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报道隐藏主观倾向

2001-02-13 17:35毕无畏
新闻记者 2001年5期
关键词:客观事实倾向性主观

毕无畏

西方新闻界经常自我标榜说,西方的新闻报道如何如何“客观”,如何如何“不偏不倚”。

西方的新闻报道果真是“不偏不倚”、不存在任何主观倾向性的“纯客观报道”吗?

对此,江泽民主席曾于2000年8月15日在北戴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麦克·华莱士的专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论是中国的新闻界还是西方的新闻界,它们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是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中国的新闻,特别是对我们的《人民日报》,人们非常重视。如果它把某一个事实报道错误了,老百姓会信以为真。不像你们那儿,反正随便报,就是不符合事实,也无所谓。”

事实胜于雄辩。笔者常看西方媒体对中国或涉及中国的一些报道,深感西方一些报道具有相当的欺骗性,不是去忠实地报道发生在中国的客观事实,而是利用其标榜的所谓“纯客观报道”来兜售其奸,以此来掩盖隐藏其中的鲜明的主观倾向性。

具体来说,西方一些报道经常采用如下一些手法来影响社会舆论:

1.偷梁换柱法

先看两个实例。今年1月底,法国《费加罗报》在一篇题为《画面冲击法轮功》的文章中说:“今天,(中国)政府似乎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告诫百姓法轮功是危险的。这既可以使某些信徒或潜在的信徒丧失热情,也可以使镇压顽固分子合法化。”

这一报道在貌似“客观”的背后,悄悄地塞进了自己主观色彩浓厚的倾向性———且不说其报道内容中诸如“似乎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可以使镇压顽固分子合法化”等主观武断的字句,仅其标题《画面冲击法轮功》就带有鲜明的主观倾向性。

与此同时,法国另一家媒体《解放报》在一篇题为《北京用画面妖魔化法轮功》的文章中说:“两天来,中国政府播出了五名法轮功信徒上个星期在天安门广场上自焚时的录像。这些可怕的画面令许多中国人震惊。中国政府同时告诫香港警惕法轮功组织利用它作为‘反华基地。这是不习惯有人反对它的中国政府在同法轮功组织做斗争中采取的两个新步骤。”

这一报道且不说其内容,仅从标题来看,其主观倾向性是何等鲜明。

总之,上述两家法国媒体均采取了同一报道手法。他们“偷”去了中国媒体用电视画面客观报道几名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事实真相这一“梁”,而悄悄地塞进了自己主观武断的判断之“柱”———北京用画面来“冲击”或者更露骨一点说是“妖魔化”法轮功。这难道不是歪曲客观事实吗?故名为“偷梁换柱法”。

由此可见,西方报道的“客观”包装形式仅仅是假像,利用这种“包装”巧妙表达主观倾向性才是其实质。

2.捕风捉影法

《纽约时报》是当今美国的主流媒体之一,其创始人奥克斯在创办该报伊始就自称“只选择适于刊登(本报)的新闻”,并把它作为座右铭在该报创办初期的报眼位置上反复刊登。1999年初,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武器实验室专家李文和,就因为自己沾上了一个“华”字———是一位美国华裔科学家,而被美国《纽约时报》等一些主流媒体捕风捉影地大肆鼓噪为“中国间谍”。难怪李文和于2000年9月13日被美国法庭当众释放后,深谙其中奥妙的香港《信报》于同年9月15日发表一篇题为《李文和的政治》的文章:“‘李文和案同时还显示中美关系的极度脆弱性。在18个月前,‘核弹泄密案炒得最热的时候,共和党的右翼议员们企图通过这一事件来彻底摧毁中美关系。发人深思的是,历来素称政治独立的美国主流媒体,尤其是《纽约时报》和四大电视网,都突然丧失了自我判断能力。一窝蜂地加入这场反华闹剧,扮演着很丑恶的角色。”

可以说,《纽约时报》和美国四大电视网在对所谓“李文和案”的报道中,均采取了“捕风捉影”的报道手法,其“风”和“影”皆因他沾上了一个“华”字。

3.以偏概全法

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生命在于真实。在把握真实性的问题上,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个别、表面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讲新闻的真实性,要注意符合事物的本质,符合事物的整体性,在事物发展总趋势的把握上做到真实、客观,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列宁说:“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方许多有关所谓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确实“连儿戏也不如”。西方一些报道十分善于捕风捉影、以偏概全,道听途说甚至任意编造,然后无限放大、无限上纲。比如,西方记者经常戴着“有色眼镜”在中国各地走村串巷,鸡蛋里挑骨头地“捕捉”中国的所谓人权问题,其惯用的一个把戏就是把道听途说或任意编造出来的中国某个村落的个别基层计生人员的所谓“溺婴”行为,任意夸大成中国的官方行为,继而像三级跳那样再次“放大”为所谓“中国不尊重人权”。西方媒体中这种以偏概全的报道不胜枚举,故而笔者统称为“以偏概全法”。西方许多报道中对中国人权的攻击皆源于此。

其实,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有一些“个例”存在,也只能是违法或犯罪分子所为,与政府行为毫不相干。

4.含沙射影法

2000年8月,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成功,国内外一些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但美联社记者在报道这件事时别有用心地进行了“纯客观”形式的“包装”,塞进了表达怀疑倾向的一句话———中国电视台没有播出张健在夜间游泳的画面。

其实,这一报道以“纯客观”的形式,巧妙而又含沙射影地表露了美联社记者对张健这次横渡渤海海峡成功的阴暗心理———暗示张健夜间有没有游泳无法证实,因此他横渡渤海海峡是否成功令人怀疑。

其实,夜间军舰无法把中央电视台记者送上陪泳的渔船,因为那样会产生虹吸现象而弄翻渔船。而美联社对这一情况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5.以假乱真法

西方一些报道甚至不惜歪曲客观事实来“制造”舆论。1999年5月1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突袭我驻南大使馆,我国三位记者以身殉职。消息传来,中国举国悲愤。然而,美国《纽约时报》于翌年4月17日在题为《轰炸中国使馆:众多人的过错》一文中颠倒黑白地写道:“美国官员说,他们(笔者注:指“遇害的三名中国记者”)实际上是特工人员。”企图为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开脱罪责。

综观《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的全文,尽管一口咬定三位中国记者“实际上是特工人员”,但却拿不出任何事实来佐证。虽然明眼人一看便知是虚妄之说,但却因为作者狡猾地加上了“美国官员说”的模糊词句,却又说不出这位“美国官员”姓甚名谁及其详细情况,让读者想核实都不知道找谁,但一些不明真相者却往往被毫无事实依据的报道先入为主地导入“轰炸有理”的歧途。

由此可见西方一些新闻媒体“反正随便报,就是不符合事实,也无所谓”。而唯物主义者的看法是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不论是中国的新闻界还是西方的新闻界,它们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是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

猜你喜欢
客观事实倾向性主观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分析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文献综述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通过创作油画《卖红薯的老汉》看现实主义绘画意义
有关初中化学定量计算的两点思考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吗
两篇调查性报道的有益启示
论汪曾祺小说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