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南
今年5月是我的恩师《人民教育》创刊50周年的纪念日,作为您的学生,在您50岁的生日来临之际,我除了祝福之外,还是祝福。
我和《人民教育》是有着深厚情谊的。早在60年代中期,我从大学华业分配在阳罗当教师后,就坚持年年订阅《人民教育》。那时,《人民教育》是我的“拐杖”,是我的“向导”,使我较好地完成了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1983年底,在机构改革的浪潮中,我从教师的岗位走上了领导一个县的教育工作的岗位。上任之初,面临的形势可谓错综复杂。一方面是人民群众送读热情高涨,广大教师工作情绪高昂:一方面是教育教学秩序比较混乱,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重复教育现象十分严重。那么,怎样把人民群众的送读热情和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引上正确的轨道?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人才?一个县(市)的教育应该怎么搞?带着这些问题,我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全市教育现状,倾听各方面意见,认真研读《人民教育》,从《人民教育》中寻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从《人民教育》中寻找学习的榜样。每天在睡觉前我都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人民教育》。不但自己看,而且和同事们一起讨论。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研究,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明晰了。于是,我们从实行“三控制”(控制重复教学、控制班额、控制留级)入手,清理整顿基础教育,架设教育“立交桥”,形成基职、成三教协调發展的格局: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具体化为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并加以落实,从而奏响了一支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行未质教育的进行曲。1996年《人民教育》第2期以5万多字的篇幅刊载了《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自此,全国各地赴招罗参观考察教育的人士络绎不绝,到现在为止,已达到11万多人次。在全国各地同仁的参观考察中,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又不断地推动了我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感谢人民教育》。
十多年来,我市每所中小学校都订了人人民教育,有的学校还订到了年级组。《人民教育》已经成为我市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征途中,我们始终离不了《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我深深地祝福您!