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霖
寻求美和塑造美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主题。而我们可能不知道,每一躯人体的功能比例构成,都是大自然最绝版的艺术杰作。它是亿万年物转星移所进化成的一只以美的尊严立于天地之间的生灵。
最近有人做了一个试验。一位22岁左右的女性,她轮廓匀称,皮肤毫无瑕疵。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赢得了足够的回头率。其实,这张脸是数码合成的脸。创造这一杰作的是计算机学家维克多·约翰逊编写的一个程序。他首先随机选取了16张轮廓大致相当的白种女性面孔,然后使用这个特殊程序"汲取"出女性面孔不同于男性面孔的特征,继而合成出一张人类美貌科学所称的"超女性"面孔。具体的变化是:眼睛扩大一点,鼻梁变窄一点,嘴唇突出一些,下巴轮廓分明一些。
至此为止,这项研究的结果既令人震惊又使我们多少感到羞耻。它表明:人类的美貌并不只由观看者的眼光或某种强制性的文化观念判定。同饥饿感与痛觉一样,这种判定很可能源自一种古老、根深蒂固而且人类共通的驱动力量。不仅如此,它也经历了漫长的优胜劣汰过程。与其说是"美",不如说是健康与繁殖力在其中做出了抉择。
原来,在遥远的源头之上,所有的繁枝满天,都是我们四季中最美的回望,所有溪流走出的风景,都是最急最美的时光。
纳森是一位18岁的健壮的澳大利亚青年,最近他终于寻到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可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当面试官员了解到纳森的母亲患有一种导致她中年痴呆的疾病后,告诉他:"去做个基因测试吧,如果结果是阴性,我们马上录用你。"纳森渴望这个职业,但他并不想做基因测试,他想永远保留不会从母亲那里得到疾病基因遗传的希望,也不想现在就知道真正的结果。
这就是国际上最新兴起的热点话题:基因歧视。基因测试的广泛应用,使人类有更大的把握去战胜疾病,可同时也使社会中产生一群"基因下等人"---那些由于本身不能改变的基因构成而在很多方面遭受歧视的人。
昆士兰大学的泰勒博士认为,让一个青年的基因特征凌驾于他的健康、聪明和热情之上,是一件愚蠢的事。是的,一个人的基因不容改变,可是谁又能否认,人类身上健康、聪明和热情之中不具有更美丽的基因呢?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空的变幻,激情的流失,美依然迈着不停息的脚步在远方牵引着我们的方向。尽管我们苦苦地安慰自己:美丽的事总是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