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环境建设的“百慕大”

2000-06-14 03:58■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翁宝
南风窗 2000年8期
关键词:百慕大三北林业部门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翁宝

“绿帽子”不再时髦

“钱!钱!”和任何一个部门一样,特别是三北工程这个带有明显公益性的生态事业,工程一启动,钱就成了上下各部门、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成了最为头痛也最为伤神的事情。

无可否认,在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背景之下,生态问题,尤其是林业建设没有摆到正常的位置上予以战略性的重视。这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历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介绍,在三北一期工程期间,虽然国家投入的经费不多,每年仅仅是3000万的建设补助费,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的积极性还很高,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现在的急功近利难以同当时因害设防的心理相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这个矛盾日益突出。原先一些地方政府喜欢戴的“绿帽子”(就是类似于“林业书记”这样的话语,重视林业建设在三北一些地区一度是考察干部的一个硬指标,其重要性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同等重要,“戴绿帽子”也就成为一件时髦之事)已经不再时髦,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的关注点也在不断变更。特别是90年代以后,林业发展体制上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导致地方行政力量在支持林业建设上不断削弱。在林业部门大量的先进典型总结中,第一条毫无例外地提到“领导的重视”。反过来想,那些少了“头头”重视,脱离当地政府配合的地方,林业建设陷入困局也就不难理解了。

资金不足导致的问题还有:

一,林业建设的速度受损,与实际需要差距日大。三北防护林每年1000~2000万亩的建设数量,远远赶不上环境破坏的速度,土地的沙化呈加速度增加。几乎每年都有1700平方公里的欠账。对于林业系统来讲,更是任务少,吃不饱。

二,种苗的质量受影响。就每亩投入而言,可能连一棵苗都买不起。直接的结果是,有什么苗就造什么林。良种壮苗简直就是奢求。三北一期工程中大多用的是树丫子,直接插上造林。许多长不大的小老树,就是因为种苗的问题。由于先天不足,病虫害也随之而来。同时,在建设中只求速度和数量,树林的成活率很低,效果也可想而知。

投入细细算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并非万能。仔细看看这些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投入,我们会发现,单纯从投入上难以对生态事业建设中的问题作出解释。因为,如果精确计算的话,一些部门在这些方面获得的投资绝非通常所说的“杯水车薪”。

一般来讲,各部门公布的投入总额都是一个表面的数字。许多的隐性投入并没有计算其中。比如,在三北防护林22年的建设中,国家投入的总额是13亿人民币。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共植树造林3亿多亩,平均下来,每亩的价格是3~4元——非常低的一个数字!

但是,除了这些国家投入之外,各级地方政府配套的资金有20~30亿左右。同时,来自国外的无偿援助或者低息贷款就达到9个亿!

此外,最重大的一项投入就是这些年来农民的义务工投入。20年来,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总共投入的农民义务工达到30亿个工日,这些都是无偿的劳动。如果按照每人每天10元的成本计算的话,劳力的投入就已经达到300亿人民币!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数字!

作为列入“国家建设大本”(指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的)中的工程,三北防护林的补助经费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基数上徘徊,这是事实。但综合上面的几项投入,已经说明了一定的问题。另外,生态建设并不是林业部门一家在搞,许多对应的部门在这里同样有不菲的投入,尤其在最近这两年。许多新的生态建设工程启动,在投入的力度和规模呈急剧上升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生态建设资金的安排保持一种理性的思考: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总额有多少?真正用来做事的又有多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归结到地方,在生态建设这一块的综合补助应该也不是一个小数。据业界人士估计,现在每年国家直接的投入已经达到30个亿以上!还不包括其它林林总总筹集到的资金。水利部生态建设司水土保持处徐传早处长向记者解释,单是部门经费来源就有各种渠道,有贷款、基建项目、国家财政、基金、债券发行等,渠道不一。而地方政府也是各展所能,积极筹措。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在生态领域的投资一直没有停止,并且数额较三北防护林更为巨大。三北局刘副局长说,林业局的领导也有难言的苦衷。因为三北防护林是一个老项目,国家难以再大幅增加投资。为了林业建设,林业部门又不得不另立名目上新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整个林业建设的开展。“立项给钱”的思维定势还是主流。

如何用好资金?

三北防护林一二期工程时,国家的投入就是林业一家。现在则呈现多渠道投资的态势,在管理上也出现多部门管理的局面,环保、农业生态建设、计委、城建、建设部也都积极参与其中“抓一抓”。

建设资金还在不断增加,但效果还不得而知。起码,从造林面积上没有明显的上升,在环境改善上也难见效果,甚至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如何合理统筹,统一规划,避免重复投资,成了关键的问题。中央的名目很多,但落实到县里乡里就是同样的一块地,下面得到了钱,是否用好还很难讲。

关键问题在于:第一,各个部门如何分配这些资金,特别是同生态建设紧密相关的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第二,地方政府对于环保资金的运用,是否能够到位,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的问题。各个部门的钱下达之后,往往有着相应的项目验收。但是,各部门之间的补助又不足以完成一个单独的工程,加上地方财力不济,一些地方往往是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搞一个示范地区,不同的部门来检查的时候,就以不同的名目出现。比如,林业部门来检查的时候,说是三北防护林。水利部门来的时候,则说是水土保持林等等。

同样的情况体现在造林面积上,据一位资深人士透露,统计数据往往含有较多的水分。每年公布的造林面积,往往是各个部门上报数字的总和,扣除其间难免的夸大之外,重复上报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各部门分头统计上报的也许是同一片林子)。这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造林的面积在不断“上扬”而环境愈发恶化。

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把经费集中起来,改变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和管理体制。但是,由谁或者是哪个部门主导,还没有定论。统筹安排,现在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国助民办还能撑多久?

地方也有地方的无奈。在生态建设上,一直沿循的是国助民办的组织形式,国家补助,地方配套,民众出工。基本上是国家号召,政府组织,干活的是农民。这是在大工程中我们惯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建立在强大的行政组织动员力的前提之上。

市场体制转轨之后,政府的号召有些不太灵了。在三北防护林三期的建设过程中,工作开展也越来越难,毕竟让农民长期无偿投入,讲奉献,比觉悟,靠动员,谁也接受不了。

从前年开始,义务工的模式开始取消,国家全额投资已经是呼之欲出。这样的话,用于生态建设的费用将大幅上扬,已经大幅增加的投资能否够用,成了生态建设中必须直面的棘手问题。

行政力量在主导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它的双刃性。一方面,由于政府强大的发动和组织力量,使得工程的建设处于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中。另一方面,行政力量的行使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既有管理上的成本,也有制度上的成本。以管理成本为例,在三北防护林每年有限的造林经费之中,用于管理的费用就达到2000万元以上。并且,资金在经过各级政府过滤之后,真正到达基层的已经是大打折扣。

在谈到防护林建设时,大家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词就是,生态效益或者是社会效益。言下之意这是一桩亏钱赚吆喝的买卖,需要各界的大力协助支持。但是,这两个效益的得来,往往并非一日之功。加上都是空泛的概念,评判的标准也难以定断,就像很多口头上说是大家的事业,到头来谁的事业都不是的情况一样,软性的指标在这样的一个管理格局之下,显得很是苍白。

在国助民办的模式之下,除了国家重视,行业部门积极指导等因素之外,地方政府能否积极配合才是这个模式的根本。上面号召,具体的工作还得地方来亲力亲为。套用林业部门许多人的话,一个地方,只要地方政府重视,没有林业建设不好的。地方政府的重视更多体现在政策的执行以及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上。由于许多地方政府的关注点在不断变化,加上地方领导人的正常更迭时间限制,使得林业建设这项长期的事业随时会因为领导人的缘故出现波折。另外,三北大部分地区属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如果在配套资金上难以为继的话,国助民办的模式就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图:新华社供稿)

猜你喜欢
百慕大三北林业部门
我的三北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海底为什么不是平的?
百慕大保险市场结构研究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