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汽车:人类创造力与进取心的孪生子

2000-06-05 14:44
电影画刊 2000年3期
关键词:好莱坞商业汽车

电影是艺术,艺术从来不分国界

电影是商品,商品就该在市场上公平竞争

我们的民族早已习惯用爱国热情来抵御外来的入侵,可当我们真正站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起跑线上,我们才蓦然发现,原来一味地排斥和抵抗是多么的自卑和愚蠢。

世上有那么多人骂好莱坞,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它最强。

赢者得到一切,输者只剩谩骂。

也许,致命的打击永远来自体内。

如果你看过莲花公司最新款的“超炫车”,或是丰田公司的以手绘外壳的微型车,你不再会反对人们把汽车归于一种艺术。一家外报在评论法拉利的新款跑车时,甚至使用了如下言辞:“这是一辆纯意大利血统的跑车……象是来自米开朗基罗的灵魂。”

早期的汽车是冰冷的钢铁野兽,毫无人情味。是什么使汽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是汽车工业。

那么电影呢?

电影与汽车有什么关系呢?

电影与汽车几乎诞生于同一时间,他们都是近代化学、物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力与进取心的孪生子。两个近乎天才的人物:爱迪生与福特几乎同时开始他们对电影和汽车的探索。由于他们的努力,电影和汽车开始了它们幼年期的艰难发展。到了30、40年代,好莱坞电影与福特车成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标志。如今,通用汽车位列全球500强之首。好莱坞电影已俨然成为全球影业霸主。

这并不是偶然的,我早在《电影与国力》一文中就提到,电影的发展应从汽车业的发展中得到启示。但遗憾的是,我的观点很少有电影“主流人士”赞同。

汽车尚不止于工业,电影又岂能止于艺术?

电影是一种艺术但它绝不能止于艺术。

一个著名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在他的书中写到:“问题在于电影的本质:电影是一种艺术,一种工业,一种伟大的社会力量。”

用通俗的中国话来说,电影的三分之一是艺术,三分之一是工业,三分之一是意识形态。

我们已谈了太多的艺术和意识形态,我们还是来谈谈工业吧。

工业化意味着商业整合和技术支撑。商业技巧、技术创新,加上艺术品位,造就了汽车业今日的辉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电影业,假如我们愿意把电影看作是一种产业的话。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上档次的中国电影艺术家们都认为艺术与商业沾边就变“俗”,对理财更是深恶痛绝。

如果有这样的人,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超凡脱俗,恣情任性,洒脱不羁地追求进入“缪司神殿”,以期实现心中的“大雅”,那么他可以画画油画,搞搞雕塑,也可以吟吟诗歌。但千万别让他去拍电影,因为他会浪费资源。

电影不是个人游戏。电影是一种“最大”的艺术,他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刺激人类最多感官的艺术。一部电影的创作动辄需成千上百万的资金投入,需成百上千人在一个精密运转的体系内协作,需动用一个国家甚至几个国家的工业、事业、信息以及其他几乎所有方面的资源,是赢利巨大,同时风险也最大的艺术活动。在这个领域里,小农时代的思想和操作方式根本毫无前途。

我之所以一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的体制和文化传统所造就的我们民族个性中特有的散漫和目光短浅,在我们的电影人中得以聚焦和放大,从而造成我们民族电影在竞争中根本性的劣势!

一位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导演”,在拍摄他的处女作时,有一场机场戏,仅仅是因为“灵感突发”,就兴致大发拿着摄影机乱拍了几千尺的胶片。这些镜头在最后成品中又全被剪掉,白白浪费了。

那些被浪费掉的柯达胶片,中国至今没能力生产!

每当我听到电影圈内这些事情时,我真觉得这些开口某某学院,闭口某某斯基体系,思想却仍处于农业时代的艺术家们在浪费国家资源。国家号召工人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却对动辄数百万而血本无归的电影投资熟视无睹?

中国的电影人们,太需要培养起商业时代的务实精神和效率观念。

把商业和艺术对立起来的思想,即无论是为了艺术抛弃商业,还是为了商业抛弃艺术,在现代电影业中已是一种弱势思想。在这个实际上是思想角力的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总是处于劣势。我国的电影人非常看重在欧洲大电影节上获奖,实际上我们也的确常常获奖。我国的电影通过这些获奖扩大了国际影响,这是非常必要的。但若是为此洋洋得意甚至把它作为一种追求,就有一点舍本逐末的味道。这些欧洲人喜欢将欧洲主流文化以外的国家影片的获奖作为自己国际化、世界性的标志。一些不起眼的小国偶有佳作,立刻就会得到青睐。像黎巴嫩,伊朗,巴西,其实这些国家电影的地位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并不是真正的尊敬。人们只会尊敬势均力敌的对手。这种获奖就象当年站在巴黎世界博览会门口跳舞的土著,他们也许真正的欣赏你,但永远是居高临下地。

人们永远只尊敬实力!

倒是一向以文化自尊者著称的法国人拒绝好莱坞参加影展颇值得玩味。文雅的法国人做出这种有失风度的事,表面上看起来是捍卫正统艺术,实际上是输者的哀鸣。只有输红了眼的人才会不顾起码的礼貌。法国人真的很怕,90年代法国国产电影产量被好莱坞压缩了30%,法国人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说英语,发现自己的文化阻止不了自己的年轻人穿牛仔裤,骑哈雷机车。

整个欧洲在好莱坞面前都是弱者。对我们来说,企图博得弱者的欣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是落后者,落后者有自己的特权:我们可以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我们决不能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后面一味地排斥好莱坞。

世上有那么多人骂好莱坞,只有一个原因。

因为它最强。

赢者得到一切,输者只剩漫骂。

欧洲最近已有动作来回应好莱坞,耗资2000万美元的《高卢英雄抗敌记》便是一例。他们似乎已找到了解决电影业中艺术与商业互动关系的方法。他们的这一招,还是跟汽车人学的。

电影艺术的探索,由于其特殊形式,需要巨大的资金,又担负巨大的风险。有时候高风险的确容易扼杀创制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世上,每年都会有一些规模巨大的车展,展出风头最劲的商品车种。这种车展目的就是为了推销车子,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但我却喜欢另一类型的车展:概念车展。每次我都为那些新锐的理念、超前和大胆的探索精神而激动不已。我想,这大概是所有艺术家们最狂热的追求吧。

可是有一点,汽车人做得绝对比大多数国家的电影人聪明。

——他们从不卖概念车。

前不久,上海一位刚从美国艺成归来的女导演拍了一部很独特的片子《犬杀》,以行内人的观点来看,这部大量运用主观镜头和摇晃镜头的片子很有点“先锋派的味道”,因为这部电影是以一条狗的视角来进行叙述的。不幸的是,电影在经过宣传拿到院线来卖,从此在票房榜上渺无踪迹。那几百万制作费大概只能算做“实验费”了吧。

汽车人以商品车的巨大利润去制成实验室里对汽车的新概念探索。新概念成熟后再应用于商品车的不断改良上,又可以形成新的卖点。这样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欧洲人把电影院线分成商业院线和艺术院线。原因有三:

一、 商业片赚取利润,电影艺术探索所承担的来自经济上的风险和压力就会小得多。

二、 “两线制”适应了大势所趋的电影院多厅化潮流。

三、 它适应了社会大众电影欣赏口味日益分化的要求。

电影是“艺术商品”。艺术商品的商业价值就只能体现在其艺术性上。没有凡高的手笔,“向日葵”只是一张破布。没有王羲之的书法,价值连城的《兰亭集序》只是一堆一钱不值的纸。希望搞电影的同志们,搞娱乐的不要忘了艺术,搞艺术的不要忘了商业。

猜你喜欢
好莱坞商业汽车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汽车的“出卖”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3D 打印汽车等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