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域外UFO散记》有感

2001-04-29 00:44:03王郁明
飞碟探索 2001年2期
关键词:飞碟文明生命

王郁明

书案上摊开的是时波先生的书稿《域外UFO散记》,作为这部文稿的责任编辑,我深深地被这部书稿吸引住了,大有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它之感。

时波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末旅居法国,至今不觉已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停止对UFO的研究,著述不断。这部书稿是时波十年中所见所闻的随笔,其中有这十年间世界各地离奇的UFO案,有他采访世界各国有名望的UFO学者的过程和谈话记录,有不同流派、不同立场的UFO研究者的观点。书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描述的许多案例是国内读者闻所未闻的,对UFO爱好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第三部分集中介绍了各流派的观点,对国内的UFO研究者来说具有很强的资料性。

作为这部书稿的第一位读者,我认为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三部分,这部分里介绍的各派学说令人大开眼界,对人的思路大有启迪。

比如法国的UFO研究专家皮埃尔·戴纳凡先生,他认为飞碟不是来自其他星球的宇宙飞船,而有可能是地球本身所产生的未知现象。这种现象与地质变化有关,是随地质断层的运动而生的。这使我想起了钱学森先生1984年在写给飞碟探索编辑部的一封信中提到,英国的刊物认为UFO“可能不是来自天外,而是发自地下,是地层断裂引起的”,并希望中国的UFO研究对“地震预报”做出贡献。大家知道,地球的板块运动是一刻也没有停息的,板块运动造成地壳上的断裂带,处在断裂带上的岩石常常处于摩擦状态之中。岩石在互相摩擦中可以发出光、产生电(这在实验室中已经得到了证明),由这种光电而产生的一些发光现象有时还会随岩石摩擦点的变化而运动。毫无疑问,这种发光现象迷惑了很多目击者,使他们自以为见到了飞碟。

英国的詹姆斯·奥伯格则对UFO持否定态度,他在《UFO科学的破产》中认为:UFO学没有按照科学思想的规律行事。尽管他也承认UFO研究者收集的报告中有一小部分具有鼓舞性,但这一部分也是“缺乏数据、缺乏重复性、报告失实、报告者弄虚作假”等。对于UFO研究者广为宣传的吉米·卡特见到了飞碟、宇航员见到了不明飞行物等,他认为卡特总统的目击报告中存在着大量不正确的成分,宇航员的报告中也没有一件是与真正的UFO有关的。

但英国的詹妮·兰德尔斯沃则马上发表了《被忽视的UFO科学》,力驳奥伯格。他认为,UFO现象确实是由于不能证实的原因,而使许多对此课题有兴趣的人逐渐脱离了它,但“这个领域中的许多课题目前尚未触及,不管它将成为别的什么,它的确是世界上最最值得注意的信仰体系之一,它的确是令人惊叹的”,“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为性质不同的各种领域(如感知心理学、幻觉、信仰社会学、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多门学科)提供资料。让科学对严肃的UFO研究者及其资料再亲善一些,看来是有利无害的”。

法国的科学家休伯特·里夫斯则对外星生命的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广袤的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不明世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些世界的文明程度一定比我们地球文明落后。完全可以设想,一些星球正处于恐龙时代,而另一些星球上的文明程度则超过我们地球文明几千年。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则是使物质向更加复杂的机化形成发展的动力。这种机化形成在宇宙的各个地方进行着,在我们地球上机化形成则到了最高阶段。因此有理由认为,这相同的动力也一定会在其他星球上产生相同的结果。但目前人类探索到的实际情况表明,要找到地外生命还是相当困难的。

读到这里,我想起我在《飞碟探索》1999年第6期上《假如地球刚刚1岁》的一篇短文中把46亿年的地球比喻为1岁,那么在最后一天的最后45秒中人类才会使用青铜器,在最后的029秒里第一颗人造卫星才上了天。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比起地球来说实在是太短了,更不要说与宇宙相比较了。即使外太空的某一颗星上真有智能生命,那么他们的诞生及文明发展历史要与地球人严格同步,精度必须达到001秒,他们与地球人之间才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可能(联系所需时间忽略不计)。不要说早一天、晚一天,就是早一秒、晚一秒都会失之交臂。

里夫斯认为,我们也不能排除存在着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性。我们不应当让思维总是缠在我们地球上经验的框框中,许多科学家都曾思考过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但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化学元素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法则也是相同的。然而抽象地看,其他形式的化合物是有可能存在的。他还认为,大多数不明飞行物事件是经不起科学分析的,但任何人也不能肯定根本就没有不明飞行物、地球也从未有外星人访问过。

里夫斯的这段话有点学者看问题的味道。每年的国庆节过后就到了目击报告丰收的季节,大量的目击报告如雪片般向编辑部飞来,而且大多数来自沿海地区。1999年国庆放假前大家开玩笑说,上班后肯定有大量信件。果不其然,大量目击报告如期而至,沿海各地的媒体也大肆报道。然而,热潮的后期一家有影响的电视台竟然做出了这样的评论:据某科学家说“不明飞行物与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看到这样的评论我不禁哑然失笑,笑过之后又觉得有一股淡淡的苦涩。笑,我不知应该笑某科学家还是笑这家电视台,竟然对“不明飞行物”和“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这两个不确定因素之间做出了确定的“没有任何关系”的结论;苦,是感到,连这样逻辑常识的错误都出现在媒体上,是我们的无知还是在重蹈某些先哲的覆辙?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相信原子能的应用在未来的100年内能够付诸实现……”爱迪生也说过:“……一个比空气重的飞行器,纵使有朝一日能够制造出来,那充其量不过是一件儿童玩具罢了……”这些科学伟人刚刚离开我们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他们曾断言不可能的东西都变成了现实。所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们只有理性地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各种不明事物,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和排斥它们,对各种不明现象的探索事业才能有较为宽松的生存空间,科学才能自由地发展。

法国的UFO研究泰斗让·西迪先生承认不明飞行物和类人生命体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个现象并非始于1947年的阿诺德事件,而是历来存在于地球之上,但他又对“外星人说”予以坚决的否定。

英国的斯蒂芬·哈伍钦教授认为,对外星生命的联络应取审慎的态度,他对“先驱者10”号探测器上携带了有关地球讯息的金属牌表示了异议。他认为,在我们不了解外星人的基础上就向外星人发出了有关我们地球的讯息,这是相当危险的。万一某个具有侵略性的外星种族得到了这个讯息,他们会轻而易举地沿着我们提供的路线来到地球,那时地球人面对的危险将会是不可预料的、难以抵御的,最悲观的结局将是:地球文明被毁灭,地球人类受到奴役甚至灭绝。

作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柯则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是经过协商之后由先进文明植入地球的。这种理论就是“有控泛扩散论”。

吉拉尔·德马克先生的理论就更新奇了,他推断:在地球上生命演化的进程中距今若干万年前忽然出现两个分支,后一支是我们现在的地球人,前一支是迅速发展成为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类人生命体。类人生命体的高度文明大都在近海地区,在地球大洪水时期,他们的活动受到日渐上升的海水的威胁,被迫大规模迁移,他们活动的遗迹也都被海水所淹没。现在各大洲发现的巨石建筑和古老文明遗迹都是他们留下的,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里关于神仙和救世主的传说也都是描写他们的。

总而言之,欧洲的很多科学家对不明现象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也有很多独到之处,他们的很多著作很有必要介绍到国内来。在这方面,时波先生在1981年创办《飞碟探索》杂志之后的十余年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旅居欧洲的十余年时间里也还在不断地进行着这方面的工作,为中国的UFO研究走向世界而不懈努力着。为此,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时波先生是中国UFO研究事业的开路者,以他的UFO研究成绩来说也不愧为中国UFO研究的第一人。”

时波先生的这部书稿预计将于2001年5月出版和广大UFO爱好者见面,大家阅后如欲与时波先生联系或欲与法国的飞碟研究机构联系,我自然是中间的联系人。我的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信箱,邮编730000。

猜你喜欢
飞碟文明生命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打补丁的飞碟
童话世界(2020年34期)2021-01-14 00:32:54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神秘的飞碟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飞碟遇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