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com

2000-06-14 07:24邹剑宇��
三联生活周刊 2000年15期
关键词:榕树下

邹剑宇��

“我的主页”、“个人定制”、“我的信箱”、“我的ICQ”、“我的帖子”,从大学和程序员手里诞生的互联网精心培养它的用户的自我表达行为。网络空间是免费的,软件是共享的,制作个人主页的程序是傻瓜式的,互联网“新经济”的免费特点致力消除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台阶。还能有什么障碍呢?

“注意力”经济熏陶出来的人群以同样的热情拥抱了互联网时代令人瞠目的淘金梦想,开始意识到“我的眼球是值钱的,我是值钱的”,这种觉悟跟学者们宣扬的“直接经济”导致的“消费者主权意识”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再没有人愿意做一个纯粹的消费者。

目前互联网上头等重要的词是“拍卖”,“我的主页有多少访问量?今天有几封来信?我的帖子有多少跟帖?我的名字在搜索结果中出现了多少次”,每个统计出来上了级别的数量都有人来掏钱买单。一个大学生可以依此推算清楚他(她)跟身价2亿美元的丁磊的差距,于是会有人来问:“今天你拍卖了吗?”

财富在屏幕的后面

1996年7月1日,26岁的安徽阜阳青年刘韧来到北京中关村天汇公司,看到了一个技术员正在使用拨号上网的互联网。这时的刘韧在安徽给《中国计算机》报纸写稿,离中关村很远。因为向往北京的生活,渴望溶入北京的IT圈子,他自费订阅了《北京青年报》。

传说中的互联网在当时是个神奇的东西,刘韧从天汇公司的技术员手里借过键盘,在技术员指导下打开电子邮件系统,在屏幕上敲了一句话:“你看我老婆漂亮吗?”结果发出去的信是寄给技术员自己信箱的,刘韧在收件箱里又看到了这句话。他兴奋异常又有点沮丧——他没有别的地址可以发信,他的妻子在外屋的一张沙发上睡着了。

在互联网上能干什么?2000年7月,在丁磊、张朝阳、王志东和汪延等身价过亿的时候,刘韧用他做记者和写书的收入、以及从父亲手中借到的30万元把他的房子买了下来。刘韧说,“世界上的财富就那么多,丁磊拿走的你也要努力拿走”。 コ渎外地人情结的刘韧知道他开始上网的时候,汪延和王志东在互联网上尝试“利方在线”刚开始两个月,丁磊还在帮人写程序积攒他的第一个50万元开网易公司。这个比较让人忧伤。

互联网让年轻人当家作主,被互联网鼓荡起来的名人里面,王志东32岁、汪延28岁、丁磊29岁,张朝阳35岁,就是那个“最老”的“老榕”也没到40岁。刘韧没有通过互联网直接成为富翁,但是他被这个躁动不安的欲望鼓舞起来了,就像其他人一样。

但在这里要说的,不是一个人怎么在互联网上发财的事儿。就像我1996年买了一台电脑,在家做了一个月网虫,用不同的假名在“中网”的聊天室里跟人说闲话,在合法或不合法的英文网站里闲逛,不相信自己有发财的好命。现在回头一想,啊!高春辉、华军和飞翔鸟那批学生还没有我的网龄长呢。可是谁相信泡网的时间和赚的钱一定成正比呢?

除了做财富梦之外,在我们开始了ctrl+c(拷贝)、ctrl+v(粘贴)动作之后,我们在屏幕上面还想抓到什么?

“好多”主页

南开大学毕业的严文波在网上做出一个有名的名字叫“猛小蛇”,猛小蛇又注册了几个域名18mo.com、wenrou.com和itsway.com。与其说猛小蛇野心勃勃,不如说他贪心太多。他在18mo.com中规划了18个栏目诸如“【IT业·蟠龙棍】【情人·碎梦刀】【夫妻·多情环】【名人·霸王枪】【宫廷·无私锏】”等等,他说“18mo.com,立志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笑话网站!”但是至今所有栏目中都是空的,难得的是他把18种内容分类与18种古代兵刃罗列在一起,因为没有进一步注释也就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好笑。

wenrou.com整个页面是空的,最好的域名itsway.com本来可以解释为“IT之路”或者“IT思维网”,但是猛小蛇给它了一个要惹麻烦的名字叫“中国IT自慰网”。他干的正式工作是在“硅谷动力”网站做新闻编辑,然后又在网站“黑板报heibanbao.com”中一个虚拟的“报社”——“黑通社”担任记者“灰心杀手”。 ピ18mo.com上,猛小蛇放了他的OICQ、ICQ号码和E-mail地址,在目前这个网站上班之前,他在金山的“卓越网”和方兴东的“互联网实验室”工作过一段时间,在8848网站上班一天,他的主业和主页都让人捉摸不定。

比猛小蛇更甚的是高春辉的ICQ朋友名单有600多人,自从“高春辉的个人主页paulgao.com”停办之后,这个ICQ名单成了他个人的一面巨大的回音壁。猛小蛇说他的一个朋友想注册一个“好多网”,域名是howdo.com,按照英文字面意思解释为“怎么做”网站,可惜的是域名已经被人抢注在先。

刘韧拥有个人主页是在他做IT记者成名之后的事,主页叫做liuren.com,大家管那叫“刘韧的炕”。他完成了《知识英雄》,谈的全是中国IT行业的成名“知本家”的事情。书脱稿后刘韧首先想到了王志东做的“利方在线”,在“利方在线”上放了几章内容。当时他的想法是,书上网就有更多的人看见;而且书上网还是一件新奇的事情,网络与知识英雄的传奇结合就有了大众新闻价值。

1996年10月刘韧去采访金山公司的雷军,雷军看见他名片上面的邮件地址,有点瞧不起地问:“你这是一个公用信箱吧!?”的确是,当时在《中国计算机报》的刘韧与所有同事共用一个邮箱,彼此之间没有任何隐私。最要紧的是要把这个邮箱的设置改为收信以后邮件自动保存,否则下载后不小心删除了将无处再寻。 一个做软件的朋友杜红超花3万元买了《知识英雄》的电子版权,“网上有了书的全本,但是页面的美工还不行”。再往后,就是杜红超找了一个朋友为刘韧注册了域名liuren.com,刘韧感觉心里踏实很多,有了一个网上的家,每天有200多人来参观浏览。

有好多主页就有好多个家。高春辉的主页停办之后,过去的页面成了幽灵,再也抖露不开。猛小蛇高兴时候,会把自己所有的网站都亮出来给朋友看,像是把旧棉被抖露出来晒太阳一样。但是做主页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玩意,域名business.com卖了750万美元,“好的域名是成功的一半”。

网上网下的官和匪

“你是官,我是匪。”一个出没于网络间的诗人对他的媒体记者朋友说,网络人有一个斩不断的情节:网络上出名的“大虾”应该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承认才算是完美。

7月23日,“IT写作社区donews.com,”(即“刘韧的炕”的转型网站,新名字叫“斗牛士”)上纪国世上传了一篇名为《第一代网络棍子手的覆灭》的文章,把猛小蛇“企图转型”骂得够呛。纪国世说:“上个星期有相好的网友说第一代网络棍子手猛小蛇要转套路,不想再拿棍子瞎抡了准备从‘猛小蛇式的搞笑版转正经版了,想真正做一些有价值的网络评论。当时我猜想猛小蛇式的正经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幸的很,昨天我在斗牛士上看到了猛小蛇评天极、赛迪网的文章,仔细看过以后觉得味同嚼蜡;觉得里面没有亮点白白浪费了我阅读一篇好文章的时间;觉得这不应是猛小蛇写的因为这篇文章不具深度明显是缺少网感功力不够的表现;觉得猛小蛇不应该写这些因为进行理性的深度分析不是他的强项,他更应该重复过往的那种感性的搞笑乱骂。”

身为“硅谷动力”网站的新闻编辑和撰稿人肯定不会同意纪国世说他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也许猛小蛇的文章正好不合纪国世的口味,或者猛小蛇正好写了一篇臭文。但是这种认为网上网下互相对立的想法很有意思,就像人们在知道网络是一个增加了互动功能的多媒体传播手段之后还在苦思冥想追究网络到底有什么意义一样。王朔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就是了。”

情况就是这样,说这些“人民”是匪肯定是个遭唾骂的事情,这些“人民”希望自己的文字和意见印成白纸黑字又是件千真万确的事情。

猛小蛇在“黑通社”的“同事”王小山的转型比他更彻底。王小山是一个名头比猛小蛇更响亮的网络名人,当年曾在新浪网的论坛里与论坛的版主开了一次猛烈的争斗,王小山所有的网名全部被删除,因为他对版主、论坛里其他的网友的言辞过于激烈。结果王小山曾用的网名“大家乐、打伞和尚、白雪皑皑”等等统统被灭。那是一次伤了和气的事件,王小山和版主都不愿为此再说什么,认为那是网络年轻时候的冲动。 ピ谕跣∩饺ァ赌戏蕉际斜ā返奔钦吆妥ɡ缸骷业氖焙颍他还是“黑通社”的“社长”“黑心老杀”,属于猛小蛇的“上司”。王小山发誓在这家报社工作超过3个月,因为他之前总在不停的跳槽,没人相信、似乎他自己也没有信心能守住。于是王小山的工作期限成了一个几瓶啤酒和一顿饭的赌局,他本人最喜欢的那种赌局:他不相信自己就是在这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的人,他不喜欢仅仅是网上那些个著名的名字,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一个个赌局正好是每个阶段结束的借口。他掷出了一个硬币,既喜欢正面,也喜欢反面。

有钱人不上网?

有钱人不上网?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年轻的网友们没有人说自己不喜欢钱,但对“有钱人”的态度不太一样。呵呵!甚至有点反抗——像是一种跟自己别扭不过去的情绪。

8848的董事会主席老榕马上会跳起来说不对,他说:“俺从开始到现在还是网友。事实上,我到新浪去,感觉特别好,因为从王志东到汪延到前台接待的都叫我老榕,很亲切。上次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汪延也是很自然的‘老榕老榕的,害得主持人一边不断解释‘就是王峻涛,也很有趣。”

老榕从来不忌讳说自己有钱,从福州来到北京的时候他喜欢说自己是“中关村最赔钱的副总”,因为他在连邦软件担任的副总职位有职没钱,用自己在福州的公司的收入作为补缺。老榕有一个梦想:哪一天,8848顺利上市,公司经营得当,员工的股权、期权都能兑现成现金的时候,他要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财富论坛”的主会场举行8848的兑现大会,大会的名字叫“阳光下的财富”,他想让公司的每个员工从一个堆满钞票的台子上拿走自己的一份,现场要有网络和电视直播。

从网络打出名气的老榕现在还有当年的风范。“斗牛士”上一篇署名“紫上”的帖子上提了很多8848网站的不是。牵涉到公司利益,老榕丝毫不让。其中紫上说“我去了四趟8848网站,就为了买一本书《企业办法》和一套软件,可是不是提交不了,就是页面错误,给你们打了若干个电话,坐台小姐竟然讲方言,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害我记你们的电话比记我们公司的电话都熟,也没有买到,算了,我又走了,我难过。最近发现我们公司又和你们公司合作,我怎么老躲不开你们啊?不知合作的事你是否清楚,我们两家合作折腾什么呀?那天你们公司来人和我们谈合作,一看,我又惊奇了,我最好的朋友竟然从赫赫有名的外企跑到你们公司去了,真是害人不浅啊,我难过。”老榕的回帖说:“你弄错了。我们只有《企业方法》,没有《企业办法》这本书。《企业方法》似乎也即将见底。合作,第一个字是合。我就不信世界上有一厢情愿的合作。你慢慢难过吧。”

有网友认为有钱的老板老榕不应该这样不客气,“网民”老榕觉得自己不这么说是个笑话,是对他身份的否定。说起来老榕的“主页”中一个是他的“成名作”《大连金州没有眼泪》,一个是他在福州的电子商务网站,一个是现在的8848网站。

网络是一个填补“有钱”和“没钱”中间沟壑的网络。“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不是一条狗”,于是网民对看起来“不是狗”的家伙就另眼相看,直到“它”恢复“本色”。或者说,在网上可以忽略有钱没钱的界限,就跟忽略现实世界的很多界限一样。网民喜欢这样,不喜欢有人破坏这条清规戒律。

一个字几块钱?

在网上,追求收视率还是经济收入?

近日,中文文学网站“榕树下”把中国社会出版社告上了法庭,因为该出版社在4月版发行的一套“网络人生系列丛书”中,收录了“榕树下”网站已经获得作者书面授权的作品9篇,当事人对此一无所知。

实际上,榕树下网站截止到7月24日止征集到的48491篇文学作品是不付费的。网站通过与报刊签订协作关系,获取报刊选登作品的稿费,网站转交了222780元给作者,要算个平均数是每篇4.6元。显然榕树下的作者们还不能有太多的奢望。 ラ攀飨峦站的艺术总监陈村先生说:一个作家的书稿拿到出版社、印刷厂,最后通过发行商到达读者的手中,作家拿到的稿费很少,读者花费却不小。网络上取消了中间人,读者花1块钱(当然现在在榕树下还是免费)就能读到100元的作品。实际上,作家在网上得到了他最想要的读者群,一块钱的效果超过了以前100元的效果。

北京青年记者韩立均想改行做歌手,自己创作了一首歌《十二亿人民骑着自行车向前进》。一个业外人士如何成名呢?没有唱片公司愿意马上跟韩立均签约,到电台打榜他自己又不愿意。因为电台播放歌曲首先不付费(韩立均说跟“盗版无异”),其次某些电台的主持人在播放排行榜时收黑钱。于是韩立均想到了网络,“《十二亿人民骑着自行车向前进》将在新浪、263首都在线、FM365等数家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上免费试听,在263首都在线做收费下载。”

想让文学商品化的榕树下和另寻门路走上歌坛的韩立均都因为上了网而觉得底气十足,韩立均说:“我把这个事情所有的一手新闻都给了网络。”作家余华说:“榕树下去年那个大赛,我参加了评奖,网络上的作品给我感觉仍像大学文学社的水平。不过不管水平怎么样,出版社不通过作者擅自采用,这显然是侵权。但反过来,我看那个杂志(注:《大学生》杂志)告网站侵权的事,是不太可能胜出的,这方面好像法规根本不明确。同样的侵权,网站肯定占便宜。这就好比你到动物园看动物,你用石头扔老虎,肯定有人找你麻烦;但如果同样的,老虎从笼子里出来咬你一口,你又能把老虎怎么样呢?所以我认为了千万别招惹网站,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大家不是站在同一位置说话。现在网站为了竞争,还不是什么都能拿来用,只要你记得注明‘转载,想告它可能没这么容易,要不怎么有人说网络是极乐世界呢?”

按照刘韧的意思,他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文章跟程序员一行一行编出来的软件没有区别,凭什么软件可以重复卖拷贝而文字不能多次发表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所以当“刘韧的炕”转型为“IT写作社区”的时候,他的想法是让自己以及其他到网站来的同行编辑记者组成一个发稿中心。榕树下其实也是一个类似的文学交流、发稿中心,不过是因为IT稿件的需求目前超过文学,“斗牛士”显得好卖一点。

猜你喜欢
榕树下
梦幻古榕树
侗乡端午粽飘香
这个网络文学网站关服, 你还记得它吗?
心之厦门 梦想之旅
榕树下朱威廉:玄幻小说才不算网络文学
我爱家乡的榕树
绿伞和蓝天
老井
榕树下的时事宣讲读报会
南庭村,榕树下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