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孙
1985年4月1日,专为一些身处暴力危险中的被虐待妇女而设立的庇护中心——“和谐之家”在香港诞生。它为遭受身体、心理或性方面虐待的妇女不再遭到伤害提供所需的支持和帮助,其宗旨是帮助受虐妇女获得力量、自信和其他社会资源,使他们远离暴力。
“和谐之家”告诉妇女:施虐者蓄意伤害被虐者的身体,令对方遭受非因意外而造成的损伤,例如欧打、以硬物扑打、掌掴、使用武器伤害身体等,都属于身体虐待;施虐者的行为使受虐者在精神及心理上备受困扰,如威吓、不停地辱骂、禁锢、禁止睡觉等,都属于精神虐待;在违犯个人意愿情况下,受虐者被迫从事性行为或某一种性交方法,令其身心受损,或者过分频密粗暴的性行为,都是性虐待。一旦遭受如上侵犯,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或立即到邻近警署报案;或立即离家,寻找安全的暂居所;如实在无处容身,可拨“和谐之家”24小时热线,要求住入“和谐之家”。
大部份女性在入住和谐之家时都是心力交瘁,忧戚忡忡,所以妇女入住宿舍的头一星期,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接待她们的次数及时间都比较多而且长。由于妇女们是从一个危机中逃离,她们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并混杂着恐惧,社工们都会耐心聆听,让妇女们尽吐心中的感受。当受虐妇女的思绪安定下来后,社工们便要帮助她们选择出路。而在这时,社工会提供一些社会资源给她们认识,使她们不会因缺乏资讯或过份担心而失去了可选择的途径。如果妇女选择返家,与丈夫复合,社工会协助她分析处境。比如是否安全等,并会与其保持联络。相反,如果妇女选择与丈夫分开,而经济、房屋等有困难的话,社工会协助其寻找一些社会资源,便如综合援助、有条件抚恤安置等,令受虐妇女无后顾之忧,;如果妇女面对紧急处境,则会转介住庇护中心,让受虐妇女得到即时的援助,逃离暴力。
有不少妇女入住“和谐之家”时,是带着12岁以下的子女一道来,有的子女在读小学,由于怕被施虐的父亲到学校去抓住或跟踪寻到“和谐之家”来闹事,不少儿童被迫停学。鉴于这些儿童在暴力环境中长大,思想、情绪必然会有些问题,因此社工不但辅导他们学习,还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这些年,“和谐之家”的庇护中心还成立了“妇女训练阁”希望通过小组或户外活动,发掘妇女的潜能,兴趣,认识社会资源,以及分享一些生活的学识。曾有一位妇女入住前只认得前往楼下街市的路线,如在其他情况下要出外必须由丈夫带着,因为丈夫怕她出外结交异性,因此每天只允许她买饭时才可出外。久而久之,她连搭巴士或乘地铁也不懂。“妇女训练阁”就是“装备”她们,让妇女们能增加日后独立的能力。
“和谐之家”的工作细致得令人感动,她们为了把信息送给在香港的每一位妇女,不惜绞尽脑汁。比如,她们想到妇女外出时,有一个地方是经常会去的,。那就是女厕所。因此,在1997年,她们特地制作印刷了大批“厕所标贴”,“标贴”上面印的图案是扑克牌的红心Q图,只不过图中的女士眼睛在流泪。标贴上面有三行大字:
你是一个女人,
你更是一个人。
不要忍受虐待!
大字的下面标出了求助热线电话号码:25220434。还有一行小字是:“和谐之家”帮助受虐妇女重建新生、活出新意!
她们吁请各界人士鼎力相助,到全港所有女厕所格板上张贴这种“厕所标贴”,让所有需要求助的妇女在既公开又私人的地方获得这个讯息。她们恳求在香港有着最大的厕所管理队伍的市政局、区政局以及关心和支持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团体及人士参加张贴厕所标贴的行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
她们的宣传攻势起了作用。现在大多数受虐妇女都懂得了在受虐时该如何面对。妇女在逐步懂得:妇女需要确立自我的价值观,不是依附丈夫、儿女,而是有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平等机会应包括分担家庭责任、互相了解、体贴和帮助。如果婚姻失败不等于自己失败,应勇敢而乐观地面对。
尽管从“和谐之家”成立时的1985年至今,入住庇护宿舍的妇女人数与香港600万人口相比,其比率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和谐之家”的努力,使这个小事港人皆知,上上下下的各方力量都在阻止虐妻事件发生、扩大,有力地保护了受虐妇女的权益,做了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