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笑
因特网展现给人们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用户可与网络上的其他用户通信聊天,又可调阅各种各样的报刊,享受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服务,还可调用各种软件,玩电子游戏。因特网自1993年问世以来,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据统计,全球因特网使用者1999年年底估计达2.59亿,2002年将上升到4.9亿,2005年可达到7.65亿。可以说,再过六七年,全球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人是因特网用户。很多青少年不知不觉就成了因特网的俘虏,整天整夜地沉溺其中,被专家称为“因特网上的动物”。
科学家认为,网络上瘾者有以下特点: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对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有逃避现实的心理迹象;和家人或老板的关系出现问题。上网过度的症状包括抑郁、失眠、精力难以集中,这和其他上瘾行为相似。
早在1995年7月,网络刚刚普及的时候,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达克·格里菲斯博士就公布了他对青少年“因特网瘾”的研究结果。他调查了100名因特网用户,其中22名认为自己使用因特网已有类似吸烟上瘾的感觉,还有12名认为,使用因特网能像吸烟那样使人放松。一位学校计算机中心管理人员说,一些学生常通宵达旦地在计算机中心上网,当他赶他们走时,有的甚至哭了起来。还有一位用户说,他每次都想把电脑关掉,但就是下不了决心,由于长时间地呆在电脑边,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他要求建立一种类似戒毒中心的机构帮助他戒掉“因特网瘾”。这些因特网上瘾者的行为与吸毒或酗酒成瘾者类似,一接触因特网就兴奋异常,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因特网就会“网瘾难耐”。调查还发现,在英国尽管每小时要花费2.3英镑,一些青少年每天泡在网上的时间仍多达13小时。
在美国也有两个典型例子:一位妇女由于过分迷恋因特网,弃丈夫和孩子于不顾,竟然将床搬到计算机旁“与电脑同眠”;还有一名少年“网虫”,在网上漫游玩得茶饭不思,没有办法,父母只得给他配备了轮椅,以便开饭时能强行将其从电脑旁“推”开。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安德烈·黑恩说:“青少年和年纪较大的女性特别容易上瘾。”他说,网瘾患者平均每周在网上花掉34小时。
专门研究上瘾问题的精神治疗师弗里希·戈赫特估计,网瘾患者的平均年龄将越来越大。他说:“许多老年人几乎和社会没有任何接触,所以就开始上网。”最早的一家网瘾自救机构的负责人加布里埃莱·法尔克说:“有很多年过70的妇女跟我们联系。从去年6月以来,已接到2000多个救助电话。”
洪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新因特网用户缺乏明确的目标,因此往往花大量时间访问聊天室或与游戏、音乐与性有关的网站。此外,和吸烟之类的上瘾行为不同,与其说网瘾属于生理问题,不如说它属于心理问题。当冲浪者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以满足自己的网欲时就会逐渐产生网瘾。
网络迅速普及的中国也已不是没有网络上瘾的一片净土。据1999年底的一项调查,广州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29.3台,居全国10大城市之首。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网热迎面扑来,网络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不少学生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不能自拔。据不完全统计,广州上网大学生中有1/3的人患有“网络综合征”,有的玩昏了头顾不上上课和做作业,有的备足了方便面足不出户,有的网“线”越拉越长,考试挂起了“红灯”。
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因此用户几乎可以无休止地获取各种信息,其中包括电子游戏以及暴力色情信息,这很容易使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上瘾。专家指出,青少年过多地在因特网上游玩会减少交友等其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成长,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将不亚于吸毒上瘾或酗酒上瘾。不过,专家认为,杜绝网络上瘾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要给孩子购买计算机,父母应该做的是教育孩子们有所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