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位与疾病治疗

2000-06-13 23:20高传化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0年5期
关键词:侧卧位灌肠体位

高传化

体位是指人身体的某种状态和姿势。例如面向上平躺着称之为仰卧位;面向下趴着称为俯卧位;左边身体在下面侧身躺着为左侧卧位等。有些孩子受病之痛不得不采取的体位称为强迫体位。例如患先天性心脏病乐氏四联症的蹲踞位、心脏功能不全的端坐位等,是诊断疾病的一个证据。正确的体位会减少患儿疾病的痛苦,并给治疗疾病增加一定的效果。年轻父母应了解一些小儿疾病的治疗中应该采取的相应体位,以便在家庭治疗、护理孩子时给他一个正确的体位。

一、小儿服药时的体位

小儿生病后服药的机会最多。给小儿服药常为液体或首先配成液体,以左手托起小儿背部与水平面成30-40度角,称为半卧位;此时用右手以汤匙慢慢地喂药。听话的大儿童可以采取坐位或立位给他们服药。

服药时的体位还要看治疗什么病。如果小儿患了食道炎,服药时应该尽量让他平仰卧位,让他把药物少量多次地慢慢咽下,争取药物由口流进胃的速度慢些,药物与食道表面粘膜接触的时间更长些,以达到发挥最大局部作用之目的。如果小儿患了胃炎、胃溃疡病,服保护胃粘膜药思密达、硫糖铝等,可让小儿先坐位服下药后立即改变成仰卧位、俯卧位、左右侧卧位轮流交替,也就是让他在床上慢慢滚动几分钟,让药物能均匀散布在胃各个粘膜面上,充分达到保护胃粘膜的效果。

二、治疗呕吐的体位

小儿消化道负担比成人的重得多,肩负着为小儿生长和消耗总热量的摄取任务,也就是消化和吸收任务比成人的消化道任务重,很容易发生呕吐。治疗呕吐的体位疗法已在本刊1999年12期有文刊载,在此强调的是小儿尤其是小婴儿呕吐极易造成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而死亡。所以强调小婴儿呕吐的体位疗法还应注意:不论是半卧位、平仰卧位都应该让他头偏向右侧,这样呕吐时呕吐物不容易吸入气管,安全性就大大增加了。

三、药物保留灌肠的体位

一部分小朋友怕吃药,强迫他们吃药时会又哭又闹,即使强迫他吃下去会立即呕吐出来。对于这部分小朋友只好改变给药方式,其中一个是药物保留灌肠的方式。一些小儿肠炎(腹泻病的一种)迁延不愈时,给予药物保留灌肠能达到更有效的局部治疗目的。常用的安乃近灌肠剂灌肠发挥作用比口服速度快;安定灌肠预防小儿高热惊厥起作用比肌肉注射速度还快;口服不能耐受的痢特灵等药物保留灌肠疗效好,同时避免消化道副作用……这些都需要保留灌肠给药。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常常在家庭由父母们执行,应该给什么体位呢?这要根据人的结肠(大肠)解剖情况决定。药物灌肠要求灌入人体左下腹部大肠的乙结肠部位,在这里容易吸收。只有采取左侧卧位才不会灌肠后药物立即流出。当然,如果小儿不能左侧卧位,给于仰卧、双腿屈曲(称为膀胱截石位)的体位也可以保留灌肠治疗。

四、小儿昏厥和昏迷时的搬运体位

小儿会因身体虚弱、过度紧张或过度劳累突然面色苍白而昏倒,这种情况称为昏厥;也会因饥饿低血糖、重危病而昏迷。搬运这样的小朋友去医院抢救的路途中应该给予头低足高位或去枕而仰卧位,让脑部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尽量减少脑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损害。

五、小儿肺炎的体位

小儿肺炎是目前小儿最常见病。如果孩子患了肺炎未住院而作家庭治疗,对体位也有要求。孩子咳嗽、痰多时应该让孩子经常变动体位,咳嗽时拍打其背部帮助把痰咯出;对单侧肺炎的孩子应该让他的健侧肺在下面、病侧肺在上面的侧卧位,这种体位利于痰排出,另一方面功能不佳的肺在上面避免了受压而呼吸幅度增加,可改善全身因肺炎引起的缺氧情况。

六、骨折搬运时的体位

小儿2、3岁离开妈妈怀抱,容易发生跌伤的意外事故。当发现孩子可能有骨折——例如臂、腿变形或出现一定角度,对可能断肢稍作运动时有粗糙面的磨擦感或磨擦音。搬运时一定要注意体位,不适当的体位会使骨折产生更加危险的并发症,例如搬动骨折端可能会刺破大血管而大出血死亡;错误的搬运体位会使已经发生的脊柱骨折再产生骨髓横贯损伤造成终身瘫痪或死亡等。搬运骨折的孩子应注意:如果是脊柱骨折应该把孩子置木板上保持受伤后的体位;如果是四肢骨折,应该保持伤后肢体的姿势和角度,立即送医院抢救。不可盲目把变形的肢体自行恢复后搬运。

(作者系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图/毛小榆

猜你喜欢
侧卧位灌肠体位
使用手持式眼压计评价侧卧位时不同头位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