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推拿科(200437)
提要通过对推拿手法"柔和"要求的探讨,得出"柔和"就是遵循正确的现代医学原理,用安全可靠轻巧的手法,取代缺乏科学论证的手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损伤,让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法治疗达到医疗目的新观点。
关键词柔和推拿手法现代医学
《推拿学》中手法的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纵观一些推拿书籍及期刊,基本都将"柔和"的要求放在末位,在治疗中往往忽略。当今手法研究强调定性、定量及科学化、规范化。"柔和"的概念显得单薄,停留在"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上。更有片面认为推拿只是力和功起作用,以力大为荣,而病家以良药苦口安慰自己,手法意外在所难免。
1"柔和"是手法之本
早在《太柔·补泻篇》曰:"缓节柔筋",而心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石室秘录·摩治法》曰:"手是疼痛者,……轻轻捶之于数,觉两足少快。"近代朱春霆先生提出:"手法要因人而施,因证而施,因部位而施,要柔和深透,刚柔相济,均匀有力,以柔和为贵。"他的"以柔和为贵"观点不只是早期推拿文献对手法要点的阐述,也是近代各大推拿门派的共识,如骆俊昌先生对手法运用认为:初学者应本着"轻"、"柔"、"稳"要求。"轻":不加重局部损伤,以免致出血加重粘连;"软"到不加重病人的痛苦,但能达到有效治疗范围;"稳"到耐心细致,不可粗暴。丁老论述道:手法对人体所形成有效刺激不但持久有力,而且应更富有柔软性,才能在安全舒适的基础上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
2"柔和"的内涵
《中华大字典》:"柔"①说文:木曲直也②顺也③和也④弱也。"和"①谐也②温也③协④顺⑤解也⑥不刚不柔。与推拿手法相联系,也就是手法应轻柔,细腻;顺其自然,富于变化,协调一致。
早在1955年,江静波就提出推拿手法和治疗效能是通过皮肤感受器,借神经的应激作用,引起大脑皮层对全身机能调整。刺激性手法并不是通过本身直接用力改变人体的病理状态而发挥治疗效应,而是激发人体固有的调整与自愈机能,防病治病。绝大多数刺激性手法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及频率,治疗机理是诱发生物共振效应,使受伤的生物节律恢复正常。所以手法的轻重、力的大小并不是重要的,节律性才是关键。"柔和"基础是利用巧力。巧力重要特征是具有节律性,用轻柔之力诱发最大的机体应答,产生治疗效应,并将手法对机体损伤降至最低。手法的柔和、节律性使病家感到舒适感,避免了操作者肌肉长期紧张用力,使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时间延长。
矫正性及轻松性手法通常作用于已存在运动障碍的关节,手法的完成必须超过病理运动范围或生理运用范围,还要克服损伤关节周围软组织病态反应,有一定损伤及刺激性,手法尤其要轻巧、准确,应顺其自然,讲究科学性,让外周阻力降至最低,用最小的力达到最大效应。
3"柔和"各家手法的要点
早在公元前460年到375年,希波克拉底就有"将医生的足压在患者的背上,以医生的体重施压,缓缓振荡,也不致损害"。法国外科医生Ambroise Pare赞成古希腊的卧位牵伸方法。希腊Ligeros提倡手法以无痛和自然活动为原则,反对被动手法超越解剖限制位。1963年Paris阐述了内外平衡失调是损伤性脊柱疾病发病的理论基础,单个椎体位将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在治疗上创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分筋、理筋、镇定等轻巧确切的手法恢复病变部位的正常(或代偿性)解剖位置。
又如:《平乐郭氏正骨法》:"按之操,各指针,多施于四肢关节之限痛,觉疼处按之继施,滑进按之,其痛可减,其痛重者,施近穴按之,谓曰移痛。"《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摩之,谓徐徐揉摩也"。《厘正按摩要术》:"揉以和之,揉法以手腕转回环宜轻宜缓;""摇则动之,摇动宜轻,可以活经络";"运则行之,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伤科大成》:"足背之骨继钻出,轻轻搓捏,令其骨合筋舒。"《跌损妙方》治疗颈项损伤描述:"用高椅坐定,双手揉上,或用双手端定耳门,抬住上掇。"等等。
再如近代丁季峰老先生在一指禅流派基础上强调推拿与现代医学及解剖学相结合,创立滚法流派。滚法具有压力呈周期性变化特点,又有作用面积大,能配合被动活动之长处。达到了用较小的力形成较大的刺激量来调和经气,松解粘连,同时又降低手法集中于某一微小部位可能产生的不适及组织损伤。
综上中外手法特点可归纳为:①手法的基础是作用力,而关键是技巧。柔和是手法作用力灵巧轻柔的表现,应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感。②讲究各类手法选择施用及辅助手法的配合使用,以减少推拿力度,让治疗力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刺激作用,减少手法的副作用。手法变化应细腻协调。不拘泥于单一强痛点。③手法施用应轻缓柔和忌暴力,尤其是整复手法都有顺着关节面走向缓缓用力,拔伸牵引运用较多,使其徐徐整合,减轻疼痛保护反应,降低外周阻力。"柔和"的观点在上述特点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
4如何做到"柔和"
①了解医理,明确知道病因所在及手法治疗施用目的,对手法可能造成的意外应有所思想准备,忌滥用手法。②手法忌粗暴,应在掌握好解剖知识及生物力学基础上,通过调整患者体位,暴露关键点,进行重点治疗,减轻手法力度,提高疗效,让手法损伤降低到最低,矫正性、松动性手法尽量减少运动幅度,控制手法力度,用安全可靠的短杠杆类手法替代长杠杆类手法。③对于疼痛剧痛,肌痉挛明显。可通过寻找相关部位,轻轻按摩以缓解疼痛,起到松懈镇痛作用。④在古代就有利用麻沸散整复肩关节的记载。推拿手法可以结合乙医骨科治疗方法如牵引,封闭,硬膜外麻醉,减轻患者痛苦,达到快速松解粘连,抑制再粘连及疤痕组织形成,改善和恢复关节功能作用。⑤掌握一些规范性技巧动作,提高自己手法的柔和度。如一指禅、滚法,提高手法的柔和度,减轻工作强度。⑥手法的选用应灵活多样。与外界多交流联系,多掌握一些手法如国外整脊疗法、日本"手拔三法",领悟各类手法的特点及特效,以供治疗时能选用最佳手法组合,并做到手法细腻,转换自然协调。⑦矫正性、松动性手法施用应按照一定的解剖知识及力学原理,利用各种工具(还可以专门设计一些),通过调整人体体位,使病变关节肌肉松弛,关节间隙扩大,让应力作用点集中于目标关节,顺着关节的形态施用。用力要求平稳,轻巧、短促。关键是控制手法幅度和手法力大小、方向,力度要求能自我控制。⑧可选用一些推拿介质,减轻手法反应,加大治疗效果。
小结
"柔和"是大多数手法的要求,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指导今后手法研究及运用。纵观国内外推拿发展史,从早期"疡科之法,全在外治,其手法必有传授",到成立推拿学校进行系统教育培养正规推拿医生,不难发现解放后在党的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思维方式,推拿手法及临床运用的研究和发展得到了真正的突破和发展。如郑风胡老先生在推拿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冯天有的定点旋转复位法就是凭自己西医骨科基础,对传统手法进行剖析和改良创新。他们都对现代推拿发展作了极大贡献,甚至是里程碑作用。"柔和"的观点应对推拿界提出新的论题:推拿治疗必须在医学指导下进行,要成为推拿医生应是一个合格的医生。靠力大迅猛、单凭功夫治病或只知循经按摩,拘泥传统,知识单一的经验医学只会阻碍现代推拿医学研究及发展,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