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枫
如今,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但在讨论中,存在一种说法:对大学生倡导创新学习是一种“必须”,对中学生鼓励创新学习也是“应该”,而对小学生提出创新学习似乎“不宜”。原因是小学生无论是知识的存量、经验的积累、技能的掌握还是智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进行创新学习。对此看法不敢苟同,我认为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应该而且能够进行创新学习。
我是个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只要教学设计得当,符合“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一要求,学生就能从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习。例如有这样一个课例,教师借助电脑展示例题:“有7个苹果放进3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列出了算式:7÷3=2(个)……1(个)。接着教师添加一个苹果后,问:“现在每盘装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又列出了算式。接下来,教师又把苹果的个数改为9个、10个、11个、12个、13个等,让学生拿出纸苹果学具,分组操作讨论。然后,各组向全班汇报结论,教师把所有的算式板书如下:
7÷3=2…1
8÷3=2…2
9÷3=3
10÷3=3…1
11÷3=3…2
12÷3=4
13÷34…1
教师根据上面的算式,问学生能看出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答:(1)除数都是3:(2)被除数依次大1;(3)余数每隔几个后又重复出现:(4)余数只出现1、2这两个数。教师又问:余数会不会出现其他的数?学生答:不会。如果还余下3的话,就可以每盘再装1个,这样又没有余数了。教师由此提出:除数为3时,余数只有1、2这两种可能,这说明什么?学生答: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师进一步肯定学生自已得出的结论。
这一课例说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新的。他们学习仍然要经历一个由未知到知的认知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不能单靠使学生记忆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建构知识,发现真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也就是说,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学习同样也可能是一种发现,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用自己的头脑对事物进行过思维加工,分析和整理。学生学习中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之间虽然在形式上和程度上明显不同,学生的发现是“再发现”,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的学习过程,但是就智力活动过程而言,不论是小学生凭自己的力量所作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致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同样要经历一个发现、探索过程。凡经过学习者亲自发现、探索而获得知识的学习,便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小学生既然能够在发现、探索中获得新知,那这种学习也就理所当然的是一种创新学习。因此,对小学生提出创新学习是完全可行的。因为:第一,小学生具有创新学习的潜在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入学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影响下,想象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但再造性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性想象也日益发展。小学生的思维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小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与上述有利于创新学习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等更是他们创新学习的心理推动力。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综合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和论述,将儿童的创新个性归纳为八个方面:(1)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2)情感丰富、具有幽默感;(3)勇敢、甘冒风险;(4)坚持不懈、百折不挠;(5)独立性强:(6)自信、勤奋、进取心强;(7)自我意识发展迅速:(8)一絲不苟。第二,小学生学习的教材,其内容的选编及呈现方式提供了创新学习的基础。以小学数学为例,其内容的呈现,都力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现象——本质,感受——理解,观察——归纳,操作——体验等程序加以展开,让学生亲自经历一番发现、探索的学习过程,以享受创造和成功的快乐。第三,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已积累了不少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方式或策略。
总之,小学阶段的教学(包括所有的学科)切不可因其“小”而忽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学习必须从小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