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钧
周文说:"在农业社会乡土文化滋养下的传统武术,长期来一直被包裹在层层五光十色的神玄外衣中";又说:"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这种局限,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故意大肆宣扬一些怪力乱神的荒诞怪谲之说,这不能不使人警觉";"前几年,有位前国家武术运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一次讨论如何发展武当武术的座谈会上竟这样说道:道教文化具有浓厚的神秘性,谁也解释不清楚,我们何不充分利用它的长处呢?"周文批判说:"发展武当武术的动机无可非议,……我们承认传统武术的神秘色彩在封建社会中对聚众习武发生一定影响,……在现代科学文明洗礼下,实现传统武术历史转型的重要任务,恰恰要以科学理性剔除那些佛道仙祖的神秘性"。
周文的上述说法,失去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学术作风,企图用扣"政治帽子"的简单办法,把不同意见压下去。这种作法并不陌生,文革期间,"帽子"满天飞,最后证明,无济于解决问题。还是应该回到摆事实、讲道理的立场上来。
在武术学术讨论中,使用政治帽子的作法,始自顾留馨先生。顾在他著的《太极拳研究》(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说张三丰创造太极拳是"封建统治阶级通过自己的士大夫和御用文人,把这些东西涂上一层幽玄的神秘色彩,假托仙佛、圣贤等所创造,使他神化起来,以达到麻醉人民意志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对比周顾二文,何其相似。他们用相同的政治词汇,欲达到一个非政治目的--否定中国传统武术。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摧残中华武术的事情。根据《中国武术史》(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记载:
"一些社会武术团体,在没有报批登记的情况下就随意建立。有的搞封建迷信,破坏社会秩序;有的骗取钱财;有的甚至成为隐藏反革命分子的巢穴。考虑到这些情况,1955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对武术工作采取了暂时收缩,加以整顿的方针。……但是,有些地方在整顿过程中执行政策过左,停止了一些不该停止的武术活动,挫伤了一部分武术工作者及爱好者的积极性,使武术工作受到损失。这是一个教训。"
"1966年开始又陷入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当时,左的思想泛滥,除社会秩序、政治思想、经济建设领域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外,武术运动也同样地受到冲击和摧残。对所谓反动学术权威、封建遗老遗少的揪斗和批判,使不少老武术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和迫害,不少人被打成牛鬼蛇神,进行群众专政。有的含冤十多年,有的郁郁成疾,不幸离世。大量的古老有价值的拳谱资料被作为封、资、修的毒草毁掉,一些武术器械被收缴或损坏。……武术运动本身也被戴上传播封建迷信工具的帽子,受到批判。"
由上,我们严肃地指出,至今,中国仍旧有滋生极"左"思想的土壤。周文有明显的倾向。我们指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政策,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我们对周文的态度,是摆事实、讲道理。
进入二十世纪30年代,唐豪开了围剿中国传统武术的先河。说起来唐豪和他的后继者有惊人的一致性,他们都是西洋武术的崇拜者;他们都操起"西方科学"这根大棒,批判中国传统武术不科学,封建迷信。周文也不例外地继承了这个传统。
不管人们承认还是不承认,中国传统武术是由少林、武当两大名宗组成的。我们非常不理解,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一些武术人才,有相当多数,他们对中国传统武术持否定态度,却极力崇拜西方技击术。这值得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教授检讨我国的武术教育存在的严重与中国传统文化脱节,甚至相对抗的教学体制。在这方面,我们的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教授应该认真地学习伍绍祖在《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的代序:《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一般体育》(1994年6月24日在《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委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对比看看你们的教学符合这个讲话精神吗!
这里我们节录几段《讲话》内容:
"全国运动会项目要向奥运会项目靠拢,这个总方针是国家体委早已确定了的。现在全国运动会所有的非奥运会项目都取消了,惟独留下武术。武术虽不是奥运会项目,但我们把武术看得同奥运会项目一样重要。
为什么这么重视?第一个理由:武术不仅是一种健身技艺,而且是中国国粹、瑰宝,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我认为它是中华文化、东方文化、东方文明、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国家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我曾反复地讲过一个思想:为什么奥运会要在中国办,就是在体育这个领域中,把代表西方文化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华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很高的文化,是讲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这个词虽然是近代从欧洲传来,但是中华文化自古就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如太极图的互相包含、互相交融的思想,就体现了这个道理。人要与环境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要天人合一,形神兼备,性命双修。其中,命是硬件,性是软件。命是一个客观存在;性就是它的一种功能,后天附加上去的东西。武术就直接体现了中华文化性命双修、天人合一的思想特点。
第二个理由: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一般体育。作为学术观点来探讨,中医和西医比较,我认为中医远远高于西医,它们不在同一层次。西医是以死人为对象,在解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人体分成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互不相关的孤立部分。中医则以活人为对象,不仅有肌肉、骨骼等这些硬件,还有它的功能,如精、气、神、经络、穴位这些东西,即视人体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说明中医与西医不在一个层次上。……类比中华武术与西洋体育也是同样的关系。所以,我说武术与西洋体育在层次上是不同的,武术应该属于高层次的科学,高层次的体育。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这一代中华儿女,有责任把中华文化发展上去,不仅是层次上高,发展程度上也要比西方高。至于有的人说要把武术打进奥运会去,我认为这句话现在可以说,也可以不说。为什么呢?奥运会目前开展的是较低层次的运动,或许将来东方文化发展起来了,还有更好的形式。当然,这是下个世纪的事情,本世纪是不可能了。这需要我们去做工作,这是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不是国家体委主任之言,只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看法。"
笔者不把伍绍祖同志的上述讲话看作一个指示来理解,而是认为他的讲话击中了今天中国武术工作中的要害,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解放后武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武术,也就是传统武术,决不能以竞技武术占据"中国武术"这个位置。它比西方体育高在什么地方?就是它的深层文化内涵,也就是"天人合一、形神兼备、性命双修",它不是一般的形体运动。周文看不到这点,反而用低层次的"形体运动"、"死人解剖学"来批判高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实为本末倒置。
周文还混淆了道家的学说和修炼方法在武术中的运用与宗教中的神秘成分,把两者说成是一个东西,重复过去政治运动中的错误,把学术讨论政治化, 企图用政治帽子压人。这是十分错误的作风。今天爱好中国传统武术的人,许多是文化层次很高的各行各业的学者、专家、教授,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非常热爱,而且研究也很深入。用浮浅的见解,玩弄杜撰的几个名词,是吓不倒人的。
道教与道家密不可分,但并非一个东西。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作为宗教,道教崇奉神仙,有神秘成分,但也不能否定道教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有过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列出几条:
1、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掺杂任何外来文化,"神仙"是地地道道由中国人塑造出的信奉偶像,尽管中国人不一定都信奉道教,也不一定人人相信有"神仙"存在,然而却没有人能把"神仙"从中国大地驱逐出去,也不能从中国人的脑海中把"神仙"赶走。为什么?因为"神仙"是人的化身,"神仙"在中国早已被人格化了,成了活生生的人。融入中华文化,道教的文化含义远远超过了单纯宗教含义。你很难想像,你把中国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四大天王、五岳之神、八仙过海统统从中国大地抹掉,中华民族会是个什么样子?毫不夸大地讲,中华民族将因此失去灵魂,顿然失光。中国有了"神仙",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活泼的,充满活力的,有生活气息的。我们中华儿女一代代能传诵着丰富的美好的神话传说,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统山河。这就是中华大地为什么称作"神州"的道理。为什么我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命名为"神舟号"呢?凡此种种,都说明"神"的信仰是一种民族凝聚力!
2、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道教尊为始祖的老子,是人并非神仙,道教崇为教祖,老子被神化。老子的著作《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经典,实为哲学著作。庄子的情况也差不多,《庄子》一书也是古代中国的哲学著作,道教纳为经典称《南华经》。这两部著作对中国武术影响极大。《老子》倡导"柔克刚,弱胜强"的思想,武术把它具体化为"以柔克刚",创造了太极拳。《庄子·说剑》著名的论句:"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开创了"后发先至"的"以静制动"的技击思想,成了武当内家拳的拳理和拳法核心。所以说,人们把武当武术归属为"道家武术"是有道理的。
3、说来也奇怪,宗教全世界各国都有,重要的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他们崇奉的都是死人,如耶酥、释迦牟尼、穆罕默德,惟独中国道教的"神仙"是活人修炼。于是,这些活神仙写作的道教经典记载的就成了健身养生的科学著作。例如道教的三大经典:后汉魏伯阳《参同契》、魏晋之际的《黄庭经》、晋葛洪《抱朴子》。"天人合一"、"形神相守"、"性命双修"等都出于这些道教经典。"丹田"一词也是由道家修炼"内丹"而出。
伍绍祖的讲话指出,"武术就直接体现了中华文化性命双修、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只有深入到这个层次,才能说"武术高于一般体育"。只有中国的内家拳才真正深入到天人合一、形神相守、性命双修的层次。
周文点了武当武术的名,它含糊其词地把武当武术与"神玄"、"荒诞"、"神秘"、"封建"、"佛道仙祖"连在一气,与唐豪、顾留馨如出一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用意无非是扣帽子,不讲道理,以压制不同意见。这不是学术讨论的作风。
关于武当武术,从二十世纪30年代唐豪写《少林武当考》,否定少林武术之达摩和武当武术的张三丰(峰),在中国武术界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近来,一些人以武术的科学分类为由,否定少林派武术和武当派武术。他们在源流上以唐豪为史,凡是唐的话,就引以为史,作为定论;在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上,形而上学,以"现代科学"为据,认为中国武术分类,划分少林、武当两大宗派,不科学。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学派,至于叫什么学派,并非本质,民间称之为"学院派"。对此,笔者仅就武当武术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讨论:
1、否定了少林、武当,中华武术还剩下了什么?
中国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当两大武术宗派是历史形成的,他们不是按某个人的意愿为取舍,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粹。达摩和张三丰已经成为传统武术习练者崇拜的始祖,成为偶像,否定他们,少林、武当武术就不存在,中华武术将黯然失光。达摩和张三丰的地位就是如此重要,他们已经融入中华文化。我们的专家教授站在西洋体育的立场上,无论如何也认识不到这点,千方百计地试图否定少林、武当,尤其是否定武当武术。认为这是发现"新大陆"。
2、唐豪武术观的本质是什么?
对此,我们不像周文,给唐豪扣什么帽子。我们用唐豪自己的话,证明他的立足点是什么?
唐豪于1935年写了《太极拳根源》,他说:"西洋拳斗,不甚讲势,学艺者日必试艺,亦不以胜负为愧为奇,使戚氏(指明戚继光--笔者注)生乎今世而及见此艺,必将引之为理想中的拳法。"一语道破了唐豪内心所崇拜的是什么?就是西洋拳击!
唐豪又说:"生于三百年后的今人,识不足以识因变,明不足以察实虚,糜人民的脂膏,设广大的馆舍,集江湖游食之徒,演古所吐弃之物。"他指的"游食之徒"和"吐弃之物"是什么?不言自明,就是指传授中国传统武术的拳师们和中国的传统武术。
由此可明:为什么一些人奉唐豪为史了。他们有共同的立场,即站在西洋体育的立场;有共同的目标,即否定中国传统武术的共同目标。周文显然属于此类。
3、在中国,对立的两大武术学派已经形成。
什么是学派?《辞海》"学派"条:"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学说":"在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
解放后半个世纪,中国武术由于不同的历史遭遇、不同的传承、不同的武术理念、不同的追求目标,也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武术派别,也就是学派。这两个学派,大致上是以民间的传统武术爱好者和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为代表,其中不免有穿插情况。他们之间的学术争论,五十年来,一天也没停止过。
两个学派,我们大致描述如下:
民间学派
1、武术理论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要是《易》之阴阳、五行、 八卦;《老子》之刚柔论;儒学的中庸之道;兵家之虚实论;医道之经络;道家的吐纳导引;诸家之动静论。
2、研究对象是活的人。
3、研究方法是感知,悟,整体观。
4、练习方法是腰腿功,桩功,招功,套路,拆招,对练,气功,下山实践。
5、习练目的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讲功夫上身,不是给别人看的。
学院学派
1、武术理论建立在西洋体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是解剖学。认为中国传统武术不科学,应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其取舍和发展。把中国武术解剖成拳术和器械两大类。打破武术门户派别,而把一切拳种都解剖成共性的零件。例如解剖为基本技术,如手型、步型、手法、拳法、掌法、肘法、指法、腿法、身法、步法。再进一步解剖拳法,分为冲拳、截拳、砸拳、圈拳、横拳、飞拳、探拳、贯拳、扫拳、撞拳……等等。这样,武术不再有门派和拳种,都可由这些零件组合成。器械则分为剑术、枪术、刀术、 棍术……等,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解剖,肢解了传统武术。
2、提出武术现代化、竞技化。于是在解剖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和"量化",以便评分。
3、练习方法,要求动作规范,完成质量,稳定性,谐调性,连续质量,气质表现等等训练。训练目标是拿金牌。
4、研究方法是动作设计和编排。如:跳跃,旋转3600,大劈叉落地,回头望月指剑。
5、武术是表演艺术,口号是"高、难、新、美",是练给别人看的。
以上是对两个学派的大致勾画,还不够全面,然而比较准确。这是当前中国武术的现实,没有必要回避。今天的武术学派之争,也不是古时的相互动武打斗,乃是学术讨论,用不着骇怕。笔者是文人习武,周文看来也是出自文人之手。重要的是,摆事实讲道理,言之有据,示之以证。笔者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习练者、爱好者,所要捍卫的是中国传统武术不被篡改,不被消灭。传统武术是中国的国宝、国粹,不是个人私事,故我要尽全力。
笔者绝不危言耸听,请读者设想,如果按周文的意见:
1、把传统武术的旧式理论"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抽掉,换上周文所谓的"科学理论";
2、用周文提出的"古希腊文明"、"奥林匹克运动圣火",代替中华传统文化;
3、用周文的"现代建构",即李小龙的"融中西武技为一体"的"典范"改造中国传统武术;
4、对传统武术作"现代化转型"的手术;
5、中国传统武术乘上西洋的"诺亚方舟"。
试问,中国传统武术将会是个什么玩艺儿?我们愿意看到周文作者摆事实讲道理的答复。
(文中加重符号为本文笔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