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克��
《历史教学》是办得很有特色的一个杂志,其特色之一就是所发表的文章既有研究性的,又有关于教学的,把教学与研究结合了起来。可惜研究教学的文章大都谈的是中学历史教学,而很少涉及大学历史教学。自己在大学里教了大半辈子的历史(世界史),愿乘庆祝《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之机,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我国的大学历史教师大都以研究高深的学问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为学问大了,教学自然会好。每个人对自己的教学当然还是很注意的,也有交流活动,不过总的说来没有像对科研那么在心。无论教师、学生,都以谁学问大、著作高深为衡量标准。所以长期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老实说我自己也是如此)。在五六十年代有“教学是支出,科研是收入”的说法,近年来在大学的历史教学是有许多问题的,落后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很值得大家注意、展开讨论和研究,以求改进。
首先是课程设置就有很大问题。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即以分科为主,各系都强调自己学科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设置课程。结果系科设置越来越细,各系独立性越来越强,力求自成体系,使学生学完后即成为本门学科的专家。但这样做的弊端是各系都自成壁垒,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相关学科缺乏应有的交流,跨学科的研究无法进行。学生、教师逐渐走向知识狭窄、思想单一,难以成为学识渊博、有创见卓识的大家。这一现象现在已经引起许多有关方面的注意,有许多的讨论和改革。这里不再陈述。
历史系的课程设置就是在上述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追求要给学生以完整的、系统的史学知识,各高校历史系的课程大都是以两大通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为主,认为所有的史学知识在通史中都可以具备,所以通史课很长,最初曾长及四年,后来虽然有所压缩,但也在两三年之间徘徊,直到现在。其他断代史、国别史、专门史的时间就很少了。这自然就造成必修课的时间很长,而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很小,到外系选课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知识性课程很多,而方法论的课程很少。大约各历史系属于方法论、技能性的课程,一般只有外语、古汉语、史学概论等几门,这就影响学生认为学历史就是记住许多的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就行,而理论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相对缺乏。
多年来我国教育向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缺少关于创新能力的锻炼,这在高校历史系教学上自然也有反映,就是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缺乏启发式。近年来大倡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于是对这一问题又多方讨论。据我所知,我们的高校历史教学方法有问题,已多年来困扰着师生。50年代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就贴过“上课神疲论”的大字报,批评老师的灌输式教学。后来流行的讽刺灌输式教学的口号是“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丢笔记”。教师也曾多方研讨,力求改进。而且我想,有过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无论如何,总能在课堂上讲出一些思想火花、给学生以启发的。为什么这一问题到现在仍然未能有大的改进,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我们缺乏好的教材。课程以通史为主,所以我们的教材也大多是通史。历年来编的教材可为不少,许多还是出于名家之手,得过大奖的。可是因为通史很长,教材多为集体编写,各人观点不同,最后只能妥协。所以我们的教材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即按五种生产方式把历史大事排列进去,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要叙述一番,所谓“大事不漏,观点稳妥”。结果是教材大同小异,可谓千人一面,读起来没有多少启发性。再加上缺少其他配套的地图、年表、参考书等等,我们的教材还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科学一片繁荣,出版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学生可以阅读的参考资料大为增加,可是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似乎还没有振聋发聩之作。许多著作、文章,都是显示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很少针对学生本身要求编写的读物。
其次是我们的授课时间太长,授课方式多为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许多老师都在这方面做过改进,尝试过多种新办法,不过到现在学生还是被动地学习,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有时老师启发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要学生回答,可是还是讨论不起来,弄得兴味索然。
这需要从教和学、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从学生方面说,我们的学生自小学开始,一直习惯于听老师讲授,自己只是理解、记住老师所讲解的东西,到大学还一下子改不过来。学生听课的时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学。本来我们规定的本系必修课的时间已经相当多,可是因为历史系的学生找工作不容易,不少学生近年来多辅修其他专业,课程自然更多。他们每日忙于上课,记笔记,穷于应付,那还谈得上主动地学习。而且他们发现这样应付也可以成功,所以也就一路应付下去,缺乏改弦更张的要求了。从老师本身说,自己就是这么学过来的,一些创新思想、理论思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并不能达到自觉的运用,所以也很难拿来启发学生。所谓“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另外,要求学生讨论问题,除了学生要有时间阅读材料,进行准备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启发性的材料,可是我们这方面的材料也不易得到。文章、书刊没有足够的复本量,不能人手一编,同时准备,如何能保证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呢。我曾提倡编写一套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用的世界史课堂讨论教材,即选择一些世界历史上的有意义的问题(题目不能太大,太大了无法讨论),先写一篇导言,介绍此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有过哪些争论,解决了哪些问题,现在研究的发展如何,即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研究前沿。然后选取若干重要史料(如原文为英文,可以不译,如为其他文字,还需译成中文),详加注释,以帮助学生阅读。再开列国内可以得到的参考书刊目录,对书刊也要加以评介。每本十万字左右,太多了学生无法读完。如世界史能编出三十、最好是五十本这样的教材,使学生在上课时阅读、讨论,我想大概是可以讨论起来的,而且也可以有助于启发式教学。不过这一套教材现在也没有编出来,学生的阅读材料仍时常处于困难状况。
对于学习成绩如何考核,如何进行考试,也是应该研究的问题。过去一直执行期末闭卷考试的办法,学生只能考试背笔记,背下来就可以得高分,否则就有不及格的危险。考了好成绩并不反映学生真正有研究能力,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而且考试作弊近来屡禁不止,所以各高校也纷纷采取对策,改进考试方法。主要倾向是重视平时成绩,让学生平时多做作业、讨论、练习,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再只靠期末的一篇答卷决定成绩。我想这是很可取的一种办法。
大学历史教学如何搞好,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以上只是对本科教学的一点看法,还未涉及研究生教学,那里的问题也相当多。我想,大学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可以说是制造人才产品,但这种制造,绝不同于制造物质产品。一个大工厂,生产出来的同一品牌的产品,可以说都是相同的。目前的大学规模愈办愈大,每年也制造出来成千上万的人才产品,但可以说没有一个产品是和另一个产品相同的。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殊风格,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学应该有一些规范,保证教学的进行符合自己的特点,但更应该有相当自由的空间,使教师、学生发挥自己的教和学的主动性。教和学都是一种相当个性化的工作,一个教师课堂上可以有上百人听课,但对课程的感受却可以各有不同,而获得的成果也往往各有不同。我们在规范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给教师和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度,管得过死、过严,并不利于教学的提高。
时下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发展很快,各方也大力提倡,甚至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网络教学变天涯为咫尺,网上几乎可以获取你所需要的一切东西,确是应该大力发展。但恐怕还不能说鼠标一点,万事俱全。个性化的教学还更需面对面的启发、诱导、交流、示范等等。教师的工作决非机械可以代替的。
(马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英国封建社会研究》、《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主编)等。曾在《历史教学》发表《漫谈史学比较研究》等论文。)责任编辑:倪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