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溯仁
“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离开我们已18年了。但人们回忆起这位平易近人的医生,仍是充满了崇敬之情。
林巧稚1901年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教师家庭里。她192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在协和医院工作,后又到英国、奥地利、美国进修或考察,回国后成为协和医院妇产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1959年,她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她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曾这样评价她:“林大夫不是一般的大夫,她对病人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林巧稚终身未嫁,但她却为千千万万的新生儿迎来了生命的曙光。她曾同毛泽东主席讨论过人口控制的问题,进而计划生育成为妇产科学术会议的重要课题。她提出并主持了全国范围内的子宫颈普查普治,使我国许多妇女因此而重获了生命。
林巧稚在漫漫的行医生涯中有句名言:“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一个做过剖宫产手术的妇女发生剧烈的腹痛,伴有高烧寒战,找不出病情突然恶化的原因,医生求教林主任。林巧稚亲自给病人做了检查后问医生:“她是没有临产就做的手术吧?”医生回答:“是。她骨盆狭窄,是选择性剖宫产。”林巧稚又问:“术后没有给病人扩张宫颈吧?”医生答:“没有。”林巧稚说:“这就对了。这种没有临产就做剖宫产的病人,子宫颈没有张开,子宫内的淤血排不出去,因而引起高烧腹痛。”主治医生根据她的诊断,立即给病人扩张宫颈排出积血,病人腹痛顿时消失,高烧迅速减退。
林巧稚认为,一个临床医生要多到病人那里去,她要求刚毕业的产科医生必须好好接生100例,否则就谈不上有基本的经验。
1973年,林巧稚被委派为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副团长访问美国,看到西方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诊疗方法有了新的进步时,她这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学习。但医生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患者有思想感情,有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身心反应,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医生不能做纯技术专家,而要到病人那里做面对面的工作。”现在,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中,许多医生成了依靠仪器诊断治疗病人的工具,致使临床上经常出现误诊误治、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现象。林巧稚的这一见解虽说是在30年前发表的,但对今天的医生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到此结束
张晓楼1914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农村。1940年,26岁的张晓楼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从事的眼科事业。他曾任同仁医院眼科主任,曾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工作。他从医50年,治疗眼病患者数以万计,被人们群众称为光明的使者。
建国初期,沙眼患者在我国和世界分布极为广泛。它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据统计,全世界盲人中,有1/4~1/5是由沙眼造成的。它是危害人类最广泛的疾病。
研究沙眼的病原体,大力开展沙眼防治,为人们解除疾苦,早已在张晓楼脑海里酝酿多年。1954年,我国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汤飞凡向他提出合作研究分离沙眼病原体,张晓楼欣然同意。1957年,当张晓楼、汤飞凡完成了沙眼病原体的动物试验后,面临的问题是必须有人体试验,这样,这项研究成果才能获得最后证实和被国际上承认。于是张晓楼提出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而卫生部负责人建议由青年人自愿报名。消息传出后,许多青年医生递交了自愿书,这种为科学、为人类的崇高献身精神,使张晓楼大为感动。把爱护和培养青年一代作为己任、把青年看作宝贵财富的张晓楼退回了一份份志愿书,和汤飞凡教授一起毅然在自己的眼睛上做了人体试验,结果都发生了急性沙眼。他们从自己的眼中分离到了沙眼病原体。当时称为沙眼病毒。1973年定名为沙眼衣原体。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找到了分离和繁殖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因而震动了国际眼科学界和微生物学界。
第一届国际沙眼病原体会议认为,这一重大成就为全世界的沙眼研究工作开辟了道路。许多外国专家盛赞:中国学者的这一重大成就,是自1907年捷克学者发现沙眼包函体之后,眼科学界最重要的贡献。
1981年,国际防治沙眼组织在巍峨壮观的巴黎国际大厦举行授奖大会。张晓楼、汤飞凡两位教授因合作首次在世界上分离沙眼衣原体成功,而被授予国际防治沙眼金质奖章。大会上,他们伟大的创举,生动的讲演,引起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这一重大成就,使有关沙眼病原体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到此结束。
建国初期,我国的沙眼患者极其普遍。而进入80年代以后,沙眼患者日益减少,以至现在的孩子很多已不知沙眼为何病,真可谓“时过境迁,换了人间”。当我们感慨这一伟大的变化时,怎能忘记张晓楼、汤飞凡两位教授为人类的健康所作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