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要添小宝宝了,做父母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忙着给孩子取名了。于是翻书查字典,商量来讨论去,最后找出字义美好的字拼成一个名字。然而,大多数父母往往偏重字义的选择而忽略了姓名的发音,常会取出诸如“吴雨如”“齐奕奕”之类怎样努力也叫不响的名字,或像“宋大亮”“林歆颖”之类叫起来很费劲的名字。
其实,姓名包含三要素:音,形,义。而在三个要素中,使用得最频的还是它的音。汉字的发音既有四声,又有清浊。因此在取名的选字上也应该注意发音上的搭配,才能使姓名具有音律美,叫起来明亮动听,就像音乐,1234567这七个音符,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发音最好听,只有当两个音符组合在一起,才有和谐或不和谐、好听或不好听的区别。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汉字四声的魅力,以及字与字之间声调上的搭配规律,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讲究平仄,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律美。而人名,尤其是双名,如果在选字时稍加讲究四声,也会取得相同的效果。比如“宋大亮”这个名字,三个字都为去声,读起来感觉费劲而生硬。如果把第二个字“大”改成“达”,试试两者在语音效果上的差别,显然后者比前者的感觉要好,在节奏上也有了一种波动感。这也是古人写诗时,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音节不用同一声调的原因。
汉字发音上的另一特别,是根据发音归纳出来的4种口型分为“四呼”。比如上海人形容人或东西好叫“乓乓响”,北方人则常用(响当当),都是用了“乓”,“当”这些发音时开口大,读得响的字来衬托效果。人名使用得最多的时候是被人称呼或叫唤,因而也要读起来比较响亮不拗口才好。试想有一对朋友,女的叫“吴雨如”,男的叫“齐一迪”。多年未见的他们有一天突然在人群中互相发现了对方,便大声呼唤对方的名字。这时他和她会忽然发觉对方的名字取得有多么糟糕,无论怎样努力也叫不响。由于发音上都是噘着嘴或缩着口的“闭口呼”或“撮口呼”,所以紧要关头真把人急死。
此外,取名时在用字上还要注意发音的“清浊”,尽量取“清”避“浊”。如有一些发音“浊”的姓如“类”、“莫”等,尽可能配以发音“清”的字来缓和,使整个姓名发音上色彩亮一些。此外,语音还有造型功能,当你最初听到一个人名时,你的潜意识中会浮现出这个人的大致形象,因此在取名时也要充分发挥语音的造型功能。虽然人的这种对声音的联想力还待进一步探讨,但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人名除了是一种符号外,按现在的流行话讲,也是一种包装。因此,一个好的名字能给人一种美感,而且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