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标
父母意识是指父亲和母亲对于妊娠、分娩、育儿及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及情感体验等等。父母意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内在的、本质的、根源性的影响。
父母意识不仅决定着父母自身的状态,更决定着他们对孩子的养育态度和方式。因而是决定孩子能否幸福、安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为此,根据父母意识的有关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家庭教育应关注的问题。
牺牲天性快速成长
尽管百余年前自然主义教育运动家们所倡导的尊重孩子的天性至今仍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与价值观的多元化使我们越来越忽视了孩子童年的天性。天性是需要逐步展开并慢慢加以疏导的,与竞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似乎并不合拍。所以,以牺牲孩子童年的天性来换得快速的成长,往往成为许多父母的选择。
淘气顽皮、好奇好问是孩子最典型的天性。孩子生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童年期的心理活动特点。但是,现代父母通常用高智能化的玩具来限制孩子玩泥沙,为的是避免孩子弄脏了小手,弄脏了漂亮的新衣;现代父母让孩子成天呆在家里不能外出,怕的是孩子在探索中遇到危险;现代父母为孩子准备好一大摞图书和VCD片,以为这比回答孩子的问题和讲故事更省事、更权威……
然而,正是源于父母的精心设计或难以言状的育儿焦虑限制了孩子天性的展现。适度的育儿焦虑可加强亲子间的联系,有助于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但事实是,许多父母育儿焦虑感过于强烈,必然导致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注、过度保护及过高期望,造成儿童的天性受到压抑,主动性与创造性匮乏。试想,玩泥沙哪有那么多规则的羁绊?不经历探索的“风雨”,又怎见发现“彩虹”?源自天性的游戏、玩耍和发问是童年期孩子每天的“工作”,这些活动具有启发性,既是儿童学习的自然途径,又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及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摆脱育儿焦虑,尊重孩子的天性,
还孩子真正的童年,父母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不仅会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智慧与创造的灵光也会时常闪动。
关注生理忽略心理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如今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居室。但是,孩子的心理空间并没有因为物质空间的扩大而“水涨船高”。有孩子不无忧伤地说:“同物质条件的优越相比,我们期待的心理空间却显得十分狭小。我们除了读书以外没有其他娱乐,我们缺少玩耍的伙伴,我们背负父母的高期望,我们不能有自己的秘密,我们不能自己选择未来……”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想取得有效的咨询效果,咨询者必须非常注意与来访者取得“共感”——也就是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来访者的内心感受,达到对来访者境况的心领神会。只有用来访者的心情去感受,用来访者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真正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事实上,这种共感的理念完全可以扩展到人际交往、亲子交往过程中。不要因为孩子看起来尚小,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不闻不问。其实,孩子也有着丰富的、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其心理需求也各不相同。1岁左右的婴儿需要建立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信任感及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2岁的孩子一边对大人的要求说着“不、不”,一边尝试着自主性的探索;4~5岁的儿童则迫切需要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玩耍和同伴交往;小学阶段的儿童,最希望能处理好学习与玩耍、家长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开始从童年迈向青春期的孩子,则开始渴望独立,具有更强的自我关注与自我体验的愿望。
不少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生理需求的关注与反应往往大大超过了对心理需求的关注与反应。但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不少人的心理问题,根源就在于早期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合理而足够的关注。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在婴儿期,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语言、动作等方面有较多的关注;在幼儿期,
父母应该对儿童的独立意识、探索活动、社会交往有更多的敏感和反应,等等。父母还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又是什么。
孩子的心理需求还因家庭和父母的养育方式而异。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以及独生子女现象易造就两类亲子交往的家庭类型:过度关注型与参与不足型。前一种家庭中,父母处处过多关心孩子、介入孩子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又对孩子限制有加。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时常会发出“被父母那无形的手所捆绑”的感叹,内心迫切需要自由与探索。后一种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客观原因),或是不情愿让孩子过多地“拖”自己而对孩子关爱不足(主观原因),使孩子在亲情交流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
重在结果轻视过程
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家庭教育究竟应关注什么?我认为对过程的关注应超越对结果的关注。在谈到国内的足球氛围时,有位著名的外籍教练这样认为:我们太过关注足球比赛的结果,而忽视了足球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这话同样点出了许多家庭教育的误区——父母通常只关注家庭教育的结果,而对过程漠不关心。实际上,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过程,孩子学钢琴而没有最终成为钢琴家,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孩子灵活了手指、懂得了音乐语言、陶冶了性情,难道不是童年不可多得的收获?其他家庭教育领域也莫不如此。只关注结果的教育,通常伴随的是父母的拔苗助长心态和孩子的厌学心理。即使终极目标得以实现,孩子也难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言传”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其影响力不及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价值取向。所以,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成长,还需调整自我,寻求新的发展。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是,许多父母携儿带女寻求心理咨询,而事实上,所谓孩子的心理问题,有三分之二以上与父母有直接相关。可以说,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某种程度上正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