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洞天
大约一百年前,慈禧太后过生日,下人们别出心裁,把一个洋人请来,为她放刚刚引进中国的电影,想邀一个额外的宠幸。没料到放映机刚播摇了几下,呲地冒出一片火焰,差点酿成火灾,电影没放成,反惹得龙颜大怒,当即下诏,此类西洋妖魔从此不得进宫。
《实话实说》里一个深圳小伙子说,他曾经一连看了七遍《泰坦尼克号》,当时他的月工资是一千元,以当地票价80元算,一个月收入的一半都给了那条沉船。去年半年多没放进口大片,可是美国人三颗炸弹送给我们的市场空间,却没有能够由国产片来填上,各地票房的大幅度滑坡表明,对于我们自家作品的冷漠,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定势。
电影从诞生之日就是一种不设边界的娱乐商品,即使强调它的文化属性,也无法回避国际交流对于这种属性的冲击。在当今世界,正象任何商品生产只有真正进入世界经济循环圈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一样,大多数国家的电影也是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才寻找到自强不息的生存之路。面对由雄厚的商业电影传统和无法匹敌的经济实力构成的好莱坞的权力话语,各国的电影人们从多年的痛苦中渐渐认识到,这既是一种严峻的生存威胁,又是一个寻找新的发展定位的契机,早一天经受好莱坞帝入侵的风雨,就可能早一天健全自己的体格。在走过从封闭抵制到消极模仿等曲曲弯弯的历程以后,各国电影制作者们在一条思路上逐渐达到共识,那就是,拍好莱坞拍不了的电影。
拍好莱坞拍不了的电影,意味着我们的创作必须真正落脚在为观众服务这个唯一的基点上,从国际经验来看,能够与好莱坞分占市场份额的影片,基本的品质是:人类共通情感、民族艺术个性、目标观众定位、现代视听效果。而要促成这类产品的出现,除了创作观念和队伍的更新以外,更需要做的事情是:对目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电影行业格局实施大手术,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之后,建立集约化经营的电影工业体系和院线发行网络,通过政策调整和机制转换完成生产力的重组,以多元化生存激活电影市场的龙头龙尾——制片和发行;同时,把非影院媒体的后电影开发列入行业的动作,大幅度提升影院外收入在每部电影产出中的比例;而对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的电影高科技产业,应把又一次各地方小而全的一哄而上迅速转化为规模化、专业化、立足全国的合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