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变杀手,谁之过?

2000-06-12 13:04
海外星云 2000年27期
关键词:哈佛科技实验

对于曾轰动全球的“大学炸弹杀手”案,许多人还一直怀有浓厚兴趣。

1998年5月4日,“炸弹客”卡辛斯基在1978年5月起的17年里用邮包炸弹炸死3人、伤29人后终于锒铛入狱。为什么这位智商奇高、哈佛毕业且获密歇根大学数学博士学位的天才竟会放弃远大前程,到处放炸弹杀人?

卡辛斯基曾在《纽约时报》刊出的万言书中宣称,科技正在毁灭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由和美好的大自然,并深信整个社会体制屈从科技的淫威,强迫人们成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因此有必要采取激烈手段来予以抵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产生这样的想法?

与卡辛斯基年龄相仿,且同为哈佛大学毕业的学者艾尔史东·契斯,最近在美国知识分子圈内颇知名的《大西洋月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哈佛和大学炸弹客的产生》,深入探讨和分析卡辛斯基的成长过程。契斯以自己在50年代曾于哈佛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对当时哈佛学风的熟悉,大胆推断卡辛斯基的偏激理念是在哈佛求学期间形成的;契斯并揭露卡辛斯基在校期间曾接受哈佛社会心理学教授穆瑞一项极不人道的心理学实验,这件事可能是造成卡辛斯基后来“发飙”的导火线。

未满16岁上哈佛

卡辛斯基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1942年5月,卡辛斯基出生在芝加哥市一所医院,不知什么原因,他身上长满有点像是过敏所造成的蜂巢状东西。他被留置在医院8个月,回家时他身体虽已恢复正常,但母亲却发现他反应迟钝。长大之后,卡辛斯基不时会陷入一种很诡异的静止状态。

在学校,他孤僻沉默,但功课出奇的好,这虽要归功于父亲的鞭策,但最主要是他聪明绝顶。卡辛斯基没念小学六年级就跳升到中学,在班上他年纪最小,变得比过去更沉默寡言,他把所有的精力投注在功课上,无论文学、历史、生物、或数学,每一门学科他都名列前茅。1958年春,哈佛大学接受卡辛斯基的入学申请,那时他还没满16岁。

价值论战导致悲观

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各大学,从1950年起全面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目的是要建立学生们的基督教传统价值观,其核心课程包括科学、文学、哲学、历史及西方政经和社会制度。说得更具体一点,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但什么才算是“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年哈佛众多的教授和学者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可分成“反科技”和“科技至上”两大类,第一类人士对刚结束不久的二次世界大战留下很坏的印象,尤其广岛和长崎吃了两颗原子弹,让他们觉得科技这玩意严重威胁西方传统价值,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第二类则对科技佩服得五体投地、吹捧得天花乱坠,认为科技是破除迷信、引导人类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哈佛,赞成科技至上这一派人士显然占了上风,他们从理性出发,对基督价值观冷嘲热讽;他们高举“实证主义”牌,对自古以来累积的非科学类知识,包括宗教和哲学,一律痛加挞伐,认为这些东西顶多只能算是文化的“额外产物”,要不就是一派胡言。可是传统价值被质疑、被否定,却没有新的东西来取代,搞到后来人生就没有了目标,道德也失去了其正当性。

当时的哈佛,就是这样一个不同理念互相交战的环境。契斯回忆,当时学生遭遇双料悲观的打击,他们从人文课程教授那里学到“科学正威胁着人类的文明”,然后又从科学课程老师那里得知“谁也阻止不了科学巨轮的前进”。那时的哈佛校园,甚至整个西方知识界,可说笼罩在一股失望的气氛当中,很多人认为人类的前途是没什么希望的。哈佛大学校方在60年代前后对学生学习状况所做的研究也证实,当时通识教育的课程确实对学生的情绪、态度、甚至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不人道的实验

虽然如此,绝大多数学生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心智上的冲击,但对卡辛斯基这样一个具有过人智力,但人格尚未发展成熟的少年来说,却可能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直到毕业都还未满20岁的卡辛斯基,既受到人文和社会科学带来的冲击,但他的专业却是数学这种是非对错相当分明的科学。他曾在文章中写道,他不能接受人文和社会科学里有所谓的复杂性和相对性。结果,卡辛斯基既接受了数学里二元式的观念,而又服膺通识教育中的反科技思想。

契斯认为,教授穆瑞在哈佛所进行的一项实验,对卡辛斯基可能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穆瑞当时在哈佛进行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他以提供助学金为诱饵,召募了一批自愿接受实验的学生,卡辛斯基是其中之一。在进行实验之前,穆瑞除了叫学生填写一些问卷,要他们提出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还有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面。穆瑞事先完全没有告知学生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在穆瑞所谓的实验中,学生被个别叫去坐在一面镜子前,实验人员接着将旁边一盏灯打开,让刺眼的灯光照着接受实验的学生。再下来,一名饱学的实验人员开始根据这名学生所填写的资料,询问学生一些问题,起先一切都客客气气地进行,可是愈到后来,实验人员的问题愈尖锐,并逐一批判和驳斥学生们对各类问题所提供的答案,到最后甚至大声咆哮和羞辱学生。一些参与这项实验的学生在多年后,对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有些学生在经历过这项实验后,心理严重受创。类似这样的实验在现在根本不准进行,但当时美国的法律还没有做出相关规范。

穆瑞进行这项实验的目的何在?穆端本人从来没有透露,很多参与这项实验的人,包括那些进行实验的人员,至今不知道这项实验到底想干什么。契斯在他的文章中写道,穆瑞虽贵为哈佛大学教授,但他曾在大战期间于军方“战略局办理处”(OSS)工作过,OSS后来被并入新成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契斯推断,穆瑞应该是应OSS要求,进行这项不是很人道的实验,其目的在提供情报单位一些侦讯技巧。

卡辛斯基在被捕后,透露当年曾接受这项实验,但实验的内容如何,包括他被问了哪些问题,却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对卡辛斯基造成的冲击不小。卡辛斯基自哈佛毕业后,读了法国哲学家艾鲁尔的著作《科技社会》。书中提到,当下人们不再视科技为服务人类的工具,而是舍本逐末,把追求科技进步当作目标,人们只有为这一目标奋斗,才能显出他的价值。而人类所有的体制,从教育、经济、社会,完全配合这个目标来做调整,人的自由和大自然环境都可以被牺牲掉。

卡辛斯基在还没有接触到艾鲁尔的著作以前,已粗具这些想法,在读了《科技社会》这本书后,他仿佛找到知音,并坚信所有体制是为科技服务,在他看来,哈佛这个众多莘莘学子向往的高贵学府只不过是这个邪恶体制的一部分。契斯研判穆瑞的实验带给卡辛斯基的不愉快经验,更使卡辛斯基确信自己是对的,同时也加深他对体制的不满。他开始采取一些“具体行动”,发起了“邮包炸弹”攻击。

为了理念行凶者日增

卡辛斯基没被判处死刑,而是极“美国味”地被判处四个无期徒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审判过程中,他弟弟和律师以他罹患“偏执性精神分裂症”为他辩护,最终使他免于一死。

其实政治目的明显的恐怖爆炸案只会引起美国民众的同声谴责,比如1993年2月和1995年4月的纽约世贸中心爆炸案、奥兰多市爆炸案,行凶者的动机竟是摧毁美国,这使美国人极其愤怒。

然而同样是炸弹杀手,卡辛斯基以一个绿色无政府主义者自居,有不少动物保护者和环保人士对他表示同情甚至支持。受到他的影响的鼓舞,他们在森林树上钉铁钉以阻止伐木者采伐;占领大学生化实验室,释放供实验用的动物。

同样道理,当报纸上出现同性恋,或从事堕胎手术的医生遭反对人士殴打甚至杀害,许多保守主义者纷纷鼓掌叫好,认为行凶者的作为乃正义之举。

因此,尽管卡辛斯基被囚狱中,但至今仍一直和一些极端的环保人士的无政府主义团体维持联系,对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这些人推崇他对理念的坚持,甚至觉得他是为了崇高的目标而伤害别人,是可以原谅的。

事实上在美国,这种因意识形态所引发的暴力恐怖攻击事件并非个别,而是逐年增加,而且大部分行凶者并不在乎坐牢甚至被判死刑。社会观察家指出,为了“伸张正义”,连杀人也无妨的信念如果获得广泛支持,不但能替行凶者自己壮胆,还会招来大批追随者争相效法,发酵下去,不光是美国反恐怖当局头痛,再次爆发“内战”也不是不可能。G(良 之)

《海外星云》(2000年27期)

猜你喜欢
哈佛科技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做个怪怪长实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科技在线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技在线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