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偶像剧卖点何在?

2000-06-05 14:44
电影画刊 2000年3期
关键词:偶像剧日本

心姐茶廊:

心姐: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装修,心姐茶廊今日重新开业,谢谢各位的捧场。

我知道在场的每位嘉宾都很有个性,但我还是为大家找到一个共通点:我们都是视觉艺术的欣赏者,都喜欢看电影、看电视。近年来日本偶像剧火得不得了,看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中国影视人也在纷纷效仿拍青春偶像剧。说辞却各有不一。今儿个咱们就聊聊“日本偶像剧究竟有什么卖点”这个话题好吗?谁有高见,快快道来——

刘贞西北大学新闻系22岁

因为荧屏上出现了一批由40岁的人编剧、30岁的人演出、描述他们想当然的20岁,把每个观众都当成15岁的连续剧,就说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青春偶像剧,真是善良得一厢情愿。将爱情进行到底几乎是所有偶像剧的永恒主题。除了很棒的音乐很炫的片名,《将爱情进行到底》相当于数年间日韩偶像剧精彩片断集中回放。我们的编导学到了亚洲同行的基本招式:让爱情一波三折在四到五个人中间打转,以及让不合时宜的人物以出国或出车祸的方式消失,总之是在一切有套的地方毫无例外地落入。两个演员就是为了要谈这么一场给我们看的恋爱所以才假模假式的相识、寒暄、周旋。这么苍老的情节加上也不怎么年轻的演员,我看不出把这样的爱情进行到底有什么必要。

至于国外偶像剧,不提《天桥风云》和《一吻定情》,说一说最简单的《情书》吧。岩井俊二拍出了一部宋词一样婉约的电影。(我们的电视人却在衣香鬓影、灯红酒绿里背着笨重的台词)。我觉得《情书》只有一句话:讲了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爱着一个人,同样在很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未曾明了她被爱着。《情书》让我们怀恋起某个下雨的夜偶然写在纸上泄露了心事的那个名字,让我们想起某个午后在人海汪洋中一张类似他或她的脸带给我们的漠漠的激动与薄薄的失落。我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大抵都会爱上什么人或被什么人爱,自知或不自知。这些少年心事都很美,所以我们认为中山美穗很美,我们认为柏原崇爱她爱得有道理。

并不是两个长得好看的人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就必然有恋爱,不是好看的男演员和好看的女演员在恋爱就一定是好看的偶像剧,爱给自己看可以没有道理,爱给大家看,就要是有理由的爱。

说到爱,我觉得有一部挺好看的电视剧《牵手》,里面并没有偶像。至于《真情告白》,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由人主演的卡通片。

心姐:什么时候我们给它搞出一个20岁的人编剧、15岁的人演出,40岁的人也爱的不得了的电视剧,我们的偶像剧场就算成熟了。

杨晓东摄影师 27岁

在日剧完美的剪辑面前,我感到了文字的苍白无力。因为不断变换的运动画面对现实造成的冲击是我们直接由心灵而不是用眼睛来感受的。

《男人四十》里,有外遇的丈夫回到家中发现妻子留下字条:我们走了。难道事件已经败露?此时剪辑师将二十多种角度、景别中摄到的丈夫的镜头迅速接到一起。观众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彻底地看到这个丈夫:是隐情曝光后的恐慌,还是希望灭绝后的冰冷?此时观众已经认不清自己是旁观者还是当事人。感同身受,这就是剪辑的力量。镜头的运用和组接代替了文字、旁白、对话甚至是部分的表演。剧中人物复杂的心态从来不用人物自己说,而是通过镜头的剪接让观众自己看,自己去体验。(国内电视剧一遇到这种情况,不是男主角费力地表达就是让男主角蹲在河边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这种文革前的影片模式至今仍在沿用!)惊恐、失落、困惑、紧张,种种人类隐私的情感,都能在剪辑师花样翻新、常规与超常规的手段中感染你。镜头取代文字,我们不是思考而是感受。谈到这里,也许我们会开始明白为何那些伴着电视长大,被MTV喂得很挑剔的新人类会如此钟情于日本偶像剧。

心姐:照这样说,我们完全不必提演技,只要剪辑师好,中国从来不缺青春偶像。

王林 公务员 23岁

“一个人心里只能有一个爱人,不能有两个……爱我的你在哪里”?莉香激动而绝望地质问,丸治的目光是歉意和伤感……

一个东京的漂亮姑娘爱上了乡下来的小伙子。她活泼爽朗,却有着一颗再脆弱不过的心,分分合合之后,他们还是不能走到一起,虽然彼此仍惦记着。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而且还在继续。如果你看过《东京爱情故事》,你不愿相信有这样的故事存在吗?我喜欢这样的日本偶像剧,不仅因为我有着喜欢浪漫爱情的女人天性,更因为这些电视剧让我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一种人与人之间纯正的感情和爱的勇气。

后来的《一吻定情》更加深了我的看法。琴子在被拒绝、被轻视的情况下,仍保留一如既往的热情和干劲。在我们国家,恐怕会被处理成又一个中学生早恋问题。可日本偶像剧不一样,他们相信这种感情的纯真和不容抹杀,更赋予它天真而热情的色彩,同时表达出这样的感情为生活带来的勇气和缤纷,你能拒绝吗?

心姐:故事的来源都很亲近,但故事的表现却很浪漫很理想——这不等于向一个灰姑娘讲你的白马王子正在马背上日夜兼程,来向你献上火红的玫瑰吗?这样的故事谁不爱听?

刘克西北政法学院学生 19岁

其实我觉得许多日本青年影星(尤其是男影星)长相出众的并不多,但“势”特好。也就是说,日剧导演们善于包装演员,包括服装、发型、语言、手势甚至口红、提包、领带等细节。让人处处都觉得和谐、够味、生动而有棱角,不象中国演员,说青春就什么时候都背个双肩包,说深沉就香烟不离口,说有女人味就穿低胸束身衣,感觉中国人就是几个大条块,不这样就得那样,完全没有个体的东西。在视听大爆炸的今天,影视作品如果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是不可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的。

心姐:我发现在坐的几位都是包装业的高手,没有一个背双肩包的,也没有酷味十足地抽烟的,更没有穿晚礼服的,在此先向你们敬茶了。

刘克:另外,我觉得现代人的生存压力都比较大,不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陷入一大堆琐屑的事务或永远也读不完的功课之中。程式化的生活使我们许多的人习惯了刻板的笑容和冷漠的无视,怀旧成为人们共有的心理情结。日本偶像剧一出世,就受到孩子和成人的一致宠爱,很大的因素就在于剧中演员外在形象的清纯脱俗,无论男生女生,总给人一尘不染的清爽和亲切,这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的,于是习惯隐藏和抗拒的心理突然被一种不带任何防备的清纯所感动,那是人性原有的真诚与可爱,是我们正在遗忘也真正渴求的美好。

心姐:我知道了,缺什么你就爱什么。怪不得现在的中国人都染黄头发,非洲人都拉直发了。

阎莉 广告人24岁

无论是看日本早些时候的小说,还是学习日本文学,都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日本的地域、传统决定了他的文化始终有一种阴暗晦涩和近乎病态的美感。美则美矣,却是一种曲梅扶柳的美,不够阳光不够流畅,但日本的现代偶像剧却让我大为折服。从《东京爱情故事》开始,我相信,日本偶像剧在塑造屏幕英雄的同时,也在精心雕琢一种现代的真诚的本质的爱情理念,一种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是非要有多么曲折动人的情节,多么立意高深的主题才是好片子,我想更多的是,它反映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真实的情感,它以普通人的生活轨迹铺陈一个个热情健康、敢爱敢恨的形象,让我看了浑身是劲,觉得天格外蓝、生活格外好、人与人的关系格外美妙,于是充满信心地走好每一天。这样的感觉不好吗?

我觉得喜欢这样的偶像剧并不幼稚,也不无聊,而恰恰是生命力澎湃的表现。生活有一种热度,不用热情去碰击,不用心去感悟是体会不到的。

我相信英雄,我喜欢日本偶像剧塑造出的生活中的英雄,有人说,一个没有英雄崇拜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只要不是盲从,崇拜这样的平凡英雄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让生活更纯粹,让是非曲直更明白。喜欢玲木保奈美、喜欢江口洋介、喜欢柏原崇,喜欢一种充满生机、阳光灿烂的生存状态,这不是很好吗?

心姐:崇拜什么样的英雄是你的自由,没有哪本书上说只有崇拜董存瑞、黄继光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姜美华 记者48岁

别看我这么大岁数,也挺爱看日本偶像剧的。从表现形式来看,这些剧作的包装绝对时尚,在视觉上是一个很大的享受。但不管怎么包装,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归结到真、善、美的情感理念上。人类总是喜欢真善美的东西,这个时代唯一能打入心灵最深处的仍然是不带丝毫伪饰的真诚。这是日本偶像剧渲染的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永恒的卖点。

另外,日本偶像剧让我佩服的是它的每个片子都在宣讲它的民族精神和大和文化,体现最多的两个层面就是百折不挠的武士道精神和不惜牺牲个体的忍让精神。这两种精神其实也是我们大汉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的导演在拍摄国产偶像剧时,却完全抛弃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只学会了别人炫丽的着装(甚至连着装也是东施效颦)。

心姐:现在爱情市场上走俏一种外表嬉皮内心执着的多情男子,这是不是也能解释为传统文化的时尚包装?只是我们的导演从内到外都过于严肃了。

猜你喜欢
偶像剧日本
探寻日本
台湾偶像剧20年:从梦幻走向现实
“大女主”刷新爱情偶像剧
偶像剧与阶层问题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独一无二的偶像剧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