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柏林要朝哪个方面进发,才能化解统一后的贫富差异和文化矛盾,冲出经济不景的困扰?
实际上,把柏林形容为集科学和研究于一地的城市并不为过。因为每一年,柏林联邦州政府平均投入35亿马克当作科学研究用途,这笔庞大的基金无疑是政府推动州经济发展的筹码。
研究成果商业化是当地欲借此振兴经济的步骤之一。从生物工艺至生物医药、交通研发至资讯及传播工艺,种种关系演变无不期望能为柏林奠下“德国工艺重镇”的基石。
根据柏林参议院经济及工艺局发布的资讯,从今年1月至11月,大大小小的短期科研活动和博览会陆续展开。除了政府和私人踊跃推动,当地多间大学也积极加入推动的行列,其中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犜诓伎(Buch牼侔斓目蒲Р├阑,就开放让市民观察遗传学研究工作。
一些志愿协会和非官方组织也集体举办主题科研博览活动,例如城内最现代化的科研及技术开发区——阿德勒斯霍夫(Adlershof,又称WISTA犞贫了“研究日”。其他活动还包括“生活科学之年”对话会、“基因森林”研讨会、“仲夏之科学”及“科学的漫漫长夜”论坛等,触及的范围包括基因、保健、医疗、生化等等工艺。G(南 洋)
海外星云 200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