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善德整理/姜守宝
一般来说,太极拳的特点有三:一是以混元功为基础;二是螺旋运动的走架形势;三是讲究阴阳之道的技击法。这是太极拳的共性,武派太极拳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本门名宿陈明洁先师生前把武派太极拳归纳了八大特点:
一、结构严谨,缜密入微;
二、化发守中,圆点互跟;
三、强调身法,合乎丹道;
四、形势混元,内含一气;
五、二气交感,行气贴背;
六、步如临渊,劲若抽丝;
七、神聚气敛,五音开合;
八、包获周匝,合力共震。
尤其“五音开合”是陈明洁先生根据人有“五内之气”,易“八字声”为“五字声”,可以说是见解独到。
要想练好武派太极拳,必须精研“三法”,这八个特点就在三法之中。这三法是:
一、运动筋骨法(即身法八要,是练武派太极拳的基础功夫);
二、呼吸法(包括五字声,是武派太极拳中进一步深造的功夫,是由自然呼吸,进入“拳势呼吸”的阶段);
三、技击法(包括法则和前后两个八法,是武派太极拳的“实作功夫”,是由招熟渐悟懂劲的阶段)。
运动筋骨法(身法八要)
一切拳法都有特有的基本功练习方法,要想练好武派太极拳,就必须根据要求打好基础。这个要求就是指调身、调息、调心三法的锻炼。特别是调身——身法八要,它是最基础的部分。拳谚说:“身法不正,一切皆空”即是此理。
“八要”即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此八条身法的正确与否涉及到整套拳的形、神、意、气。特别是初学武派太极拳者,更应重视身形,因为“无其形便无其意”。譬如:能提顶,自然有“三阳之象”;能含胸自然能“虚心实腹”;能护肫,自然能“气注腰间(丹田)”。要想练好武派太极拳,就必须根据此要求彻底改造身体的形态。形态源于骨骼的间架结构,因此我们把它叫“运动筋骨法”。
对基本功的偏见一般有两种:一是自然说;一是惟气说。
自然说者认为,练太极拳一切都要“自然”(当然也包括筑基阶段)。其实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特别对练武派太极拳的人。人体的结构是不变的,正常人都有五脏、四肢和206块骨头,但是人体的形态是可变的。我们把人的乳婴时期叫做“先天无极之象”,其形态是虚心实腹,四肢微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逐渐形成四肢伸直、挺胸吸腹,填腭耸肩的后天形态。练太极拳是“籍后天躯体,演先天神气”,就是使人还原于“婴儿状态”,也就是《太极拳论》中要求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武派太极拳宗师武禹襄把它归纳为“八条身法”。所以说太极拳要求的“自然”,不是一般常人生活习惯中的自然,而是要经过一个“矫枉过正”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筑基”,即还原婴儿状态。所以这个阶段不但不自然,而且要经过非常别扭的锻炼之后才能还原于婴儿状态。文曰“返朴归真”,或者叫“返虚生明”,这才是武派太极拳要求的“自然”。
另一种偏见是惟气说。惟气说者认为,练太极拳“在气势,不在架式”。有一些老太极拳家是如此要求的,但这种要求绝不是对初学者。有的“太极高手”是如此认为的,他们强调气势,甚至忘记了自己也是从练规范化动作开始的。其实这是一种重气轻形的偏见。他们忽略了《太极拳论》中所说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进阶过程,他们忽视了太极拳形、神、意、气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这两种偏见是练好武派太极拳的障碍,因为武派太极拳的基础是“身法八要”。
做到身法八要,不但能调身,而且能调息、调心。“调身”者,易筋、易骨;“调息调心”者,即指意念、精神、脏腑、气血的锻炼。除了有益于自卫技击之外,还有益于延年益寿。故《十三势行功歌》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身法八要”及其道理
一、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含胸。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气,也就是以意行气,即虚心实腹的神聚气敛、内气鼓荡。
释析:心即是“心口”,即“剑突”部位。以心行气的心字是指意念(思维)而言,就是意念指导下膈肌及腹背肌下沉的腹式呼吸。常人为胸式呼吸,就是胸、背肌群辅助下的肺呼吸。腹式呼吸则是以膈肌及腹背肌群为主要辅助的肺呼吸。两者虽然都是肺呼吸,但两者的肌肉运动方法不同。
二、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即脊神经(运动、交感神经中枢)擎起,所以能督脉施命而任脉受命。拔背形如覆碗,内含二气,一阳居外,二阴主内,为动中之静。一气氤氲故能敛气入骨,是“动牵往来气贴背”的先决条件,是八门劲法“弊值幕础。
释析:拔背即骶棘肌横向擎起(提顶吊裆是骶棘肌顺向擎起),故能牵动腰背肌群,指挥各部做功,此即阳施阴受之理。故能使阴(合)阳(开)二气发者气贯四梢,收者气注腰间。
三、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两腿如一腿,能分虚实,谓之裹裆。
释析:裹裆并非夹裆,而是旋踝转膝。能旋踝转膝,则能五趾抓地,两足生根;能两足生根则能虚实分明,支撑八面;能支撑八面才能五行八法运用自如,才能在发放时腰活、脚正。
四、两肋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肫。
释析:护肫是膈肌下沉牵动肋间内肌,故两肋收束。气注腰间,丹田带脉自然充实。《十三势行功歌》云:“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即源于此。
五、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拿全身,谓之提顶。
释析:提顶即三椎顺,有三阳之象,才能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才能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不失先机。
六、两股用力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释析:两股用力不是挺胯,臀部前送并非提肛。挺胯提肛,臀肌必紧,是对吊裆的误解。所谓“小腹有上翻之意”是耻骨肌上提,臀敛而臀肌不紧。能吊裆才能先天气承载后天气。才能合二天之气,丹田带脉自然充实,才能二气交感,内气鼓荡。
七、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
释析:腾挪即“虚实之间”(动静之间),虚实并非是虚者全虚,实者全实,而是求两者兼之。“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行功歌诀》所云:“静中触动动犹静”之意。
八、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放箭,迅如雷霆,一往无前,谓之闪战。
释析:闪战者,扭、裹、钻、翻、崩、弹、抖、擞、惊、炸也。因发放之先,形、神、意、气皆在阴阳之间(二气交感于丹田带脉之间),故能蓄发自如,内气突爆而产生共振之功能,所以闪战之功源于腾挪之势。
以上为《身法八要》的理法。后来又有“十三要”之说,似乎较为详尽,但仔细思之,后五要都已包括在八要之中。
从解剖学谈“身法八要”
《身法八要》的修炼,就是对人体形态的矫正。矫正形态实则是筋骨肌肉的变化,也就是拳家常谈之“易筋、易骨、洗髓”之说。此说并非玄学,为便于理解,我们不妨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进行一下分析。
提顶吊裆时,骶棘肌擎起。骶棘肌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肉群,它上起自枕骨,下止于骶骨,横向起止于横突与棘突,并连接着腰、背、肩、臀等肌群。“脊”是运动神经、交感神经中枢的所在部位。人体的运动正是脊神经擎起时通过三十一对脊神经来指挥各部器官工作的。在提顶、吊裆、含胸、拔背等运动状态下,产生一种不同于一般人发的力。
一般常规的发力方法:以冲拳而言,是通过蹬足(前弓箭步)、扭腰、转膀来完成的。这种发力的方法观感上“迅猛刚烈”,实际上有很多缺点。
1.这种发拳的方式,习惯上叫冲击力或惯性力,它晃身过猛不利于自控,在发拳的过程中不利于变化。特别是当发拳落空之时必须重新调整身形,再次蓄力方能再次发着。这种观感上的迅猛,实质上并不迅猛,因为它需要蓄力、发力的过程,运动路线较长。这种发力方法是发不出寸劲的。
2.它的力源不足。以上身而言,它的臂力主要是由肱三头肌、三角肌施放推动力,胸、背肌群及肱二头肌等相对而言是处于松弛状态的。说其力源不足是因为它没能合理运用一切应当运用的肌群联合发力。
3.因为它是“两仪运动”(相对运动),所以有一个不可克服的缺点——相对不应期。这是由它的运动方式方法所决定的。这种发拳方法的打击力是由腰旋肩转来完成的,身体要旋转七八十度,在收发间往来运动的折回点上要有一个调整身形及蓄力的过程,这是一切“两仪伸缩往来”的拳法不可克服的缺点。
武派太极拳的发力方法:
根据《身法八要》要求改造人体姿态是“阴阳相济”的,我们给它起一个现代名称叫“中性运动”,也就是它的动作是在动静之间,虚实之间,攻防之间。譬如“一身备五弓”,臂似曲非曲,似伸非伸;腿似弓非弓,似蹬非蹬,再加上骶棘肌的似紧非紧,似松非松,构成了躯干与四肢的“阴阳相济”,再加上中枢神经的动静之间,这便是《行功歌诀》中所要求的“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就是《身法八要》中的“腾挪之势”。因此它又消灭了神经上的“绝对不应期”,所以它能在运动的任何一点上都能顺彼力随心所欲地发放功力。此即所谓“圆中求点,曲中求直”,这是武派太极拳的第一个优点。
第二个优点是多肌群联合发力(混元劲)。提顶吊裆、含胸拔背,使骶棘肌擎起,联动所有的胸前、腹背、肩臀肌群并驱动四肢做功,以及三阳贯顶形成的“意气君来骨肉臣”,所以说它的发力方法不是四肢的两仪运动,而是“一气运动”。这是形神意气混为一体的发力方法,所以它既能轻灵圆活,又能沉雄浑厚。
第三个优点是含胸拔背改变了胸锁与肩胛的结构形态。常人的两肩胛是在后背上向两侧平行展开的,胸肌及锁骨肌等均处于松弛的状态。在含胸拔背状态下,胸小肌、前锯肌、锁骨下肌、肋间内肌、锁骨乳突肌等均处于工作或半工作状态,增强了打击力。由于肩胛结构形态的改变是源于肌群的收缩,因而比旋腰转膀的惯性发力的方法快得多,劲也大得多。这种神经指导下的人体形态改变的运动方式,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暗劲”,或者也可叫寸劲的力源。同时也是“混元功”的主要条件之一。
概括地说,武派太极拳的招法即意念指导下的各部器官在曲蓄及螺旋运动中多肌群联合运动,且必须是在“身法八要”的指导下,才能产生“动牵往来气贴背”的开合呼吸法。这便是武派太极拳的着法与功力的物质基础。也是练好“身法八要”的重要性。
呼吸开合与五字声呼吸法
呼吸开合,是武派太极拳的灵魂。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王宗岳先师说太极拳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功夫,从而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呼吸开合不过是意念提导下的气血运行而已,所以说呼吸开合也是太极拳技击法的基础。太极拳的呼吸开合有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养气与炼气(敛气)两种功法。先师阎志高传留的拳谱中有《前五字真诀》与《后五字真诀》。前五字诀:静、灵、敛、整、聚,不仅是谈气之聚散。太极拳行气的几种形态,也是“五字声呼吸法”的理论根据。所以气的抑扬顿挫催动形体的折叠转换,合理的抑扬顿挫、折叠转换即施之于有效的招法与功力的有效措施。
武派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都包含着起、承、开(转)、合四个节序。按拳理要求:三个节序吸气,一个节序呼气。但初学太极拳者一般是呼、吸各半,即呼气与吸气的深长度是相等的。当练到三个节序吸、一个节序呼时,呼吸已经比较深沉了,已接近拳势呼吸阶段。四个节序的任何一点,都有“圆中之点”,即柔运化刚落点。当拳法有一定造诣之时,已不受呼吸的限制,起承开合四个节序都包含着气的抑扬顿挫,形的折叠转换。练武派太极拳者须了解什么是自然呼吸,什么是节序呼吸,什么是拳势呼吸。如果过于强调配气,必然偏重于阴阳消长的一面,而忽略了阴阳相济的一面,就必然要失却“腾挪之势”。无腾挪之势便无闪战之功。所以武派太极拳气的呼吸开合必须是一气氤氲化二气交感;二气交感复归一气氤氲。氤氲者一气鼓铸,交感者二气相媾(包括制约、依存、生化、消长等),因此武派太极拳每一个拳势的起承开合、折叠转换、呼吸开合都必须是阴阳互为其根的。如果单强调此消彼长的两仪运动,则必然要形成拉风箱式的机械运动——孤阴独阳之势,这有悖太极“负阴抱阳”之理。
或者有人要问:呼就是呼,吸就是吸,呼吸又如何“阴阳相济”呢?这个问题须结合拳势而言,故曰“拳势呼吸”。从拳势而言:起、承、开为阳,合为阴,拳势是三阳一阴;从气势而言:合、起、承为吸,开为呼(三吸一呼),是三阴一阳;以气机而言:呼者胸空,是阳者以阴为根,吸者背(胸)实,是阴者以阳为根。这便是阴阳二气互为其根之理。因此武派太极拳气的呼吸开合不能机械套用“阴阳之序”。如果阴者全阴,阳者全阳,便犯孤阴独阳之大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非生生不已的太极拳矣!
阴阳之序表
阳:动、虚、刚、开、进、攻、上、前、左、伸、仰、血、呼、往、升。
阴:静、实、柔、合、退、防、下、后、右、缩、俯、气、吸、来、降。
以表中的阴阳属性而言,阴阳大象早已定论。但在行功走架或打手中如果机械的套用阴阳理论,则会形成拙气拙力,必然失去太极拳的轻灵圆活之趣。故《拳谱》中说:“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见武禹襄《打手要言》)。但初学太极拳者的呼吸开合又必须合乎阴阳属性的一般规律,即呼为开为阳,吸为合为阴,呼开者攻,吸合者防,所以李亦翟凇段遄志鳌酚炙担骸拔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这是谈呼吸在技击中的一般规律,和前面说的“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两者一个是说“拳势呼吸”,一个是指“拙气拙力”。太极拳的理论是一篇有机联系的、对应统一的辩证法,所以研究它必须前后相照,熟知哪些理论是共性的,哪些理论是特性的,特性与共性又是如何对立统一的。绝不可“断章取义”,否则容易陷入机械论的泥潭。
对于武派太极拳的呼吸开合问题,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
有形之气—初级阶段,是拳势与气势互相配合的阶段;无形之气—高级阶段,即神明阶段,返虚生明、静中触动动犹静的阶段。静中触动动犹静,即神形意气,虚非全虚、实非全实,虚实之间的中性运动阶段。亦即《拳论》中所说的“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阶段。
阴阳相济方有“腾挪之势,闪战之功”。有腾挪之势、闪战之功,还要有强大的打击威力。因此打手撒放五字声呼吸法是武派太极拳技击法的精髓。技击法是招法与功力的具体运用,气血是力的能源,而五字声呼吸法则是催动气血、调配发力的功法。气之直劲必刚;气之曲劲必柔。柔者气之散,刚者气之聚。武派太极拳的《五字诀》:静、灵、敛、整、聚就是五种不同形态的气之聚散。打手撒放“五字声呼吸法”是五字诀静灵敛整聚功夫造诣的具体体现。善用五内之气者为拳势呼吸的高级阶段。
五字声呼吸法的五声为哼、哈、噫、呵、咳。五声含五气。
五声并非语言发声,而是丹田之气催动五内之气(心、肝、脾、肺、肾),配合阴阳开合之道,合声、合气用于八门劲法之中,谓之“拳势呼吸”,可产生合力共震之功用。一般而言,五字声呼吸法亦能加大发放的打击威力及撒放的技巧。在打手时,不同的招法,配合不同的发声可产生不同的功效,出现不同的打击效果。
譬如:彼以中平拳击我心门(鸠尾),如用噫字声则能化解彼之攻势;如发哼字声则能产生崩弹之力。又如哈字声宜于发掌,咳字声宜于发中平拳。如果把两声颠倒运用,不但不能助力而且影响发力。从人的生理而言:“哈声”是虚心之声,其力则是含胸拔背之力;而“咳声”则是实腹之声,其力则是护肫与吊裆之力。所以五字声绝不是哼哈乱叫。五声又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和发声与不发声之分。所以五声之妙在于合理的运用。
五字声的发声方法与功用
以哈字声而言,哈字声一般是化解彼劲之后(一般是吸气束身化解),胸腔充实(相对而言),两肩微泛(但不能挺胸吸腹)前提下,后天之气(肺气)贴背呼出,即“牵动往来气贴背”。这时胸背肌群除胸大肌之外,胸小肌、前锯肌、肋间内肌、锁骨下肌、胸锁乳突肌、骶棘肌、斜方肌等均处于工作或半工作状态。胸内含、背拔圆、提顶、沉肩、垂肘、双掌(单掌)推出发“哈”声,后天之气最大限度地呼出,先天之气沉入“大中极”。此时要注意“骶骨前送”、“耻骨肌上翻”,二气分争。
噫字声是肾气声,即发声吸气。关键在于吸气时小腹上翻,含胸,气贴背而下,注入腰间,才能“腹内松静气腾然”。两肾抽换自如,才能有“腾挪之势”。此时丹田带脉自然充实。术语叫“一气氤氲”。按李亦迪仁Φ摹度龇琶芫鳌罚可用“擎字诀”,也可用“引字诀”。引字诀是吸气时“任脉受命”,以胸、腹吞彼来势,以转腰产生的离心力使彼顺离心力的渐开线跌出;另一种是吸气时双臂上】刹生强大的“擎”劲。此势一般用于两人四臂相交,或者对方用双推掌之时,用噫字声含胸吸气,小腹上翻,双臂上。可将对手擎起使之两足离地。既可蓄而后发,也可一吸即产生崩弹之力。
李亦怠段遄志鳌て敛》中所言:“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是典型的“擎起彼身借彼力”的发劲方法。在郝为真的“行功歌诀”中这一势叫作“退步顺势双分手”。
噫声属水其力浑噩,正应了水有三性之说。这可擎放、引放和蓄而后发。如吸气发噫声,呈混元桩势双臂抱圆,含胸拔背,小腹上翻,便可产生强大的擎劲。小腹上翻、两胯便有腾挪之势。
咳字声是肝气声,传统说法是丹田突爆,催动肝气发声,是典型的发放声。咳字声与哈字声虽然同属于发动之声,但二者的呼吸方法与功用完全不同。哈声是后天气呼出时产生的背肩之力。而咳声则是肺气促呼膈肌下沉时的丹田突爆之声。声力相合产生惊炸之力,迅若雷霆,劲如放箭,故曰木声。
哼字声是脾土声,一般用于承接外力,精于此者可产生虽大的崩弹劲。哼字声是点的作用,即由圆到点的功夫。
一切点的作用如擎、对等法诀同样都是“负阴而抱阳”的,只是时间与空间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呵字声是五声中最难运用的一声。呵声属火,其势腾。腾者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小而大,者烈焰突爆。所以呵字声功夫非很高的造诣难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