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战”:上海媒体总动员

2001-02-13 17:35寇志红游海洋
新闻记者 2001年2期
关键词:新世纪世纪上海

王 怡 寇志红 游海洋

在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激情之后,人们对于新旧世纪的更替似乎更趋于理性:商家没有藉世纪之交急吼吼地大减价、大促销,许多市民也不愿大老远地跑去石塘镇或括苍山“轧闹猛”,而宁愿待在家中守岁,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或泡网吧,以各种方式感受新世纪的来临。所以,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新闻媒体,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人们“眼睛”和“耳朵”的重任。于是,新旧世纪之交,上海各新闻媒体精心策划,奇招迭出,忙得不亦乐乎。

数字“游戏”

在中国人的眼中,数字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因此在世纪之交,这“2001”和“100”就成了最惹眼的数字,各媒体自然也不会放过它们。在上海,继去年《文汇报》、《新闻报》、《青年报》推出100版报纸之后,今年的《解放日报》和《上海星期三》也推出“新世纪100版”。

《解放日报》的《世纪之版》打破编年史式的传统编排模式,将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现实与未来相呼应,分成上下两篇,六大板块,总计100万字的篇幅。这六大板块是:《欢庆篇》———介绍人们对元旦这一人类纪元特定日子的庆贺;《奋斗篇》———叙述的是上海在她形成、繁衍、嬗变、发展的漫漫岁月中,上海人民奋斗不息的历程;《希望篇》———通过感人的事例,着意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后,希望才真正化为现实,在21世纪来临之际,上海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未来充满着无比美好的憧憬与希望;《开放篇》———阐明了“只有在成为主权国家的最大城市后,上海才能真正地向世界敞开它的胸怀”;《创新篇》———讲述的是作为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上海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而每一次创新,都大大地促进了上海的跨越和发展;《发展篇》———回顾了申城一段段难忘的发展历程,着力体现出从昨天的发展中走来的上海人正在向更辉煌的明天奋进。

《新闻报》更是投入数十位记者,采访了100位各界朋友,让他们诉说喜爱上海的100个理由。这中间,有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也有刚刚投身上海的新上海人,还有与上海有着深浅不一缘份的有缘人:有像陆毅、王志东、吴小莉这样的名人,也有在街头卖红薯、给大楼擦玻璃的民工。

其实对于媒体来说,“新世纪”有个“新千年”无法比拟的优点,就是它跨越了千年。因此,回顾本世纪,总结新千年的第一年,又成了媒体撰文、拍片的一大热点。年终新闻回顾评选,也是此次新闻大战的重头戏,有些媒体对于2000年各大热点新闻的评选早在一个月前就纷纷出炉。东方电视台的《世纪婚典》节目还在元旦鸣响21声礼炮,为来自上海各区县和境外的100对新人证婚致辞,为21对新人代表颁发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2001年0001号结婚证书。有的媒体则对“2001”大做文章,寻找和“2001”有关的普通人,让他们畅谈对新世纪来临的感受,这种新颖的方式和平易近人的选题也许更能吸引普通老百姓。

记者四处出击

新闻媒体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信息整合起来,呈现给广大受众。为了迎接新世纪,各新闻媒体不遗余力地派出记者,赶赴祖国乃至世界各地发回新世纪报道,把新世纪到来之际最精彩的一幕幕场景奉献给受众。

上海东方电视台从2000年12月31日18时至2001年1月1日24时,推出大型直播节目《21世纪看东方》。在跨越世纪的30小时大型直播中,东视联合了西部多家省级电视台现场直播中国西部最后一轮落日;特派记者在浙江括苍山上第一时间即时报道新世纪第一缕照耀中国大地的曙光;特派记者从南极大陆以文化和历史视角,特别报道中国6位人文学者在新世纪里对人类最后一块处女地的人文关怀和世纪足迹,并集锦传送世界政要在新世纪里对人类的祝福和问候等。

同样,上海电视台也派出记者前往世界各地,全方位传送当地欢庆新世纪的喜庆场面。上海电视台特派记者在最浪漫的国度———法国巴黎,不仅为观众及时传送了艾菲尔铁塔的装灯活动,还在艾菲尔铁塔附近意外地发现了一家上海人开的餐馆,随即进行了采访;在拥有世界最高电视塔的加拿大多伦多,特派记者从北美冰天雪地的街头,为观众发回了当地居民迎接新世纪的一组组春意融融的报道:无论是在多伦多最大的购物中心———伊顿购物中心还是市中心的多伦多市政厅广场,或是傍晚灯火通明的多伦多唐人街,都留下了记者的足迹;也许北半球的人们已习惯了冬装迎新年,可南半球的许多国家正值盛夏,所以,上视特派记者赶往最热情的国家———巴西,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生动地报道了巴西人跳舞狂欢迎新年的场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奔赴世界各地发回报道外,记者们还散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天入地”,多方位地报道了市民最关心的身边事。《新民晚报》这次就派出多位记者在2000年12月31日晚,从东华大学迎新晚会现场、拥挤的46路公交车、人声鼎沸的南京路步行街、熙熙攘攘的外滩、上世纪最后一班地铁以及长寿路上高空走钢丝现场,发回了形式各异的报道。

另外,上海多家媒体的记者都参与了“新世纪摩托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第一缕曙光照射大地”的报道。

电波传递“世纪心愿”

作为上海广电系统历史最悠久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组织好“世纪报道”,七十多名新闻记者倾巢而出,在短短6个小时的直播节目里,制作出了一个融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一体的跨世纪报道,以飨听众。主题为“拥抱新世纪”的直播节目共分三大板块:迎接新世纪———回顾上海百年沧桑;跨入新世纪———杰出人物谈上海变迁;拥抱新世纪———全球同欢庆共祝愿。主题鲜明,内容鲜活,不仅有国家领导人的祝愿,也有来自友好城市的问候,更有世纪老人对新世纪的祈福。

在“世纪报道”中,东方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强强联手,推出了主题为“世纪心愿”的24小时联播节目,以滚动播出的形式报道全世界迎接新世纪的盛况,来自南联盟、澳大利亚、美国、海湾、斐济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通过东方广播电台许下自己的世纪心愿,通过电波传递自己的心声。这中间,既有生活、工作、学习在国外的华人,也有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通过许愿的方式来迎接新世纪,不仅跨越时空,而且超越国界。

东方广播电台的这档节目从2000年12月31日12时播至2001年1月1日12时,逢整点播出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的海外华人在世纪之交许下的世纪心愿,同时报道东广记者采制的上海跨世纪的盛况。24时的世纪之交,还有来自新加坡、菲律宾、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迎接新世纪的现场报道,体现出全球同欢、跨越世纪之门的盛况。

据了解,东方广播电台的本次“世纪报道”,大胆启用了4位年龄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由他们全权负责“世纪报道”的播出,充分体现了东方广播电台的创新精神。

“第四媒体”初露锋芒

如果说,传统媒体在跨世纪的报道中给人们烹制的是一道精美大餐的话,那么,被喻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则为网民奉上了一顿可口的快餐,深得现代人的青睐。

据上海电信网管中心统计,从2000年12月31日18时起至新世纪元旦凌晨1时,上海的上网人数达到100万,比平时猛增6倍。面对如此大的人流量,媒体网站又是怎样抓住机遇来展现自己魅力的呢?东方网对百年一遇的“世纪报道”,进行了精心策划。12月9日,新世纪报道系列之一《许世纪心愿做新上海人》专题一经推出,立即在网民中引起轰动,各家媒体纷纷效仿,一时间“世纪心愿”成为见诸报端的热门话题。

为加大报道力度,东方网还派出了精兵强将,分三路人马奔赴报道前线,对跨入新世纪这一历史时刻进行全方位报道:

第一路记者:12月23日便风尘仆仆地赶赴远在中国西部边陲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见证王龙祥骑摩托车在世纪之交穿越“死亡之海”的壮举;并在2001年1月1日零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征战死亡之海”的牌楼下,留下对新世纪的祝愿。

第二路记者:由东方网和上海7家新闻单位共同组成“新世纪高速行”多媒体联合采访团,开赴浙江温岭石塘,在海面上目睹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出现。两位远行的记者还在当天晚上,运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在异地与东方网聊天室的网民交流心得。

第三路记者:31日晚,东方网派出多支记者小分队穿梭于南京路、外滩、人民广场、徐家汇、东方明珠等各旅游景点和商业闹市区,采撷申城不眠夜的点点滴滴,倾听普通市民对新世纪的憧憬,发回一系列现场报道。

同时,留守在电脑旁的另一部分记者也密切关注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欢度新世纪的盛况,并通过“东方网新世纪元旦系列报道”在第一时间,以丰富、连续、滚动、图文并茂的报道形式完整地记录下这百年一遇的历史瞬间。在本次“世纪报道”中,东方网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空间大的优势,在硝烟弥漫的媒体大战中,一显身手,初露锋芒。

媒体联手“世纪大战”

当然,在这场“世纪大战”中,在报道形式、内容、创意上“明争暗斗”的各新闻媒体,既是对手,又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因为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为人们呈上一道丰盛的“世纪大餐”。所以,纵观这次“世纪报道”、另一大特点就是多家新闻媒体联手作战。

随着12月30日上午上海“帕萨特———新世纪高速行”多媒体联合采访队伍从上海电视台出发,这次由上海7家新闻单位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新世纪报道拉开了帷幕。本次从2000年12月30日至2001年1月15日为期半月的联合报道,对江浙沪1600多公里高速公路沿线的20多个城市进行采访,迅速传播新世纪的新鲜事。联合采访团由《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网、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日报》、《今日上海》杂志等组成,中央与地方新闻单位联手,中文与英文报刊合作,融七种传播形式为一体,开展多媒体、多视角、多形式的采访报道,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传播特色。

联合采访的首站是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东方网于2001年1月1日在现场对中国大陆新世纪第一缕阳光出现的盛况进行了网上直播,之后特派记者及时传回关于新世纪的消息和照片。据了解,像这样规模大、形式新、参加媒体种类全的多媒体联合采访在上海还是首次。

在电视方面,多家电视台联合举行迎新晚会的举动更是屡见不鲜。东方电视台在世纪之夜,与北京电视台联合主办并现场直播了一台《拥抱新世纪———中华世纪坛大型激光焰火联欢活动》。这场超大型的广场联欢,吸引了十万观众聚集在首都中华世纪坛周围,晚会上还出现了十万观众齐声呼喊21世纪倒计时、十万观众齐唱《歌唱祖国》等许多高潮迭起、激情澎湃的壮观场面。

作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夜晚,上海还首次试播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最美好的一天》,以期先声夺人。据悉,这套节目是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技术标准、通过上海有线电视网播出的,其清晰程度比普通电视节目有成倍增长。当晚,上海市有百户市民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100套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接收装置(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和机顶盒),收看到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三大网站———人民网、新浪网、东方网推出新创举,进行网上24小时互动守岁大行动。守岁大行动从北京时间2000年12月31日20时开始,等候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照射到地球上,到2001年1月1日20时,即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进入新世纪的时候结束。守岁大行动的主题是“畅想新世纪”,众多网友们熟悉的嘉宾交替与网友一起在线守岁,畅谈新世纪里人类生活的变化与发展。其中,人民网负责人蒋亚平、东方网董事长吴谷平、新浪网执行副总周锚在世纪之交的时刻,一起与全球网友畅谈新世纪网络生活。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东方网东方论坛、新浪网论坛同时对此次守岁大行动进行24小时互动直播。在互动直播过程中,世界各地的华人还不间断地发表新世纪的感想、中国各驻外使领馆也不断地向全球网友致意。

猜你喜欢
新世纪世纪上海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欢乐上海迪士尼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