,始终被人奉为圭臬。那德教为先的主张,那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在道德的呼声,不就是一种最好的印证吗?

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桃源一中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始终突出德育的首要位置,弘扬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将全面发展,德育领先作为学校的办学追求。

深入了解后发现,在校长王义生身上,充分体现了这一追求。

德育工作时间表和学生咨询问题登记本,是王校长重视德育工作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每天,他要找1至2名学生谈心,对学校各个角落巡查一次;每周,他要听一堂主题班会,找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接待一次学生心理咨询;每月,他要召开一次德育专题会,作一次德育电视讲话,督查一次班风月评比;隔月,他要搞一次大型的德育主题活动:每学期认真开展一次德育评估。这一切的一切,充实着他的工作日程,也积淀着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王校长有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面对面地倾听学生的诉说,温和地与学生交流外,他还将那些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拿出来,让领导班子成员和教职员工们一起探讨。他用富有哲理性的分析让大家明白:当教育成为学生的需要时,奇迹就会发生。

1997年11月,湖南省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在衡阳举行。桃源一中是惟一一所以德育经验上会议讲台的学校。他们《落实德育措施,增强德育实效》的发言,引发了代表们浓厚的兴趣。客观地讲,一中的德育经验也不一定比人家高明到哪里,但他们坚持占领思想政治课和时事政治课主阵地,在扎扎实实打好阵地战的同时,抓好辅战场,灵活多变地打好歼灭战,全方位地把德育工作摆到重中之重地位,的确与众不同!

就拿生阵地来说。谁都知道,不就是思想政治课和时事政治课吗,有什么可值得标新立异的呢?概念、道理、结论明摆着,照本宣科、一讲了之呗。桃源一中可不这么看。主阵地啊,能等闲视之吗?学校非常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讲台,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不能信口开河,乱发议论,含糊其辞。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就要从这里做起。

桃源一中有54个班级,每周开出的思想政治课和时事政治课有200多节。为体现主阵地的作用,政治教研组的老师费尽心思。他们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尤其注重课堂的导向。近年来,他们分类搜集的备课资料就达200余万字,有效地保证了课堂质量。

德育,无处不在。其他学科课程如何有机地渗透德育?桃源一中专门成立了学科课程渗透德育课题小组,历时8年,完成了学科课程渗透德育计划,让主课程和学科课程在德育过程中此呼彼应,实现了德育内容、过程及目标有效的对接。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生渠道和主阵地,其威力毋庸置疑。大多的困惑、疑难,不都是在课堂中解决的吗?然而,学生的心灵是广阔的,思维是活跃的。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德育,如何有效地释疑解惑,让学生不畏浮云遮望眼,显而易见,仅有课堂的作用是不够的。

桃源一中对此深有感悟。5+2=0,是指学校5天的教育常被两天的社会负面影响冲得一干二净。德育,并非理论的阐释和道德的选择,也不仅仅意味着概念的掌握和行为的表现。现代德育是内涵丰富而博大精深的。如何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社会的变化,如何体现时代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在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持之以恒地打好阵地战的同时,他们及时有效地开辟出辅战场,灵活多变地打好歼灭战。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题教育、生存与合作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大教育,就是他们追求高质量德育的积极探索。

全面系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这样的记忆,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桃源一中不少教师的脑海里。

《中国青年报》曾开辟专栏对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现状进行调查,其中《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文真实反映了天之骄子的宿舍脏、乱、差状况,读来发人深省。这组报道让桃源一中的教师感慨颇深:大学是中学教育的延续,那些时代宠儿的表现,不正反映出我们中学阶段教育的一些缺陷吗?看来,中学德育必须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让良好的日常行为習惯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奠定文明的基础。

如果从起点来说,桃源一中的德育还真是从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入手的。因为在这里,学生最先接受的是入学教育,教育内容除学习目的、方法的教育外,大多涉及洗漱、衣着、举止、卫生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但入学教育只有短短3天,日常行为规范又内容多多,况且习惯的养成也非一蹴而就。习惯习惯,不习能惯吗?学校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桃源一中日常行为规范》、《桃源一中师生员工礼仪100句》、《桃源一中学生一日常规三字歌》,以文字形式保证行为规范内容的全面。每个条例又根据行为场所和行为对象不同,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系列,如《日常行为规范》分为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等5个系列:《礼仪100句》按做客、特客、在课堂和办公室、在其他公共场所等分为9个系列。这就从形式到内容涵盖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种要求,全面也好,系统也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文字,毕竟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或者说是软要求。如何让要求变成学生自觉的习惯,真正对学生具有约束力呢?学校专门设立了父明卫生监督岗,对学生执行《日常行為规范》的情况进行实地监督。若学生不经意违反规定,父明卫生监督岗便会及时提醒。校园电视台也设有行为论坛,不定期地对那些出格者曝光,有这样的舆论监督,谁还敢轻举安动呢?

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都是针对教育对象特点和教育目标要求进行的。桃源一中准确把握住学校德育特点,顺应时代变化,捕捉学生需要,较好地处理了德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了学校德育的不断创新。其中,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个举措。

他们把主题教育分解为内容各异的专题:每年的2月为文明礼貌教育月,3月为吃苦磨炼教育月,4月为革命传统教育月,5月为法制纪律教育月,6月为理想前途教育月,8月为社会实践教育月,还有行为规范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求生共处教育月等,在主题系列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份量。这些主题教育,既各有侧重,又互为依存,构成了一个多彩多姿的德育系列。辩论会、抢答赛、演讲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常常在学生们的记忆深处留下深深印记,一次次地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增添着他们的德育内力。

就拿高248班来说。一次,班主任老师以什么是真正的美为题组织了一场辩论会,简短的开场白后,学生们不禁兴致大发起来:

学生甲率先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说:我以为美是一种对自然的良好感受。一个漂亮的外表、华丽的服饰、健壮的身材就是美。对于大自然来说,灿烂的阳光、宁静的月色、涓涓的溪流、缤纷的花朵都是美的化身。美,是自然界的一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崇尚自然之美,因其存在而深深热爱着赐予我美好感受的大自然!

学生乙接过话题说:日月山川、花草树木固然是一种自然美,漂亮的外表、多彩的服饰也不例外,但美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自然美。罗丹的《思想者》、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梵高的《向日葵》、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一种美,这些雕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文学之美,是一种和自然美内涵不同的艺术美。我认为艺术美比自然美的含义要深刻得多。

学生丙富有哲理地说:客观地讲,二位的见解都有道理。不过我认为老师组织这场辩论,用意恐怕不仅仅局限于对美的概念的划分与争论上。我想,如何准确而深刻地认识美、追求美,才是真正的目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实,除了自然美、艺术美外,还包括社会美。人性的善良、道德的高尚、社会的文明是一种社会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应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美、焦裕禄公而忘私的美、李素丽默默奉献的美、徐虎兢兢业业的美、奥运健儿奋勇拼搏的美,这是时代之美!

辩论会还在继续。显然,在这种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中,学生感受的不仅是主题的深刻和内容的丰富,更多的是一种德育的力量。

苦乐并存的生存与合作教育。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应围绕4种基本能力的学习,进行重新组织与设计,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育绝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它应该在充分发展学生人格的同时,增强其独立自主的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多年来,桃源一中坚持对学生进行生存与合作教育,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王义生校长说,生存与合作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在学生之间加强个人与个人的合作、个人与集体的合作、集体与集体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友谊、体验合作的愉快。桃源一中生存与合作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严格的军事化训练,户外远足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实现这种教育的途径。

今年3月30日至31日,学校组织初高中2000多名学生拉练,行程达30公里,教育效果明显。初一5)班63名学生,包括带病拉练的5名学生,都百分之百地完成了任务,没有一个上收容车的。184班的张帆,在半路时突然生病,脸色苍白,直冒冷汗。为了不让她掉队,老师坚决把她送上车,但她仅坐了1公里多路程就下车了,凭着顽强的毅力走完了全程。

学校每年还要组织学生到西安镇文明村、热市乡山河村,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劳动的艰辛。在棠犁岗抗日纪念地,学生体验的是另一种感受,那烬忠报国,明月朝霞照古今;壮志成仁,热水清泉流日夜的挽联,不是一种包含使命感和危机感的特殊生存教育吗?

班子求德政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确,校长的办学理念、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仅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也决定着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在桃源一中骄人业绩的背后,凝聚着历任领导班子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精神,为学校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猜你喜欢
桃源德育学校
陶情偶寄
花都春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罗圹增
学校推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