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语文教语文

2000-04-28 07:52高子阳
人民教育 2000年5期
关键词:学时教学质量教材

高子阳

跳出教材教语文

许多学者在探讨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时,首先认为教材编得不好。我不以为然!究竟哪种教材好?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恐怕埋怨教材编得不好的专家学者们,也难以拿出一套最佳的方案。使用教材过程中有点不适应实属正常,特别在中国,一套或几套教材几亿学生来用实属世界奇迹。这种不适应正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进行教学的着眼点,即要每位教师根据当地实际、学生状况主动去编改。国家虽然规定教材需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才能用但未说课堂上教师自编、自改的教材需要审核,这就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创遣的天地!

教材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师范用《小学语文教学法》(1995年版)也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惟一的凭借。”而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与多年来多数教师把语文教材当做惟一的凭借是相关的。他们认为这几册教材是学生一切语文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惟一宝库”。”大语文教育观”、“多元化教材观”一直无法渗透于全体语文教师的头脑之中(只是极少部分教师有此思想).当然多数语文教师不能“跳出语文教语文”(这两个语文,前者是指语文教材,后者是指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基本功及应获得的思维训练等),多少教师把“教参”的说明、要求当做金科玉律.严格恪守,如讲读课文要三学时.阅读课文要两学时,等等。实质上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可发现,有些课文根本不需要三学时,有些三学时还不够,但许多教师不去改革,按部就班,怎能不费时、低效!一学期只教单单的一册书,课后围绕着这一册书,家庭作业写着这一册书,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形成吗?虽然有许多学生能考100分,这100分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哪些教师设身处地地思索过这些困惑多年的问题?

所以说许多教师是在缺乏创造革新的精神下来教单单的一册书,缺少省时、高效,尽可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的意识。当然学生更难以涉猎社会”大语文”素材,语文教学质量怎么能提高?(毋庸讳言,我国其它学科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在应试教育还未彻底废除的这段时间内,各门学科只能低水平的运转,也就是说,何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门学科的质量才能上一个新台阶。)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跳出教材教语文,将教材从单一跳到多元,跳到属于每位学生的多元,学生才会拥有一个真正创造的世界。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语文

“跳出语文教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陈旧教法中老师说了算。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不把全体学生当“人”待的状况,真正从“人的发展”、“个性”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我曾经为师范生设计这样的专题讨论:语文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方法?学生说:没有!并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违反唯物辩证法”回绝了我。而我又以“小孩子学走路,是父母教会的,还是自己主动自然学会的?当孩子跌倒了,父母们打孩子没有?是不是让孩子永远停止走路?当在走路时出现一些小毛病,哪位父母罚过孩子重走几遍、几十遍?”“若你到某城市,一下火车就有人用专车直接将你接到目的地与你自己走,不断地问路到达目的地有何不同?当有人要求你对这座城市做一介绍时,前面两种方式得到的城市印象一样吗?为什么?弄清这两个问题后再将其迁移到语文教学上可以发现,一种最简单最普通也是广大教师易学却被忽视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评、表扬等激励下,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方法。语文教师在每个学期内都把课文教完了,学生也把教材学完了,为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呢?是因为这些学生是被老师牵着被动地学语文,不是自己主动参与学语文,所以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培养、创造潛能得不到激发。陈旧的老模式、几十年不变的教法把学生教得“枯燥乏味”、“负担沉重”。

众所周知,小学的课业负担是以“语数”为主,中学以升学考试科目为主。为什么喊了多年的“减轻负担”没有明显效果?人们常说:这是应试的原因。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在推卸责任。实质上,许多教师根本未思索过减轻负担的策略,不管报上如何呐喊,有些教师听之任之,仍然我行我素!我要的是“葫芦”,“治虫”不是我的目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早已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阅读的东西,比要求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多四至五倍,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中醒来成为青年时代的挚友吧!”

语文教学要走合作教学之路

“跳出语文教语文”需要我们走合作教学之路。语文教学是“接力工程”,一个人来抓语文教学质量,可谓“天方夜谭”,即语文教学质量不是“你、我、他”某个人的事,是所有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大业。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奇怪的现象:如一个班从小学至高三有多个不相关联的语文教师任课,其结果往往是二年级抱怨一年级未教好,六年级抱怨五年级没教好,初中抱怨小学没教好,高中抱怨初中没教好,相互抱怨,当然难以形成合力;年级组里语文教师各行其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很少坐在一起共商语文教学大业;优秀语文教师对一般语文教师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而有的中学仍在搞应试,等等。这种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锣的问题不解决,那“优化课堂教学”、“全程育人”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何以能落在实处?

在一所学校里,总会有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这些教师能否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语文教改,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广东省潮州市六联小学,有位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特级教师丁有宽,在他的带动下,这所农村小学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1983年以来,该校有9名中青年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这种现象在我国不仅农村小学少有,城市小学也不多见。这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合作育人的展现!若各地各校都能从中受到启发,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学时教学质量教材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教材精读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学习不是“刷学时”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