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艰难的合并
围墙倒塌后,新柏林的面貌的确在最短的时间内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方和民间的努力中心一直以来都集中在重整经济领域。只是,东部和西部两地的国家图书馆至今还不能顺利完成合并程序、两地的水电收费率不一样、两地的物价差异明显、两地工作的待遇差别更大……
10年来这个城市尽了一切努力在纾缓统一之后的消化不良,但行情动荡、谋生困难、失业问题衍生,大幅度的人口流量从东到西,再从西扩散到其他地区,大量产业单位丢空过剩,东部许多新建的办公楼、公寓无人问津,柏林在重重困难中征战。
现实总比想象来得残酷,当初随着围墙的拆除,东边勃兰登堡联邦州有将近15万人进入西部,他们以为在那可以寻找到更广阔的生机。事实证明,勃兰登堡的失业率曾一度高达30%,人们最初的憧憬就像肥皂泡一样,空有短暂的美丽,缺乏延续的实力。常年偏高的失业率,是10年来新柏林胸口持续的伤痛。以建筑业来说,失业大军粗略统计就已有50万,而这些失业人群大都是50岁以上和欠缺学历的青年。比较两区的失业率,东边一直在15%~16%的高水平上,与西边的5%~6%的差别很大。正是因为失业率高居不下,柏林经济的整体表现受到冲击,在恶性循环下,两区失衡的经济形态更加恶化。
这边很多人失业生活成问题,那边建好的住宅公寓过剩无法脱售。统一为柏林的房产业制造了美丽的憧憬,却掩盖了现实市场脆弱的基础,导致了建筑业在往后10年里一蹶不振。按照柏林目前360万人口,当地房屋需求量应该很高。然而,根据柏林一家半官方产业机构(WASSERSTADT)发表的数据,市面上还有10万个过剩的公寓单位待售,政府欲融合两区而大力开发产业活动的计划受阻碍。
综合德国产业界和商界人士的意见发现,柏林政府推动产业发展计划受阻碍并不是因为征地困难,主要是政府当初所做的未能有效地平衡两区的经济差异,加上复杂的历史渊源,难怪一些老柏林会说,拆除围墙容易,整合谈何容易!
10年过后,人们已经不再追究“当初是否做好应对统一后矛盾的准备”,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柏林的经济还要等多久才能上轨道?面对重建柏林的困顿局面,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欧洲政治编辑罗宾奥克利在《新德国的兴旺与痛楚》的评论中直接提出,柏林是否还需要再等10年?
迁都新转折点
事实上,尝过泡沫经济苦头的柏林人,在第一个10年的岁末,就已经抓住发展的新契机。1999年,德国联邦政府陆续把行政中心从波恩迁往柏林后,其实已经通过逐步落实各项与科研工艺相关的计划和工程,以科技带动新经济。
随着政府行政中心的迁移,以及许多人才的回流,困顿的房地产业开始复苏,重新装修旧楼的工程陆续展开,开发悠闲社区概念的房屋计划进入实施阶段。柏林一家由市政府及银行合资设立的W产业发展机构(WASSERSTADT)3年前已经陆续展开以兴建住宅单位为主的发展计划,据负责人迪尔德迈巴克介绍,悠闲便利社区的建筑工程包括学校、中小规模办公单位、公共设备、园林、教堂等,整个城市至少有5个类似规模的发展计划也在进行当中。自信的柏林人相信,产业行情在未来的5年会好转,毕竟柏林是德国最重要的信息生产城市,大部分新人新事都在这里诞生。
迁都柏林,政府还特别计划逐步通过交通线路、能源技术、环境技术、信息和通讯系统的技术现代化,带动整个德国经济的腾飞。由柏林仅扩建的6.2万公里长的玻璃纤维网,是欧洲范围内最广、最全面的玻璃纤维通讯网络,为多媒体通讯时代提供了优良的前提条件;而柏林总投资了60亿马克,将阿德勒斯霍夫(WISTA)建成欧洲最现代化的科研及技术开发区。据了解,政府建设这座总面积有420公顷的大规模工艺研究园,概念就是以“新素材与新方案”为宗旨,范围包括资讯、传播、环境、交通、能源、生化、医药等等新工艺。
新科技为柏林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实,目前已有365间公司、12间科技机构及将近4000名高学历的科学家和研究者在科艺园设立本身的基地,东部数以千计失业的科学研究者在这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新柏林 阵痛过后见希望
作为欧洲的中心点,柏林的位置越见重要。一方面,柏林是西方市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柏林本身就是由东西部重新合并而成,在东西部合作上有独特的经验。随着中欧及东欧国家经济能力的增加以及市场需求量提高,柏林在欧洲、全世界扮演的角色绝对举足轻重。
当世人对柏林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一堵围墙时,新柏林已经渐渐改变了它陈旧的面容。在复建的柏林市里,尽管新旧建筑物参差不齐,然而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新的生机。从10年阵痛中成长起来的柏林人用他们的双手,建造一个焕然一新的柏林,让世人将焦点转移到柏林所具备的广泛商机与便利的技术环境。
今天的柏林,正准备重振当年闻名国际的声誉。德国政府致力在柏林开拓服务行业,包括加强原有的旅游观光业和开拓资讯工艺业,以制造新的就业机会。柏林在欧洲旅游景点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前两名是伦敦、巴黎)。城中三座歌剧院、多个大型交响乐团、世界级博物馆、美术馆,都是国际游客的游览焦点。此外,一年一度的“爱情大游行”、音乐节、民俗狂欢节等,也是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重点节目,其中克里斯托夫节日(Christopher Street Day),是全世界同性恋者的盛会。
在过去鼎盛的时代里,柏林是吸引知识分子的磁石,而今柏林将重现艺术之都的光芒。仅柏林音乐节,就成为了全世界各类爱好音乐者的节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项音乐节找到自己的最爱,无论是古典乐、爵士乐、流行乐还是电子乐,整座柏林变成了一座巨型的露天音乐舞台。G(谢美凤)
海外星云 200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